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伊雪 北京报道

  4月12日,通灵珠宝公告称,其收购比利时百年珠宝企业Joaillerie Leysen Freres(下简称Leysen)于当日在比利时完成交割仪式,作为公司2016年底上市以后的首个资本运作,通灵珠宝及其掌门人沈东军并没有试图在并购方面“一鸣惊人”,而是将目标锁定在这家并不为国人熟悉的海外珠宝企业。

  “盲目并购,无异于饮鸩止渴。”4月9日下午,在沈东军即将出发比利时完成上述有关股权交割案前夕,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他表示,收购Leysen是基于对珠宝行业的品牌特性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考虑,虽然通灵珠宝已经上市,但这只是开端,其将“再造新通灵”,而这次收购则是其规划的第一步。

  2016年11月,通灵珠宝首发上市。半年来,沈东军坦言对于身份转换逐渐适应:“最担心的是公司业绩能否增长,以前赚赔都是自己的,现在是公众公司了,要对投资者负责。”

  宏观经济下行,行业龙头周大福、周生生等均净利下滑的背景下,通灵珠宝2016年实现总营收16.51亿元,同比增长10.74%,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2.3%。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7年一季报,沈东军坦言“希望能对得起通灵珠宝的投资者,自己也有信心接受挑战。”

  为何收购Leysen

  2017年2月份,上市不足三个月的通灵珠宝宣布拟出资435万欧元收购比利时珠宝公司Leysen81%股权。这是通灵珠宝上市后发起的首笔收购。

  作为一家欧洲小众老牌的珠宝公司,Leysen并不为国内公众熟知。据有关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Leysen总资产202万欧元,净资产167万欧元。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87万欧元,净利润108万欧元。

  显然从短期利益看,这并不是一桩让投资者惯见的将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业绩的买卖。但沈东军希望借由收购Leysen实现通灵珠宝的品牌升级。作为王室钻石供应商,收购Leysen能为通灵珠宝带来高端奢侈品品牌形象、先进设计生产工艺以及比利时王室这个稳定客户。

  “通灵珠宝与Leysen的融合方案将非常大胆,公布之后,投资者就会理解我们收购Leysen的真正用意,也会明白此次收购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沈东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目前,A股珠宝类上市企业仅10家,广发证券分析师洪涛认为,已上市体量与近6000亿的市场规模相比,资产化率还很低。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规模较小的区域性珠宝企业倾向于被上市公司收购整合,未来两年珠宝行业整合将加速。

  事实上,自去年来,刚泰控股、爱迪尔等珠宝企业的并购动作正印证了这种判断。

  但沈东军对于并购的态度则较为谨慎。

  “我观察到很多并购都是粗放型,企业并购需要考虑实际消化能力,是否有能力整合,是否有能力经营。”沈东军表示,通灵珠宝也在积极寻找有价值的并购,以实现内生与外延共同发展的战略,但并购前提需“考虑实现1+1>2的效果,而非盲目并购”。

  主动探索新的模式

  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通灵珠宝新开加盟店83家,较上年同比增长41%,营业收入升至总收入的26%。

  “通过加盟商可以快速抢占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沈东军说,“并且加盟模式对于资金要求不高,而加盟商对当地资源也有较多把控。”对于其后的发展战略,沈东军告诉记者,未来通灵珠宝将继续扩大加盟商队伍,实现自营与加盟共同发展的模式,并希望两三年内,实现自营店与加盟店1:1的比例。

  2016年底IPO上市后带来的上市红利,也是通灵珠宝的2017年业绩的保证。

  “上市对于公司的形象和品牌认知度都大大提升,品牌提升则将直接转化为利润,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品牌对于珠宝行业的重要性。”沈东军毫不讳言。

  事实上,通灵珠宝正经历转型阵痛。首当其冲的是,在其大本营江苏地区,数家老牌直营店正面临营收净利大幅下滑的困境。

  招股书显示,在江苏地区,苏州观前街店、常州南大街一店、南京新街口等营收占比较高的直营店近年来业绩下滑较为严重。

  沈东军表示,这是零售市场变革下的必然现象。“现在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从街边店向商场和购物中心转移,街边店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作为应对,未来加大在百货商场和万达、大悦城等大型购物综合体铺店。

  零售企业还面临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通灵珠宝仍会积极拥抱、探索新的模式。”沈东军表示,一方面,近期通灵珠宝已开始进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另一方面,据沈东军透露,公司已在筹划将旗下核心品牌蓝色火焰独立出来,成立单独的事业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

责任编辑: GD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