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向没落 非遗绝唱有待活化
邑事一议 (三言两语,草根声音)
新闻回放:新会区在过去又称为“冈州”,而古冈州正是岭南琴派的发源地,昨天记者了解到,目前“冈州古琴艺术”正在申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3月2日《南方都市报》江门读本报道)
应当说,像冈州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代渐久远,有关部门举办赏析会,能够方便市民了解这项艺术。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脉和文化“基因库”,却不得不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之所以有些消失甚至绝迹,也有客观规律在影响,也可以说是“优胜劣汰”。
保护非遗项目这些民间文化的精华,传承是重中之重,但如何传承是个“技术活”,不能仅喊口号。其实,有冷门热门区分,非遗也需要客观、公正的检测。尤其是一些项目入行门槛也较高,诚如有关专家表示,最好还是从娃娃抓起,既要组建专业表演队、培训班、讲习所等形式,吸引附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更迫切的是走进校园和课堂教学,选择喜闻乐见的项目,依托编撰乡土教材,将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特色教学的多元体系。
但非遗传播不能靠强制接受,民众喜爱,受众多,自然前景一片光明。如果枯涩难懂,没有利用价值,这类非遗的拯救难言乐观。显然,非遗要活化,首先要利用传播平台,图片、文字、D V等是载体,政府网站、微博、微信也可广而告知,开辟举办展览、建博物馆等渠道,传承人可以到景区、公园等场所展示,多些互动性、参与性,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他们喜欢、认可,才有动力参与其中,而培育本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更是传承和创新的灵魂所在。
非遗是地方本土文化的“集大成”,“压箱底”的东西不能断档,但政府挑大梁,不妨交给社会组织和企业来运作,与娱乐、餐饮、旅游、手信等结合起来,声名远播自然会得到认可。如果非遗无法进入人心,摇旗呐喊也容易沦为赚个吆喝,成为“绝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卢俊安
猜你喜欢
- 五邑民俗乐趣多 传统节日爱抢炮头
- 评论() | 分享10月01号 06:30
- 江门电子商务产业园可集群注册登记 可一址多照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17
- 省道S367冲蒌至三合交通管制 5吨以上车辆须绕行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15
- 市消委会招银行服务测评志愿者 参与可获礼包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13
- 江海困难家庭可申请帮扶资金 还可获得5类帮扶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10
- 18名江门警官参与联合国维和 曾与武装分子激战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08
- 食品摊贩卖冷荤凉菜可被罚2000元 需持证上岗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8:02
- 市府督办科回应民生投诉 江门大道明年底现绿道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7:59
- 江中珠游船拟11月试运营 项目总投资3亿元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7:56
- 万胜杯龙舟赛国庆节在玉湖举行 9支龙舟劲旅参赛
- 评论() | 分享09月30号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