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不得依照过往的所谓密考成绩作为依据

  公办、民办同时招生,每位学生是否只能报一所?学位房会更加火热吗?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的在读生小升初,也要参加摇号吗?已经参加密考派了票的学校,还能如常就读吗……针对种种热点问题,省教育厅当天也进行了回应。

  省教育厅重申,从2020年起,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不得依照过往的所谓密考成绩作为依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来不承认所谓通过密考拿到入学门票的事项,并且严厉打击这类行为。

  问:今年公办中小学校招生政策会有较大调整么?

  答:公办中小学校的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在政策上和往年一样,保持不变。小学一般采取按地段对口方式入学,初中一般采取按地段对口入学、小学对口直升或电脑派位摇号等方式入学。

  问:2020年,广东省民办中小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如选择民办学校,每位学生是否只能报一所?

  答:每位学生能够报读几所民办学校,这要由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各地市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的具体实施或操作办法会作出具体规定。

  问:2020年,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具体是如何做呢?

  答: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随机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剩余的招生计划应公开报名,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摇号录取的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由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举个例子,对于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如果该校今年初中计划招收600人,其小学直升的学生有500人,那么,剩下的100个计划,就将对外公开招收自愿报读该校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如果报名人数超过100人,就要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但如果其小学直升的学生有800人,那么,这800个学生,就要统一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

  问:社会组织机构举办各类竞赛比赛、密考、研学活动等,称凭其考试成绩、证书或奖杯可直接保送相关民办中小学,这是真的吗?

  答:广东省已明确规定严禁学校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机构合作提前选拔或特殊培养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夏(冬)令营、研学活动、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或参考,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且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省性竞赛活动。

  问:有学校或个人承诺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让外区学生进入本地民办中小学校,可信么?

  答: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应面向学校所在县(市、区)域内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县(市、区)域招生,有寄宿条件且需跨县(市、区)域招生的,应当由学校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申请初核后,报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问: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公民同招是否会强化学位房?是否会将入读学校不太好的学生,推入教育机构?

  答: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是指任何学校不得优先遴选,提前“掐尖”,本质上是要构建一个“一视同仁、平等发展、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良性发展机制,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权利。一直以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努力破解“择校热”问题,给学位房“降温”。一方面,各地通过不断完善入学制度,统筹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招生办法,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等举措,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学(片)区,确保各学(片)区之间教育资源大致均衡。另一方面,致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问:对于已经密考、派了票的学校,以及参与组织密考的机构,如何处理?

  答:各级各类政策明文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我们重申,从2020年起,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不得依照过往的所谓密考成绩作为依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来不承认所谓通过密考拿到入学门票的事项,并且严厉打击这类行为。

  省教育厅将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我们也呼吁各位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参加各类培训,切实防范通过所谓密考甚至诈骗等行为,保留好机构所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各项佐证材料,包括招生通知、缴费单据、密考照片等等,按照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隶属关系,及时向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问:今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政策如何?

  答: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为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等特长特色类型招生均纳入自主招生范围。各市可给予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罗清峣 通讯员 粤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