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清晨5时,22岁男孩阿斌(化名)熟睡时突然感觉到有东西一步步爬进自己的耳朵中,悄然蠕动着,惊慌的他立刻跑到医院急诊室就诊,医生一检查发现,里面居然有一只小蟑螂!一通麻醉药强灌之下,“小强”被生擒而出。

  接诊的医生介绍,这只“小强”是比较常见的入耳活物了,去年这位医生还曾经“生擒”了一只小壁虎。由于每年夏季医院都会收治到一些因活物入耳的患者,如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耳鼻喉科处,还专设了一个耳朵里的“动物世界”标本库,目前已有小蟑螂、小壁虎等标本,随着炎夏到来,这些标本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

  医生提醒,夏天虫子比较多,一些虫子“误入歧途”,走进了人体的耳朵里,一旦发现有蚊虫入耳,不要用棉签或耳勺掏取,否则容易将虫子引进耳道深处,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导致最严重的后果。

  事件:

  熟睡中小蟑螂爬进耳朵深处

  今日凌晨五时,22岁的阿斌突然惊醒,原来,他发现有东西入侵耳朵了,而且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活物,感受到这个不知名物体在他的耳朵处蠕动着,一想到它越走越深,阿斌感到很害怕:这东西有没有毒?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六神无主的阿斌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活物弄出来,只得赶紧去到医院看急诊。一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他惊慌失措地向医生求助,“刚刚睡觉时,有东西爬进我的耳朵里!我能感觉到,有东西在耳内移动……”

  这时候,正在值班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涂博主治医师来到阿斌身旁,他一边安抚阿斌不要紧张,一边为他检查。经检查发现,这次爬进耳朵的活物是一只蟑螂“小强”。随后,医生为他灌入利多卡因表麻药使“小强”先“冷静下来”,以免慌不择路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稍候5分钟后,“小强”已经动弹不得,随即医生用异物夹将这只咖啡豆大小的小强从患者耳朵里顺利取出。待麻醉药过后,这只“小强”还能活动,生命力十分强。

  医生:

  “我还在耳朵里生擒过壁虎”

  看到涂博熟练地将蟑螂生擒而出,阿斌长呼一口气,“原来爬进我耳朵的是蟑螂,还以为是什么有毒的虫子,那就麻烦了”。不过,看到这只“小强”这么活生生,小斌还是觉得有点后怕。

  对于这种现象,涂博已经见怪不怪了。去年,一名因活物进耳的患者来到医院急诊室就诊,涂博检查时发现,竟然是一只壁虎,“当时我吓了一跳”。这对小动物斗智斗勇的过程真考验医生的应变能力。一开始,涂博尝试用稍微大的夹子想将壁虎夹出来,然而这只小家伙十分害羞,反而往耳朵深处爬去。涂博当机立断立刻往耳朵里灌麻醉药,将小壁虎弄晕,最终才成功将其生擒而出。

  “每逢夏季,医院急诊科及耳鼻喉科门诊每个月都会接诊多例因活物入耳而就医的患者。”医生介绍,在这些活物入耳的案例中,大多数“侵入者”都是体积较小的德国小蠊。据介绍,德国小蠊在室温为24摄氏度至32摄氏度时最为活跃。因此常年开空调以及常年使用电脑的室内都是它们的安家之地,所以平时卧室的卫生要多加注意。

  据介绍,这只令人哭笑不得的“小强”和其它“误入歧途”的“闯入者们”被一起制作成了标本,存放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组团成为耳朵里的“动物世界”,每年夏季,这些标本都有增加的趋势。

  支招:

  “滴照松医”四个字巧取活物

  医生提醒,由于本能的反应,大家一旦发现有蚊虫入耳后难免慌张,想用棉签或耳勺掏取,这样做容易将虫子引进耳道深处,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不可取的。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当遇到活物入耳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牢记“滴照松医”四个字。

  “滴”是指当发现活物入耳后,可利用家用食用油或植物油等滴入耳中,将其稳住;

  “照”特适用于飞行类昆虫入耳的情况,即如果有飞蛾、蚊子等便可在暗处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使其自行爬出。

  “松”是指要放轻松,万不可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耳道,以防其钻破鼓膜。

  “医”即尽快就医,在医院由医生通过专业工具可轻松将异物取出。

  来源:广州日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张灿城、王雪摄影报道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