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网站地图|手机版
江门

新浪广东>江门>文化>正文

开平:追寻水口烈士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2015年09月24日 06:30 南方都市报  评论(人参与
9月18日上午,开平市龙美村。“九兄弟烈士墓”被修整一新,墓碑上刻着烈士的姓名。9月18日上午,开平市龙美村。“九兄弟烈士墓”被修整一新,墓碑上刻着烈士的姓名。

 

余瑞俊老人是开平沙六龙三乡联防队唯一健在队员。余瑞俊老人是开平沙六龙三乡联防队唯一健在队员。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南都推出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开平市民余梓羡向南都报料称,开平市水口镇风采村委会青龙村有一位90岁村民余瑞俊曾参加过开平沙六龙(沙冈、六姓、龙塘)三乡联防队,击毙过日本侵略兵,在开平振华圩岐阳坊战斗中,他被子弹击穿脸颊和下颌,身负重伤,他的9名联防队战友在战斗中牺牲,当地有一个“九兄弟烈士墓”,但20余年来无人扫墓、献花。

  当年,开平市赤坎镇南楼七壮士浴血奋战,弹尽粮绝,惨遭日寇杀害,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为后人敬仰,甚至登上央视荧屏;而开平水口沙六龙九烈士的抗日故事却湮没了7 0年,知者甚少。近日,南都记者赴开平采访,挖掘出这段同样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

  “牺牲没有什么可怕,怕的是被人遗忘。烈士墓应该好好保护,要让我们子孙世世代代铭记他们。”余瑞俊老人是开平沙六龙联防队200名联防队员中唯一健在者,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昨日,开平市水口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杨彩云表示,之前未组织学生扫墓是因为墓地荒芜杂草丛生,人无法进入,今年开平市民政局拨款5万元整修了烈士墓,明年清明节起会组织学生扫墓、献花,铭记这段抗战历史。

  烈士墓地曾因挖泥被毁

  1948年,9名牺牲的开平沙六龙三乡联防队员的遗骨被集体安葬在龙尾岗龙尾寺庙右侧山边,当地人俗称“九兄弟烈士墓”。这是一座水泥公墓,墓碑是花岗石,刻了“抗战阵亡烈士之墓”的大字。

  9月18日上午,在开平市民余梓羡的带领下,记者找到寺前龙美坊原村长余利权先生。余利权说,原墓地所在的山冈,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三埠城区建设需要山泥,人们贪图方便在龙尾岗就近挖山取土而被摧毁了,石碑被人抬至龙美坊塘水边当洗衣石,遗骨金埕被露天撂置一边,英烈们渐渐被人遗忘,原墓地的位置也被挖出十多亩的泥口,又经若干年后此地现已建成了龙美皮革制品厂。

  直到1993年,村里才请村民余简财出力把墓地的烈士遗骨整理好。

  “九兄弟烈士墓是民族抗日宝贵的历史记忆。”余梓羡向当时的沙冈区政府反映后,沙岗区政府拨款4000元钱,在原址附近百米处重修了烈士墓地。

  唯一健在队员获慰问金

  在村民带领下,记者找到了重修后的烈士墓。今年逢抗战胜利70周年,开平市水口镇民政部门出资将进入墓地的泥沙路铺上水泥。

  墓碑还是原来的墓碑,虽然已经断裂,但上面镌刻的字依然清晰:“抗战阵亡烈士张队员群大、柯队员金广、朱队附洪坚、张队员连慰、张队员华、张队员信昌、许队员捧、谭队员权、张队员浚扶之墓”。

  作为开平沙六龙三乡联防队唯一健在队员,现年90岁的开平市水口镇风采村委会青龙村余瑞俊老人确认了上述烈士姓名。

  余瑞俊老人17岁参加联防队,历经5次战斗,击毙过日本兵,也负过重伤,差点没命。令他既感慨又高兴的是,今年第一次收到了政府发放的慰问金。而近日,开平市水口镇委书记谢常荣一行曾来看望慰问余瑞俊老人。

  [部门回应]

  今后将组织学生扫墓

  当地村民说,“九兄弟烈士墓”重修后,一直无人扫墓献花。余瑞俊老人也认为,应该让子孙后代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烈士。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将村民建议反馈给开平市水口镇社会事务办。

  “以前杂草灌木多,人进不去,今年上半年,开平市民政局拨款5万元整修墓地,铺了水泥,又种上树。今后的清明节,我们会组织学生去扫墓、献花。”开平市水口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杨彩云说。

