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航拍的武汉南湖边渍水小区 新华社发7月8日航拍的武汉南湖边渍水小区 新华社发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有专家呼吁——

  保住城市关键节点,该淹的还是要淹;沿江湖再别搞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羊城晚报记者 杨辉

  6月2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普遍出现强降雨。极端气候引发的南方城市洪灾举国关注。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的大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甚至出现有城市过度发展导致城市脆弱性加剧,在此次洪灾中暴露无遗。新世纪以来曾经推广过的城市发展硬底化,特别是一些与房地产开发相关联的某些城市治理理念,目前看来已经跟不上形势。

  “中国的‘城市时代’正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而城市规划、建设却对此响应不足、应对乏力。”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机构的专家呼吁,城市治理须有风险意识,城市重大工程必须经过气候可行性论证,识别城市气候变化敏感行业和人群,在极端气候中,重要的城市关键节点必须保住,而该淹没的地方还是应该淹没,该放弃的地方还是要放弃。沿江沿湖不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极端气候下 城市屡现“看海模式”

  “武汉每年都内涝淹水,这个题目我们年年做,每年七月武汉媒体这个时间机动记者都是分好几路蹲在固定水浸地点蹲守。”武汉媒体人小凡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武汉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说,武汉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2013年市政府斥资130亿元改造的排水系统至今有90多亿没花出去。业内人士也表示:排水管线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很多事情不是一个部门甚至不是政府说了算的,水务部门“难作为”。

  “瞬时降雨量强度太大,产生了城市洪水,再好的城市排水系统也经不起这样强的降雨。”湖北美术学院一位规划方面的专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居住的武汉周边地区容纳降雨的湖都已经满了。

  这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首次面对极端天气。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长江中下游首次出现极端气候——旱涝急转:旱涝转变速度、强度远超正常水平的极端气候事件,当年5月鄱阳湖、洞庭湖还是湖泊干涸、渔船搁浅的干旱景象,转眼间6月洪水四溢、一片汪洋。

  国家气象局研究显示,全国平均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近年来有所增长,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这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系。不少专家使用数据模型预测,未来十五年长江流域洪涝风险更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高温、暴雨洪涝、台风等极端性气候事件发生概率和强度都在增加,沿海海平面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下垫面格局变化进程,气象防灾减灾、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都面临新的挑战,”上海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史军向羊城晚报记者指出,北京“7·21”特大暴雨、2013年盛夏我国中东部强高温等都是例子。

  “城市频频遭遇水浸实际上就是强降水超过了城市的排水容量。”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杜尧东博士此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城市目前都是按以前的排水能力设计的口径,现在极端气候下暴雨增强了,就不能及时排出。现在根据新的资料编制了新的暴雨抢救工作,广东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根据短时的暴雨强度设计排水能力。但这些只能在新建的情况下实施,旧城区的相关改造难以展开。

  据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南方的广州、深圳、昆明和武汉等城市,北方地区的济南、北京和长春等城市近几年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灾害。

  理念新变化:巨资打造“海绵城市”

  “很长一段时间,武汉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填湖史。”2013年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摊大饼式的发展终将带来“大城市病”。

  中国此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围湖河造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土地。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武汉市的湖泊由200余个缩减至了160多个。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这10年里,武汉城市建设区总面积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455.06平方公里到2011年的507.54平方公里,5年间面积增长了11.53%。

  类似的城市有福建省会福州市,2009年—2013年4年间,该市湿地总面积减少6000公顷,致使福州暴雨天气很容易发生内涝。城市的硬底化使得城市土地失去消化和吸纳大部分雨水的自然功能,城中大量的水又必须往不断缩小的湖泊排走,这带来城市调蓄洪水能力的矛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满足粮食需求,长江中下游湿地大规模围垦,湖泊湿地数量和面积迅速下降。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授陈家宽研究显示,50多年中,湖北省的天然湖泊数量已从1950年的1309个减少到2005年的979个,面积由8503平方公里减少为3025平方公里,减少超过一半。湖北“千湖之省”的美誉不再名副其实。洞庭湖的面积从1950年代的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2006年的2625平方公里,由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退居第二。大量水闸建设导致江湖阻隔,湖泊湿地间通过自然吐纳而互相调节水量的能力消失。湖北湖泊的旱时蓄水、涝时蓄洪能力下降明显。

