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31日电(记者马晓澄、徐弘毅、霍思颖)为了尽快控制新冠疫情蔓延,广东正在不断升级防控举措。严管区域居民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核酸检测进展是否顺利?科技手段是否有助高效防疫?记者在广东疫情防控一线进行了走访。

  临时调配人手,全力确保物资供应

  广州市荔湾区31日发布通告,从即日起对白鹤洞街、中南街全域实施封闭式管理。期间整个区域实施封锁措施,关闭区域内所有公共场所,禁止人员进出,日常必需物品由属地街道配送。

  31日上午,记者在白鹤洞街一小区附近的物资接收点看到,小区封闭区域周围设置多个指示牌,以方便各电商平台的生鲜配送人员根据订单地址分类投递,在对订单地址进行二次核对后,封闭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再将这些生活物资投递上门。

  在物资接收现场,第一天上岗的20岁配送员肖红源刚刚送完今天的第四单。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叮咚买菜的推广专员。“因为需求订单量大增,人不够了,所以临时从其他岗位被调过来配送。”

  肖红源告诉记者,因为订单激增,公司的仓库近乎爆满,此次加派了包括他在内的近二十人充实派送队伍不断投递。

  距离物资接收点不远处,电商物流的四五个工作人员也在马不停蹄地卸下各种包裹。一名郭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7日起他们就在这里增设了临时提货点,这两天的包裹数量大约为日常的两到三倍。“大家的生活物资需求变大,我们也加班加点,尽力保障快递早点送到居民手中。”

  广州29日起实行分级分类防控应对新冠疫情。目前,除白鹤洞街、中南街实施封闭式管理外,荔湾区部分区域的所有人员以居家为主,停止非日常生活必需的一切活动,除每户每天限1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他人员不得外出。

  “我们社区每户有一个人可以外出采购,凭居委会发放的通行证出行,物资的供应基本能保证。”荔湾区海龙街江北社区居民林淮杰说,疫情发生后当地迅速组织核酸检测。“检测点就安排在我们小区门口附近,而且还设置了老人跟小孩的通道,方便大家检测。”

  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大规模核酸检测正在进行

  专家认为,此次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广州市卫健委主任黄光烈说。

  从人群中尽快筛查出感染者,是决定此次疫情防控成败的关键。目前,广州、佛山正在迅速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从30日开始,广州在荔湾区继续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至: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广州、佛山各级医疗机构已组织队伍赴基层社区支援大规模核酸检测。

  “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上!” 连日来,已有34年护龄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郭慧玲忙碌奔波在中风险地区采样第一线。自26日接到核酸采样紧急支援任务以来,郭慧玲全力投入到广州荔湾区东漖街相关检测点的人员协调、物资分配等工作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已是常态。她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越是关键时刻越应该挺身而出。

  连日来,广州、佛山等地烈日暴雨交加,但坚守基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等待核酸检测采样的市民自备雨伞积极配合。他们说,这都为了更好地守护共同家园。

  “无论是穿着防护服的我们,还是毫无怨言排队检测的市民,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早日开心喝个早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林李梅说。

  移动实验室出动,科技助力高效防疫

  29日,广东省卫健委启动应急预案,派遣国家公共检测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2辆“移动方舱实验室”,以及珠海市人民医院1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和核酸检测队赴佛山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出的“移动方舱实验室”是一辆13.7米长的移动核酸检测车,通过“就地采样、就地检测”的方式,可以节省核酸样本的运送时间,极大提高核酸检测效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段朝晖主任介绍,“移动方舱实验室”专门用于集中进行现场核酸检测,日检测量可达到3000至5000人份(10比1混采可达3万至5万人份)。样本进车后2至2.5小时即可出报告,可以节省核酸样本的运送时间,比送到固定实验室检测要节约1至2个小时。

  据介绍,“移动方舱实验室”内设有试剂准备间、样品处理间、扩增PCR间,可满足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所有需求。三个实验区域相互隔离、彼此独立,确保检测人员和环境安全。

  在佛山,3辆移动实验室正24小时不停歇开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介绍,该医院的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已在29日抵达佛山并于当晚投入使用,8名队员轮班工作,每天检测样本数量超过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