  针对有村民建议竖碑刻文记录9人牺牲故事的建议,杨彩云表示,“9名联防队员抗日牺牲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但牺牲过程以前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档案可查,故事多是口口相传,还没有规 范 、统 一 的 说法,怕写上后引起争议,所以暂没写碑文”。

  [故事]

  “牺牲没什么可怕,怕的是被人遗忘”

  9月18日上午,开平市水口镇风采村委会青龙村,秋阳依然毒辣,晚稻开始抽穗,听到陌生人进屋的脚步声,被关在杂物间的狗仔汪汪叫。这个位于G 325国道边的宁静小村,曾经硝烟弥漫,枪炮声隆隆。住在青龙村第一巷的九旬老人余瑞俊向记者讲述了70多年前的5次抗日战斗故事,当时开平沙六龙三乡联防队有200多抗日队员。

  他17岁参加联防队

  1941年3月3日,日军入侵开平水口至三埠,称为“三三之役”。此后,日军占领三埠,烧杀抢掠。

  1942年,日军入侵开平后,余瑞俊所在的六姓乡和旁边的沙冈乡、龙塘乡联合成立沙六龙三乡联防队,村民自愿参加。联防队员每人每月发300元工钱,在当时只能买到两三包“农夫牌”烟丝。

  “我是孤儿,父母早亡,没什么牵挂,所以参加联防队,当时我17岁,是200个队员里年纪最小的。”余瑞俊老人说,他被编入联防队第七小队。当时联防队一人配备一支79步枪,部分是改造过的枪,由各村分摊任务筹钱到临近的恩平购买。联防队还配备3支轻机枪,村民俗称“牛角枪”,这是各村卖祠堂田筹钱购买的。此外,还配备了一些手榴弹,但质量很差,很多是哑弹拉不响。“我们一般5到10人组成一个小队巡逻,每人1支步枪15颗子弹,日夜轮班。”余瑞俊说,联防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村民和村内财物,防止日本兵抢粮。

  第一次战斗击毙日本哨兵

  余瑞俊老人虽是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他回忆,从1942年至1945年,他一共参加了5次抗日战斗,击毙过一名日本兵,也被子弹击穿颌骨,差点没命。

  第一次战斗发生在1942年8至9月份。“稻子快熟了,要收割了。”余瑞俊说,当时接到情报,说有一支七八十人的日伪军驻扎在附近的上下石村,一天晚上,他和八个队员奉命去侦察敌情。

  九人爬进上下石旧村的竹林里,观察河涌对岸新村日伪军的驻点,借着微弱的灯光,余瑞俊发现驻点围墙边的一棵大树上,离地三四米高处有一个日本哨兵。敌明我暗,余瑞俊一枪干掉日本哨兵。顿时,驻点日伪军炸开了锅,联防队员赶紧撤退。

  联防队员坚持每天去上下石村侦察敌情。第八天,国民党驻军何志坚带领一个中队攻打日伪军驻点,迫使敌人撤退到金山村委会钟鼓楼碉楼。

  第三次战斗击溃日军

  余瑞俊老人回忆称,第二次战斗发生在1943年3至4月,地点在龙塘乡南溪里,现开平水口交警中队位置。

  “龙塘乡联防队发出救援信号,说日本兵打伤打死他们六七个队员。”余瑞俊和六姓乡联防队员赶去支援,日伪军看到大批联防队增援,吓得跑了。

  第三次战斗发生在1943年底。“日伪军开着小汽艇从三埠过来,在潭江南边台山江宁村遭到当地联防队伏击,向江北逃窜,我们接到沙冈联防队通知,去围攻鬼子,三乡联防队加上其他村民,一共去了200多人。”余瑞俊说,到了江边,众人一齐开枪,2只小汽艇上一二十个日伪军,有的被打死,有的跳水被淹死。

  联防队大获全胜,缴获了2只小汽艇,1支轻机枪。余瑞俊说,一名队员捡了几支日伪军的步枪游水返回时不幸溺亡。

  第四次战斗也发生在1943年底,地点在高分田村,现岗中村委会位置。

  这是一次遭遇战。10多名联防队员在巡逻途中意外发现100多个日伪军往梁金山方向走,相距200米。联防队员连忙跳下池塘,利用塘基朝日伪军开枪。

  “日本兵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就拿小钢炮放了两炮,撤了。双方都没死人,但一个卖牛血的路人被日本兵打死了。”余瑞俊说。

