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期间马俊和女儿抗癌期间马俊和女儿
抗癌成功的马俊抗癌成功的马俊

  “经历了一次死亡,现在更希望能做点有益的事情,这样所做的都是此生额外赚的。”马俊带着胜利的微笑说:“我现在算抗癌成功吧?!”

  马俊是广州自来水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四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患有鼻咽癌,并且已经进入晚期。在经历过患癌的心历路程后,马俊积极地接受了治疗。整个抗癌阶段,他从未放弃治疗,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潜心研究互联网创业,现在,他的产品也推向了市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

  马俊的头发很黑,他喜欢把头发梳得高高的,这样很神气:“知道吗?之前由于化疗、放疗药物的作用,我的头发全掉光了。”在他看来,现在这一头乌黑的头发,也是从死神那里“赚”回来的。“以前我的头发偏黄,间杂着很多白头发。看来,还要感谢这些药物改变了我的发质。”

  突发疾病

  马俊喜欢打趣自己,即便治疗时的痛苦还历历在目。活到36岁,好像还没有什么能“打败”他,除了四年前的一件往事,“当然,最终我还是死里逃生了。”

  四年前一个平常的春节假期,正在老家过年的马俊,睡到半夜,突然鼻子流血不止。一开始,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流鼻血,并没有太在意。接着出现耳鸣、头晕,身体一直没什么问题的马俊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当检查结果显示鼻咽癌晚期时,马俊一下懵了:“自己可能过几天就离开人世了,当时我的女儿才出生十个月,家里突然没了顶梁柱,她们怎么活下去?还有我年迈的母亲怎么办?”那天下午下班后,马俊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到了市郊偏僻的地方,趁着没人嚎啕大哭了一场。

  回到家中,他只把这事告诉了妻子,“她有权利知道”。而与他们同住的母亲,他始终没有说出口。但母亲很快就从夫妻俩愁容满面、行踪异常的表现中发现了端倪。“我妈妈是个坚强的人,她佯装不知道,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次。”回想起来,马俊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撑过来的。

  艰苦治疗

  马俊不敢告诉别人,只能提心吊胆地在网上搜集信息。就在马俊发病的同一时间,他有一位年轻的同事病友也在治疗鼻咽癌,治疗没多久就去世了。

  “鼻咽癌是一种存活率比较高的疾病,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希望。”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给他留下了生机:虽然已经是鼻咽癌晚期,但好在癌细胞没有扩散。于是,马俊开始踏上了前路茫茫的治疗之路。

  虽然已经过了四年多时间,马俊仍不敢回忆那段痛苦的治疗过程:“人生没有哪一段时间,比当时更艰难。”他每天早上6时起床赶往医院治疗,有时从早上8时打化疗输液针到晚上9时。“由于我的血管太细,没法连续扎针,就从静脉血管穿针刺插入一条导管到心脏。”

  马俊摸着后脑勺还没完全长齐的头发说:“从化疗第三天开始掉头发,第四天就一抓掉一大把,后来干脆到理发店理了平生第一个大光头。”躺在放疗机上,他一动不敢动,也不敢咽口水,生怕影响治疗效果,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祷。

  治疗期间,马俊对一切食物都失去了胃口。“放疗后,因为口腔被灼烂,吞咽食物都很困难,对一切酸甜苦辣都没了感觉。”说到那时的场景,恍如昨日:“唾液腺被烧伤,直到现在也没恢复,每天都要随身携带水。更难受的是,耳鸣成了常态,现在每一秒耳朵里都是嗡嗡作响。”

  活一天要像一天

  虽说“前途未卜”,马俊并没有消沉下去,“活一天要像一天”。他说,当时的自己还完成了一项“创举”。他记得那时候央视的一个节目《汉字听写大会》正办得如火如荼。他受到启发,也办了一个类似学汉字的博客网站,把听写大会的题目整理下来,进行分解、注音、释义,找到古文出处,还帮一些汉语爱好者转发学习心得。

  上线后,这一网站短时间内获得了引擎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全国各地的汉语爱好者所喜爱。说起当时的热烈场面,马俊说,如果是现在,他可能就成汉字“网红”了。

  在抗癌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刻也没闲着,还在网上开了一个服装小店。“攒一点创业资本,如果有机会,还有很多事想做。”马俊觉得,当时治疗最艰难的时刻,却是人生当中动力最足的一段时光。

  2013年,刚开始治疗的马俊把剃光头的照片发在朋友圈,“没什么好遮盖的,活就活得敞亮”。经过三个月时间的治疗,马俊的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回到了工作岗位。马俊工作起来愈发起劲,这几年,他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单位的“优秀员工”,“好像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头和想法。”

  病中创业

  看着女儿的健康成长,是马俊抗癌最大的动力。孩子越来越大,马俊发现家中有一些育儿的闲置物品没法处理。“很多物品都是全新没用的,成了鸡肋。让它再利用起来,可以节约资源。”一开始,马俊通过邻居微信群平台进行交换,后来,他发现有很多弊端,“有用信息追溯起来很困难,物品交换也比较麻烦。”

  一直对互联网创业有想法的马俊,萌发了创建一个二手物品交换和交易的平台。“范围不用太大,就在五公里内,比如小区邻居之间的物品交换,达到资源的最大的利用。”

  马俊把想法跟一个大学同学谈起,这位在电动车企业年薪百万的同学当即辞职,与他合作创业,两人风风火火做起来。这两年以来,他们的成果逐渐投放市场,在一些社区设立了“取物柜(闲置物品寄卖柜)”,依附于app平台进行交易。

  如今,产品已经在南京一所大学校园投放。“刚一投放,就受到了同学的喜爱,他们有闲置的生活用品和旧书籍就可以在‘闲柜’里寄卖,毕业前也不用天天摆摊守着了,还可以从闲柜淘来闲置物品,省下一笔生活费。”马俊现在劲头十足,“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在做的都是额外赚的。”马俊觉得经历过风雨的人生,正开启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