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东莞

新浪广东>东莞>正文

游享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的山西

2016年12月27日 18: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评论(人参与

  “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

  山西永济有座鹳雀楼,天下人都知道。因为有个叫王之涣的唐朝人,写过一首《登鹳雀楼》,进了小学课本。王之涣的诗留下来的很少。没有鹳雀楼,我们记不住他。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地上文物数量多达3.5万余处,居全国首位。这里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气象万千的自然风光,历史上也是各方人群杂处、冲突、征战的关键地区。这种地方,诗多。

古来征战地 少年夜枕戈

边塞诗人慷慨悲歌影响至今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学者李爱军言,我国北方历史长期的战争环境,陶冶了地域人群粗犷豪迈、朴质厚重的性格,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战争诗作文化风格,与南方在相对和平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绮丽的诗词风格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李爱军言,山西战争文学源远流长,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篇章《六月》就是以西周宣王时期“薄伐犭严狁,至于大原”的民族战争为背景的。南北朝时期传颂至今饱含“中州万古英雄气”的《敕勒歌》,是北齐高欢退守太原,为鼓舞士气所传唱。“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绘出了朔州草原风光的辽阔苍茫,风格舒展而豪健。

  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战争非常多。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杨老令公的两狼山。“矢尽兵亡战力催,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君节,千载行人为感哀。”今日读来,仍浩气充盈。

  宋初诸杰中,杨业在当时算不上是最突出的,但这次发生在今朔州附近,属于“雍熙北伐”战争中的一次掩护、断后性质的战斗行动,却几乎比其他所有在这里打过的仗都有名。大概只有长平之战能与之比一比。无他,文艺的力量。“野旷沙平陵谷异,耕民犹说六将军”,民间文艺作品在将杨业悲壮忠贞的精神颂扬到极致的同时,也并不十分公正地将名将潘美——民间故事中的潘仁美——打入了泥潭。大家估计也不再记得,这次战争之后,宋对辽就彻底转入了战略防御。也可能不会注意到,绣像绘本里那些形象颇有些脸谱化的萧太后、耶律休哥,其实是多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君不见并州少年夜枕戈,破屋耿耿天垂河,欲眠不眠泪滂沱。着鞭忽记刘越石,拔剑起舞鸡鸣歌,东方未明兮奈夜何!”金元之际,山西发生战争时间将近半个世纪,在战火环境中孕育出一大批战争诗人。其中元好问被称为“北雄”,是金元两代成就最大的诗词作家。其《赤壁图》等是对古代战争的凭吊;《并州少年行》等作品则抒发立功疆场的壮志豪情。

  山西战争题材诗歌创作的最繁荣时期还是在唐代。据李爱军的统计,在此期间,山西本土涌现出100多名优秀诗人,当中,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卢纶、王崖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柳宗元、杨巨源、吕温、王驾、薛调等人都有与战争相关的诗作,“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平生多志气, 箭底觅封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倚天长剑截孤云,报国纵横见丈夫”当中的豪情,“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中的幽怨,“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海隅久已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中的叹息,都令人动容。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大同、朔州、忻州、雁门关、宁武关、石岭关、娘子关、故关、阴地关、蒲津渡、风陵渡、禹门渡、长平等遗址故地,尹吉甫、赵括、韩信、周处、石勒、李靖、杨业、周遇吉等历代人物,都是战争诗歌着力描画的对象。这种慷慨悲壮的风格,甚至影响着现当代文学的创作。

  诗书画乐 金石篆刻 无一不精

  明清之际,出了一个“全才”傅青主

  古人类文化遗址、尧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学者吕继红言:游览万荣后土祠时,可以结合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感受求贤若渴之情感和人生短暂之感慨;游龙门时,可以借助顾炎武《龙门》,启发对大禹千秋功业的敬佩;游壶关太行山时,可以结合白居易《初入太行路》感受太行山脉风光秀丽,体会作者当年经历的世事艰难;游览大同边塞时,可以结合温庭筠的《苏武庙》激发家国之情;游太原古城时,可以借助胡曾《豫让桥》感悟“知遇之恩”的深刻内涵。此外,如《登首阳山谒夷齐庙》、《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题云冈石窟寺》、《游栖岩寺》、《北岳庙》、《过悬空寺》、《清凉寺》、《广胜寺赞》、《戊申四月游禹门有感》、《永乐宫行》等,一诗一景,琳琅满目。