  第五次战斗9人牺牲

  这次抗战发生在1945年端午节期间,地点在振华圩歧阳坊。

  早上6点多,沙冈联防队观察哨发现驻扎在三埠圩的日军约有90多人,分乘3条疍家摇橹木帆运输船来到沙冈流津美乡一带村庄抢粮,遭到沙冈联防队的严密监视和零星抵抗,沙冈乡联防队向六姓乡、龙塘乡联防队电话求援。

  当时三乡联防队之间已装有手摇电话机,线路是用竹竿支撑起来。余瑞俊等30多名队员带上武器前往增援。

  由于日军抢先从岐阳坊水步头登陆,占领了村庄,从屋顶、天井天神位置或从神阁后墙开墙打孔,机关枪、步枪一齐射向联防队员。

  当时禾苗只有一尺多高,联防队员全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下,多名队员伤亡。余瑞俊被子弹从右脸颊射入打穿舌头牙根从左下颊骨贯通射出。

  战斗一直打到傍晚6点多,趁夜色降临,日军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登船逃跑,事后据当地村民讲有四五个日伪兵被打死抬走。

  余瑞俊被队友冒死从稻田里抢救回来后,抬到沙冈新圩头永安祠救治所治疗。由于联防队缺医少药,只能用山草药止血,又用南瓜瓤敷伤口消肿,灌薯粉拌鸡蛋等流食充饥,治疗了10多天仍未见好转。当时,所有重伤员都被转送到开平大沙圩的盟军野战医院治疗,后来被送回家乡继续用草药治疗。

  岐阳坊抗日战斗,沙冈乡和六姓乡共出动了130多名联防队员抗击日军,龙塘乡联防队部署在龙塘湾一带潭江边,防止台山方向的日军沿江水路实施增援。我方牺牲了9人,负伤20多人。

  阵亡人员由三乡联防队指挥部统一掩埋处理,三年后“起身”将其遗骨按风俗习惯用金埕盛装,在龙尾岗龙尾寺的右侧山边建了一座水泥公墓集体安葬,并用花岗岩石板刻上“抗战阵亡烈士之墓”的字样和9烈士的姓名以及职务,该墓被当地人俗称“九兄弟烈士墓”。

  “不怕牺牲就怕被忘记”

  1945年8月13日,开平三埠日军接到日政府投降消息,奉调回江门。8月17日,台山、开平境内日军全部撤退,开平三埠市民复业。

  “日本鬼子走了,联防队也就解散了。”余瑞俊回忆,那天,联防队组织全体队员庆祝抗战胜利,在沙冈乡吃了一顿饭,看了一场戏,队员们领了一张联防队员证书后,各自回家。

  余瑞俊回到六姓乡家里后,以打散工,帮人挑鱼卖谋生。1948年,他和同龄人范何喜结婚。范何喜是鹤山宅梧人,9岁因家贫来到开平给人做“妹仔”(童工)。婚后,两人育有两男三女。

  如今,余瑞俊一家四代同堂过着平淡的农村生活,闲时,他会到寺前圩茶楼饮茶。村里年轻一辈问及抗日战争的经历,他总是笑着说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最终胜利了。但想到牺牲战友的墓地,他心里不是滋味:“牺牲没有什么可怕,怕的是被人遗忘,烈士墓应好好保护,要让我们子孙世世代代铭记他们。”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实习生 朱怡蓉

  摄影:南都记者 孙振飞

  日本鬼子走了,联防队也就解散了。那天,联防队组织全体队员庆祝抗战胜利,在沙冈乡吃了一顿饭,看了一场戏,队员们领了一张联防队员证书后,各自回家。

  牺牲没有什么可怕,怕的是被人遗忘,烈士墓应好好保护,要让我们子孙世世代代铭记他们。

  ——— 余瑞俊

  [相关]

  130多位老兵获颁纪念章

  南都讯 记者林惠娟 近日南都记者从江门市宣传部获悉,江门有130多位抗战老兵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江门市统战、人社、民政以及老干部门工作人员曾分赴江门各地,对这些抗战老兵进行探望、慰问,并将纪念奖章以及5000元慰问金送到这些老兵手中。据悉,这130多名抗战老兵中,台山汶村108岁老人陈其翩年纪最长。陈其翩曾参加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战役,军衔上校。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