  随着极端气候的出现,传统的城镇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开始跟不上形势,不少专家呼吁,中国城市要采用新式自适应城市治理策略,引入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提高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这才是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武汉等城市在2015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首批海绵城市试点,获得数亿国家财政补助。

  武汉在2015年启动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未来3年投入102亿元,通过城区的河、湖、池塘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让雨水下渗、滞蓄、净化、回用。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吐出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难以预测50年或100年后的海平面、江河水位到哪里,因此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留有更大的余地,现在新规划的城市应该主动后退,给河流湖泊海岸线让出更大空间和风廊,便于城市解决洪水、灰霾、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

  现实的策略:该保的保该淹的淹

  “内涝并不要紧,问题在我国城市面对气候灾难仍然是脆弱的,这方面的技术进步方向都不清,这才是气候变化战略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斯坦福大学博士生于洋说。

  于洋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和财政状况,在各历史阶段,城市应承受不同程度和频度的内涝。“过度超前投资基础设施”对可持续发展不利,因此此次洪灾后武汉也无需把排水能力快速提升上去。但我国迄今没有把气候变化适应和气候灾害应对放到和二氧化碳减排同等的战略地位,全国气候脆弱地图、行业普查也没有立项。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说,武汉这些城市原本地势低,一年水浸一次也正常,城市生活与到“城市来看海”这些现象一段时期还会共存。而花费130亿元做工程仅能解决小范围洪水,武汉这么大的城市淹水,依靠工程无法解决。一味依赖建设会带来高昂的城市成本,最终导致城市缺乏竞争力。

  “如果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都能应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建设就是极大浪费。”马向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城市管理应该有风险管理意识,必须保障的涉及生命安全、生活必要的设施应建在高地,主要道路、城市核心设施、地铁入口要抬高防止被水淹没。其余的基本设施如公园、广场、绿地可以设置在低洼处,一旦极端气候可以蓄水淹没掉。不会对城市带来毁灭性打击。”

  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目前中国城镇规划对当地气候、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考虑不够。政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在城市应对极端气候方面,政府依然难做有力度的决策。

  “我国气候脆弱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城市停车体系。武汉这次洪灾有多少车报废!?损失不会小。”于洋博士说,我国一定要识别宏观的气候脆弱区域和风险项目及产业,微观的城市中的气候变化脆弱部分(如停车系统)和人群。

  上海气候中心高工史军则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极端气候频发情况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低碳城市、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项目,必须评估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及存在的风险,并将相关结论融入到区域气候承载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产业布局选址、城镇规划设计、农业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从而实现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城市生命线工程、高速铁路工程、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沿海港口码头工程、跨江(海)大桥工程等与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多方面深入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上海气候中心高工史军向记者介绍。

  广东在行动:设法提高城市韧性

  “极端气候条件下,我们必须提高城市韧性,才不会一下子被极端天气打垮,”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要提高城市韧性,广东需建设海绵城市,同时城市建设需要给湖泊、河流让出更大的通道,让水边有大块绿地通过水和风,不要一味围着江河湖泊建设江景、湖景房,否则极端气候下可能面临被水淹的风险。城市规划建设要留有更多的余地。“按目前的要求,楼房要建到蓝线之内。我们建议蓝线之内也应预留出空间,最好留出一条绿化带,而不是房子贴着蓝线建,这样一来,房子有江景,也留出了风廊,让城市更加宜居,还留出了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余地。”

  广东地处气候变化影响最前沿地区。广东气象部门有专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1961年到2014年,广东省升温了0.9℃。就像人的体温,从37℃升到38℃,人就发烧了,地球温度升高1℃,地球也发烧了,就会产生很多极端事件,比如强降水增多。

  根据评估,气候变化对广东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影响,且以负面影响为主。第一个影响就是造成了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了,比如台风登陆的强度增强;第二个影响是降水强度增强;第三个影响是高温日数增加,低温日数减少;第四个影响是灰霾日数增多,雾的日数减少。

  除了应对暴雨、洪水,还有冬季的暴雪、极端严寒。比如广东2008年的雨雪导致高压电线倒塌,专家表示,这些都是超过了城市历史上最大的承受能力。为此,广东的珠海、深圳在201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强化城市的韧性建设,保证城市在遇到大的气候灾难后,还能够恢复过来。北上广虽然未获得国家的补助,但也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发改委已经开始启动计划,以识别哪些行业和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最脆弱,对于气候脆弱行业和人群,相关部门将提出措施,以提高这些行业和人群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