  好景也要有人来吟。《全唐诗》中记录的山西籍诗人的作品有5000多首,占总数的1/10。

  无数的杰出诗人中,有一位遗民诗人值得格外一书。他就是傅山。

  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诗书画乐是一体的,所以读书人大多都能对几方面各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若要称得上各体皆精的“全才”,则很少。傅山(字青主)在这些“全才”里,也能排到挺靠前的位置。近年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因为书法而爱上他,称他为“最后一位狂草大师”。他的贡献不止于此。他超前的审美观,融汇贯通的学术观念,卓尔不群的个性,都不仅仅属于晚明,也属于今天,甚至未来。

  学者、批评家潘运告用“纯任天机”来形容傅山。他说:“傅山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也是那一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美学家。他的诗文写得很清新,还工书法、金石篆刻和绘画,书法在清初有‘国朝第一’之誉,画入逸品。”

  傅山是个怪人,对“真善美”有近乎偏执的追求。他读了《山海经》里“无肠之国”,写了这样几句话:“注:‘所食之物直通过。’故傅子曰:‘此辈省却多少委曲。妙,妙!’”可见他对各种“伪”有多么痛恨。

  这个怪人还是当时最好的医生,武术名家,更重要的是,是个好诗人,而且眼光极高,口味极刁。他说:“曾有人谓我曰:‘君诗不合古法。我曰:我亦不曾作诗,亦不知古法,即使知之,亦不用。呜呼,古法是个甚?若如此言,杜老是头一个不知法三百篇底……近来觉得,毕竟是刘须溪、杨用修、钟伯敬们好些。”他又说:“道情真语,人不能似者,以其一诗之心在无诗,而心平气和,不骂人,不自己占地步,不傍刚寻事,不隐刺讥,不急急怨望,不骋辨才……却非一意雕琢。在理明义惬,天机适来,不刻而工。”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怪人自己的诗吧:“夥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剑求一人敌,杯中万虑冥。悠然篱菊老,可不咏荆卿。”“生死即旦暮,男儿无故乡。血丹中土碧,骨白高秋霜。德缴信朅朅,园观岂茫茫。吟讽本无用,痛快空文章。”“一声林表度,不知何者机。四体怨尤尽,浑消山谷凄。百鸟听真籁,竹静和鸣低。担头寒花朵,不觉开蕤蕤……”

  是不是也挺怪,又很好看?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饮山西酒

  哪来好诗文

  研究者成妮妮说,从古代诗词中,可以看到山西丰富的人文、民俗景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极受重视的节日,古诗词中描写的极多。相传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便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绵山是寒食节的原发地,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绵山地处汾河之阳,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是太岳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集于一体。

  李白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写:“五月相呼渡太行, 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这几句诗是诗人追忆自己在并州(太原)受到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晋祠是太原名胜,原为晋王祠,是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所谓“一脉泉随天地老, 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笔下的永济普救寺。但令普救寺更加有名的却是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通俗,好看,旖旎,撩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几乎已经成了汾阳的代名词,“杏花村”也成了酒乡的代名词。成妮妮指出,唐朝进士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列举了唐代的17种名酒,其中一种为“河东干和”,也即今天汾酒的前身。杜牧还在《并州道中》曾写到自己游历醉酒的经过:“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诗仙李白在离别汾阳时,写过一首《留别西河刘少府》,“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写出了对汾州的深深留恋。当他再次回到太原时,写下了“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他又说“琼杯倚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可谓乐不思蜀。

  杜甫年幼时也在汾州留居,“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级,俗物多芒芒”,也喝了不少老“干和”。

  不喝几杯山西酒,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好诗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