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监事长张静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8》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监事长张静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8》

  4月3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8》。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GW,同比增长19%。

  电化学储能方面,2017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121MW,同比增长16%。新增规划、在建中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705.3MW。

  2017年,用户侧领域的新增装机规模所占比重最大,为59%,其次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比重接近25%,辅助服务占比约16%。

  从各类应用领域中的技术分布上看,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应用锂离子电池比重最大,为83%;辅助服务领域中,全部应用锂离子电池;用户侧则是铅蓄电池比重最大,为77%。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基本平分中国市场份额。

  储能企业表现:南都电源成绩亮眼

  2017年,南都电源、双登、圣阳电源、中天科技和三星SDI分别为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

  南都电源、阳光三星、科陆电子、双登和中天科技分别为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功率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

  南都电源、双登、中天科技、阳光三星和科陆电子则分别为能量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

  从排名中可以看出,2017年中国储能市场中较为活跃的是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的技术生产企业和系统集成商,并且进入榜单的企业绝大部分为兼具储能技术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角色的企业。

  其中,南都电源在项目装机规模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稳居三份排名的榜首;中天科技,分别位居锂离子电池技术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能量规模排名的榜首。

  2017年,以电池企业为主的储能厂商积极布局储能市场。南都电源、阳光电源、科陆电子、欣旺达、比亚迪、双登集团、猛狮科技、宁德时代等企业从开发储能项目、拓展海外市场、发布储能产品、延伸产业链布局、加大电池技术研发等方面着手。

  随着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得到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向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电池改进也在不断进行。

  新能源汽车对于高比能量的要求使得锂离子电池一枝独秀,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带动下,产业链日益完善、成本优势愈发明显。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改进也在进行,国内主要电池厂商正在集中开发以高镍三元材料为正极、以硅碳材料为负极的电池体系。

  此外,以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电池体系也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中科院物理所俞会根表示,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尚有技术瓶颈需突破,只有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显著提高,成本及工艺特性接近于甚至优于液态电池的时候,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才有竞争力。

  中国储能市场展望

  2017年,中国首个国家级储能产业政策正式发布,储能市场商业化发展的稳定预期已经形成。储能市场新增投运储能项目涉及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用户侧三个领域。北京今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亮认为,电网侧与用户端增加储能设备是火电灵活性改造的必经途径之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赵勇强表示,应该让储能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电力市场。发改委的近期工作也包含部署一批电化学储能电站,还要鼓励分布式储能应用。

  “十三五”期间,储能能否找到切入口实现商业化应用与政策支持紧紧相关。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认为,加快储能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快推进政策机制建设,要明确储能项目建设和管理流程,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督促相关机构加快评估储能价值。

  史玉波提出,还要加快储能参与的电力市场化进程。加快各区域和地方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在市场规则相对完善区域试点示范联合和独立储能电站建设,挖掘储能商业化价值并完善市场规则,构建储能参与系统服务的按效果付费机制;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步伐,试点达成储能系统参与的市场化交易,评估灵活电力市场价格下的项目运行风险;搭建电力需求侧管理特别是需求响应长效机制,激励电网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并在输配电价核定中予以必要激励,为储能获取价值增值创造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