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桐

  1941年10月出生,广东开平人,原江门电力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江门市机械工业局、江门供电局等单位工作,期间曾兼任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电力发展公司经理。2002年退休。

2001年6月,张荣桐(右四)出席江门市电力调度大楼奠基典礼2001年6月,张荣桐(右四)出席江门市电力调度大楼奠基典礼

  您是改革开放后才重回电力系统工作的吗?

  答:1974年4、5月份时候,我被市组织部抽调去江门市机械工业局,担任政工科科长。

  还记得当时在离开江门供电公司的时候,省电力局的副局长洪干恰巧来江门,见到我将要调离,便问我:“你以后还会回来么?”我说:“电力是我学的专业,我还是干电力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组织需要我了,我就什么时候回来吧!”

  随后的日子,我在机械工业局一干就是5年。直到改革开放,由于当时上级提出“专业归口,学以致用”,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对口调整岗位,我在1979年时就被重新调回至供电公司,担任生技科科长,得以回归老本行了。

  不久后我就被组织借调到江珠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指挥部,参与220千伏莲塘变电站(后改名为珠海变电站)和江门至珠海、珠海至澳门的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很快,原本珠海仅有的一个110千伏变电站不能满足供电需求。这次工程是从江门北街变电站出一条220千伏线路,跨越中山,再到珠海南屏,在那新建一个220千伏变电站,最后通过110千伏线路与毗邻的澳门联网。

  我当时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驻地在中山石岐。那一年里经常在珠海、中山、佛山等地方奔波,负责基建方面的上传下达以及技术把关工作。

  当时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交给夫人照顾,她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踩单车送两个孩子;一个要送去上小学,一个送去托儿所,然后到离家40分钟路程的北郊篁边石油站上班,风雨不改,很是辛苦。

  1981年江珠工程完成后,我就回到了江门供电局,被选任为党委副书记。那时江门供电局归佛山供电局管辖。

  1984年,江门供电局和佛山供电局分开,我和王光耀搭班子,他任局长,我任党委书记,谭灼、黄辉任副局长,黄兴任党委副书记,郭进义、郑国泰任调研员。1988年起,任为江门供电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1990年12月26日,江门市档案局对江门局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审。时任江门供电局局长张荣桐(左一)出席评审会。  1990年12月26日,江门市档案局对江门局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审。时任江门供电局局长张荣桐(左一)出席评审会。

  上世纪80、90年代困扰着电力企业的缺电问题是什么情况?

  答:其实在改革开放前20年,缺电在江门、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司空见惯。

  刚改革开放那时,江门的先天条件其实还是蛮不错的,基础工业较好,比如江门船厂、江门机械厂和江门电化厂等等,在全国都是叫得响的企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门一开,江门经济发展很快,当时成为仅次于广州、佛山的新兴工业城市。但我们的电力建设,却一时半会还跟不上来。这样,缺电问题就越来越突出,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因为电力紧张,市经委每个季度都要召开电力分配会议,商定电力、电量分配方案,不得超计划用电。

  1986年起省经委印发《广东省电网对市区(地区)超计划用电罚款办法》,1988年时更规定电力最紧张的时候,超用2%及以上电量,每千瓦时就要罚款5角钱。

  省电力局对电力电量控制也是特别严格,一旦超出负荷,省中调就会立即直接下令拉闸限电。特别是夏天,三更半夜一遇停电,居民意见很大,有的人甚到邮局查我家的电话,直接就打过来投诉,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搞得你一夜睡不安稳。

  我们执行的时候左右为难,一边是“等米下锅”的厂家、急需用电的居民,一边是供不应求、捉襟见肘的电力状况,心有余而力不足。

1996年12月20日,220千伏外海站投产。张荣桐为嘉宾介绍投产运行情况。1996年12月20日,220千伏外海站投产。张荣桐为嘉宾介绍投产运行情况。

  当时电力部门是如何应对电力短缺问题的?

