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网站地图|手机版
惠州

新浪广东>惠州>资讯>正文

惠州好人在身边 是好人之城应有之义

2016年01月11日 11:44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45人次荣获省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称号,其中“中国好人”和“广东好人”分别新增6人,高满英、程木华、林大康、刘琼英等成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笔者日前从市文明局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2015年,惠州在文明创建方面亮点颇多,可以称之为这座好人之城的“丰收”之年。

好人不需要“高大全”

  好人的定义从来不是单维、单向度的,也不可能要求全部如艺术形象一样“高大全”。可以说,只要一个人身上体现出当下社会所认同的正面精神能量,能够鼓舞人、打动人、引领人,都可以成为“好人”。

  按照这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好人”自然也就五彩缤纷。扎根惠东县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37年的深山教师古槐基是好人,帮扶贫困五保户2900多人次的黄元盛是好人,因丈夫意外受伤瘫痪挑起了家庭重担三十年的高满英也是好人。

  同样道理,以“好人之城”的尺度来说,数量也不是衡量的全部标准。如果“好人”数量虽多,但被评为“好人”的好人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与原有的市民、村民的联系逐渐减弱,甚至连成就其“好人”荣誉的好事也不再坚持,“好人”效应能产生多大效应就值得怀疑。

好人越来越不是“稀罕物”

  笔者不久前参加一个小型公益活动,不巧遇到林大康等多个惠州好人,他们并非作为活动嘉宾,而是作为普通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和他们站上领奖台等“高光”时刻相比,这才是好人的常态:他们继续做着职责所在的工作,做着尽己所能的好事、善事,继续以尚未被公众所“发现”之前的姿态生活,继续在我们身边忙碌、操劳,过着属于他们的有喜有忧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他们所说所做又持续不断地为周边和社会输送正能量。

  从惠州第一位个“中国好人”古槐基到如今共11位“中国好人”,与数量增长相比更难得可贵的是,“好人”已经越来越不是“稀罕物”,而是人人皆可成为,也理应成为的“普通人”。每一个“好人”都在互相激励,互相感染,每一个受到“好人”影响的普通人,把这份关爱和善念传递下去,薪不尽而火传,“好人之城”也才名副其实。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