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工作队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工作队考察帮扶产品——仁岭源杨梅液工作队考察帮扶产品——仁岭源杨梅液

 

  驻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在9月阳光的映射下,田野里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对于镇里的农民们来说,除了即将迎来一个丰收季,他们还迎来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他们有干劲,有情怀,有理想,更有行动力。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工作队里每个成员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助力马踏镇实现乡村振兴。

  实现村集体经济会“造血”

  马踏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是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牵头,成员单位包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广东财贸职业学院。7月13日,工作队与马踏镇政府对接,正式进驻并全面铺开帮扶工作。为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8月23日,工作队所在的三家单位又分别再增派一名驻村第一书记,配合马踏镇乡村振兴的工作规划,到马踏镇的黄羌村、石古湾村、长山村驻村工作。

  高效的行动力,是成功的前提。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与各村村委、镇政府不断沟通之后,工作队对马踏镇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全面规划:构建“1+N”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1+N”产业布局怎么铺开?驻马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和锋说:“‘1+N’产业布局可简单地理解为:创建1个对口消费扶贫模式和打造若干个马踏特色资源产业振兴品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鼓励创办集体经济实体、扶持种植和养殖产业等措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集体经济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

  素有“电白粮仓”美称的马踏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土壤和气候条件,耕地多、土地肥沃、水资源丰沛,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花生和红薯等作物,形成了水稻、花生、香芋、甜玉米、荔枝、生猪、“三鸟”等农业支柱产业。如今,农机、果蔬、花木等专业合作社方兴未艾,更是为马踏镇农业迈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未来三年内,工作队计划根据各村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助力马踏镇产业振兴。

  接下来,工作队计划将黄羌村、石古湾村和长山村等打造为全镇“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将黄羌村、石古湾村打造成以水稻、花生和红薯等产业为特色的村寨,将长山村打造成以红色旅游融合为特色的村寨。

  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工作队认为,“高科技”这个强力助攻手必须运用好。因此,工作队将结合马踏交通区域及旅游资源等优势,学借鉴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经验,通过“引进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模式,积极引进科技企业,进一步释放农产品潜能。

  在布局乡镇振兴这盘大棋中,工作队还发现了一个“大招”,那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作队金融特派员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授信与乡村振兴融合,向已有或在建乡村农业集体合作社、产业积极分子、创业或农业大户发放贷款,通过股份分红的方式提升村集体收入。

  乡村振兴的方法多、途径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今,工作队已经定下了目标:积极探索一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适应百姓需求和适应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壮大的新途径,建成多个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的产业发展中坚力量,打造马踏镇特色粮油加工厂和红色资源相结合的特色农产品,通过消费扶贫、扶贫产品定点电商采购平台和农村电商推广等创建高效新颖的销售渠道……

  “马上行动起来!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做得越来越好的!”王和锋说,言语间充满着对马踏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期盼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