  答:解决电力短缺的长远之计还是搞建设。首先是建电厂,增加发电能力。单靠省里建的大型发电厂肯定是不行的,“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僧多粥少”。得自己想办法。

  上世纪80、90年代,在省政府“以电养电”政策带动下,江门市先后建了11间小火电厂,像江门发电厂、北街(联营)发电厂、外海发电厂、西江发电厂都是那个时代建的,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都建有小火电厂,全市合计总装机容量达到71.2万千瓦。

  其次是建电网,增强输送能力。那时江门110千伏网络主要依靠220千伏北街变电站提供电源,并且大部分都是以“挂灯笼”T接方式连网;35千伏变电站仍作为供电主力,供电网络薄弱,多数可靠性差。

  加快电网建设迫在眉睫,那时我忙前忙后都是围绕着各项工程转。但搞输变电工程,资金有限。要建个变电站,省电力局只补贴少量资金,其它都要自己想办法,供电局出一点,地方政府再出一点,多方筹集资金才行。

  而且,工程建设也自力更生,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安装,包括变电站的主控楼、电缆沟等土建工作往往都要自一手“搞掂”。例如位于外海镇石鹤利的110千伏金溪变电站建设,我们就是这样干的。建设资金全部由地方筹集,工程由我们自己设计,设备安装由局变电工区负责。

  记得1979年底,主控楼外墙要用泥沙,还是由我们去西江买来,到了晚上加班加点将其运到施工现场。现在回过来看,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建设的速度没落下。

  到了1998年,江门五邑各市都已建有1座或1座以上220千伏变电站,新会更是实现了每个镇都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

  加快建设虽然是治本之策,但它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日功成。

  面对迫在眉睫的严重缺电问题,我们也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比如:用电错峰、避锋,工厂轮休等。实行计划用电,这在供电紧张尤为重要。我们根据省里统一下达的电量分配计划,再针对辖区工业用户的负荷情况列出详细的表格,一目了然。

  当时我们平衡得好,很多工厂由原来的“开三停四”变成“开四停三”或“开五停二”了。

  还有就是,我们越来越看到电网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

  1986年,局里开始设立专责工程师负责电网规划工作。1991年,计划科又编制了《江门市1991-2000年电网规划》,并滚动修编。我们经常与市规划局打交道,保持信息互通,积极沟通协商,务求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

  同时,我们改变一味“跟着经济跑”的被动状况,超前规划,争取主动。例如,江门市双龙片区,当时还未开发,工商业还未形成聚集,我们1988年就在那里建了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先走一步。

  随后,市政府规划局就围绕着这个站点来完善那个片区的规划建设,又推动双龙商业圈、商住楼快速形成。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辅而行、相得益彰。

1998年8月1日,张荣桐(中)为客户解释供电服务承诺。1998年8月1日,张荣桐(中)为客户解释供电服务承诺。

  标志着广东电网进入超高压输变电新阶段的500千伏沙江输变电工程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随着经济发展,因为设备容量小,省网电力“卡脖子”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必须全面提升输变电能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

  1986年5月,广东省电力工业总公司决定要兴建广东第一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沙角至江门输电线路和江门变电站。在这项工程里面,可是创造出了不少个全国乃至世界第一。

  500千伏江门变电站工程,采用了220/500千伏户内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是当时全国首例。还因为GIS开关和继保装置是瑞士BBC生产的(现ABB),合同上注明了必须派单位人员去培训设备相关技术。

  当时我兼任500千伏沙江输变电工程江门筹建处主任,1986年9月底到11月初,我带队到瑞士培训,一起去的有省电力局副总工程师冯博文、省输变电公司罗学森,还有我们局的陈国强等人。

  那时候出国一趟可不容易啊,对出国人员管理很严格。从广州坐飞机到香港中转时,是不允许出机场的。记得我们在香港机场足足等了8个小时,直到夜深才登上飞往瑞士苏黎世的班机。

  到了瑞士之后,我们住在巴登镇,每天就在住所“biliski”招待所和培训中心之间来回,整天都是上课培训和考试、参与设备安装和试验、参观设备运行等。

  应该说,我们算是省内最先接触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和技术的人了。机会难得,我们不敢松懈,认真学习。后来还自编过一本500千伏设备运行方面的教材,充当了一回“拓荒牛”。

  回国后,我们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设中。江门筹建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监督、验收和技术把关这几方面。

  500千伏沙江输电线路,全线单回路架设,全长97.6公里,总计铁塔232基,都是由我们负责协调沿线工作和进行监督验收的,包括日后的日常管理运维。当时线路工程施工采用了不少先进技术,让人大开了眼界。

  比如省输变电公司与美国波音直升机公司合作,在省内首次使用波音234直升机整体吊装20基铁塔,飞行直线距离平7.23公里,吊1基铁塔仅用12-39分钟,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北京送变电工程公司在西江大跨越架线施工中,考虑到江上来往船只多,使用了气球放线的新方法,用多个气球悬吊起放线的导线绳,再在水面上利用船只牵引渡江,减少封航时间。我就站在江边,还能看见西江上的船只在我们的牵引船间穿行而过。

