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中从事互联网的朋友在调侃“豆瓣时间”,大抵是说豆瓣拥有粘性最强的用户,但内容变现能力却远远不及其他社交平台,上线一周销售额才过百万,比起其它付费平台动辄千万还有不小差距。

  作为社交平台,豆瓣在知识付费这方面确实比其他平台慢了半拍。早前就有知乎、分答、喜马拉雅FM等通过知识变现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据笔者观察,“豆瓣时间”的内容变现形式与“有声读物”类似,属于音频类节目,并专门邀请了作家本人为听众在线上朗读诗歌等。比如3月7日第一次上线就邀请了北岛来读诗,随后是白先勇讲《红楼梦》。尽管名家来头不小,但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按理来说,社交平台的优势之一就是用户粘性。豆瓣目前用户注册约1.5亿,活跃度与其它平台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次推出的内容也是依受众喜好而设置的,颇符合豆瓣用户“小清新”、“文艺”的标签,但为何用户还是不太愿意买账?有试听过的朋友表示,一期128元的价格太贵,而且没有身在其中的现场感,不具备实用价值。

  笔者发现,在付费市场上,不少平台都选择了实用性较强的栏目,而豆瓣是从文化领域进行切入,更关注用户的“精神角落”,这也让付费用户无法“大众”起来。

  同时,笔者认为这也与豆瓣用户的属性有关。与别的社交平台不同,豆瓣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这类群体很多都认为自己有内容输出能力,对内容也会更挑剔。

  据不少用户反映,名家本人的有声朗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附加价值,也没有产生新的体验,还不如去买纸质书。因此,笔者认为“豆瓣时间”要想获得更多付费用户,还需要在内容体验上多作提升。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责任编辑: GD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