2月6日,笔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市民政局、市文明办近日出台《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2017—2020年行动方案》,提出将开展七大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既是对广州市委、市政府促进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相关部署的落实,同时也是进一步贯彻《慈善法》的具体行动。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通讯员 印锐

  创建“慈善之城”刷新文明新高度

  去年12月26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发布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256个样本城市中,广州位列第四。广州市捐赠增长速度、社会组织增长速度排名第一,分别达到27.18%、28.04%;慈善文化排名第三。

  “慈善之城”正在成为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2016年,广州市创新推出“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系列,包括传承发展、创新推动、综合提升三大板块19项任务,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

  为扩大市民与慈善亲密接触的渠道,丰富慈善行为的内涵,激发民间慈善活力,广州市将多种元素与慈善融合,推出“慈善+互联网”、“慈善+运动”、“慈善+消费”、“慈善+艺术”、“慈善+创投”等举措,吸引市民热情参与。与此同时,广州慈善文化更加浓郁,慈善标志、慈善之歌、慈善吉祥物、广州慈善榜等相继涌现,不断刷新广州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设置量化指标明确创建任务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慈善之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体现了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未来构想。

  笔者发现,该行动方案具有三大特色:

  推进政社联动。提出将政府、慈善组织、专家学者、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力量联合起来,通过组织各个领域的专业力量打造政社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联盟,明确创建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

  设置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发挥指引性作用,并不是创建慈善之城的终极目标。指标包括:建设一个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国际慈善枢纽地标;建设200多个公众参与度高的慈善广场;捐赠的年增长率不低于5%;注册义工(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达15%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不少于8.5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不少于2.5%;慈善信息公开100%达标等。

  突出全民共享。倡导共享精神,促进慈善活动从阶段性转向常态化,倡导善心人结善缘享善果,大力营造慈善正能量,增强群众的慈善获得感。

  广州创建全国“慈善之城”七大行动

  1。创新多种献爱心方式,拓展捐赠机制。开拓“微公益”、月捐、网络众筹、运动众筹、手机捐赠等新型募捐方式,健全慈善捐赠机制。推动慈善捐赠由捐钱捐物向捐技术、股权、有价证券、产权、服务等领域拓展,鼓励设立慈善信托。增强慈善超市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展“一日捐”等便民捐赠活动。

  2。建设大数据平台,完善救助系统。建成慈善组织数据资源库,并与政府社会救助系统、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接,完善慈善救助机制。大力推动区、街(镇)、社区(村)慈善事业发展,成立和发展一批社区基金会(社区慈善基金),激活社区资源。

  3。推广慈善标志等,营造“善城”氛围。推广慈善标志、吉祥物、慈善之歌,创建慈善广场、慈善社区、慈善街道、慈善乡村、慈善学校、慈善公园等。在全市中小学逐步开展“读一本慈善读本、上一堂慈善文化课、做一件慈善事情”活动,让更多学生感知和参与慈善。

  4。创新平台建设,锻造专业队伍。建立慈善组织孵化平台和广州慈善创新平台,以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为重点,鼓励公益慈善创新创业。建立慈善人才培训基地,推动全民义工,发展专业社工,培养一批长期参与慈善服务、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慈善人才队伍。

  5。推进枢纽建设,带动慈善创新。筹办全国慈善城市交流会,建立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慈善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的慈善交流合作,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慈善创新发展枢纽。

  6。开展“四位一体”监管,提升“慈善力”。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内部治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慈善事业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广州慈善信息发布平台,完善慈善组织第三方评估监督和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广州慈善组织透明度年度排行榜,编制和发布“广州市慈善力报告”,对广州及各区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

  7。强化对慈善的激励,促进全民参与。完善广州慈善榜,支持捐赠项目的冠名行为,探索将志愿服务活动和参与慈善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建立志愿者嘉许和回馈制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