  此外,珠江狮子洋大跨越也是个大工程,横跨江面宽度2382米,采用河中立铁塔方法,布置成两档跨越。

  其中河中的61号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输电铁塔,全高为240米,重达1040吨。为了架设这座铁塔,当时还在江中专门筑了一个人工岛,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退休在家的原省电力局副局长颜鸣鹤对这个铁塔一直念念不忘,跟我说在职期间他因工作繁忙一直没能去看看。

  后来我找个机会,便约他一同前往,已70岁高龄的他亲自登上高塔观望,了却心愿。作为同行同事,我很能体会他对电力设备设施的感情。

  曾有朋友对我说,这些铁塔线路影响城乡美观。我笑答道:“不是啊,在我眼里就是一道风景!”

  这个工程最终于1987年12月顺利建成投产,正式标志了江门电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江门电网至此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建设中的超高压输变电先进技术的应用,也为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999年6月,江门电力工业局资金管理中心成立。张荣桐(左三)参观中心。1999年6月,江门电力工业局资金管理中心成立。张荣桐(左三)参观中心。

  您在江门地区先行先试了带500千伏电压升塔,是么?

  答:我们江门供电局是最先开始做这个尝试的。

  进入90年代,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到处的基建使地面上升,导致我们500千伏线沿线很多铁塔的基础地面就相对变成了低洼地,容易积水,导致铁塔基础被腐蚀,设备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保证我们输变电线路满足净距要求,确保供电可靠性,1997年我们领导班子与各方面协商一致,决定带电升塔。

  带电升塔是要冒风险的,因为铁塔重、电压高,而当时全省就这么一条超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责任大。施工中,如何确保电网及人身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时的副局长陈刚主持制定方案,我负责审定,并报省电力局安监处审批,反复修改多次,最后才做出决策。

  施工前,我们又在现场反复模拟了多次升塔操作,省电力局生技处还专门派工程师前往视察指导。

  施工期间,我经常放心不下,要亲自跑到现场去看一下才踏实。

  到2000年,我们采用新技术,在不卸荷的情况下,带电升高500千伏“V”型铁塔基础共33座,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损失,且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现在想起来,自己也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1998年,恩平遭受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张荣桐(左二)到灾区指挥抢修复电工作。1998年,恩平遭受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张荣桐(左二)到灾区指挥抢修复电工作。

  在担任局长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答:要说印象深刻的事情,应该是1998年的恩平水灾了。虽然现在己经过去了20年,但那时候发生的一切,至今还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仿佛就在昨天。

  那年6月21日至26日,恩平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6天降雨总量高达1244.8毫米,为常年一般雨量的56%。

  雨量主要集中在锦江水库一带及西北部,江河、溪涧水流暴涨,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呼啸而下,茶山坑和天堂水库发生垮坝,城乡一片泽国,冲毁淹没村庄、房屋、农田、道路、桥梁无数,死亡及失踪95人,直接经济损失7.9亿元。

  其中冲毁10千伏线路45公里,400伏低压线路95公里;茶山坑和天堂水电站发电机房、设备全部冲毁,有4名职工遇难。我带着抗灾抢险队赶到受灾最为严重的大田镇,所到之处,满目疮痍,触目惊心!

  35千伏大田变电站损毁也十分严重,主变压器、开关柜等电力设备都被洪水淹没,各种高低压线路断杆的断杆、被埋的被埋,全站瘫痪。

  我组织大家起早摸黑抢修线路设备,立杆、拉线、维修设备,昼夜连轴转。

  我白天在现场指挥,晚上向恩平市委书记黎兆源汇报,一刻也不敢停歇,和抗灾抢险队一起足足干了10天10夜,终于把除了一些变压器以外的所有设备都抢修完毕,恢复使用。

  灾后,恩平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电力局抗洪救灾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朗底镇委书记岑锦良,更是因此与我相识相熟,后来他几次来江门与我见面,谈起当年一起抗洪救灾的往事,依然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眨眼间,我退休已有16年了。2006年我被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癌,经过治疗,身体逐步恢复正常。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供电人,基本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为社会略尽绵力,没有虚度数十载的光阴。

  (来源:广东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