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发布会,一举发布3大新品,引发了农业、科技领域的大关注。尤其是新品之一:农眼®全景,为全球首款应用全景成像技术的农业无线智能监测设备,号称可实现对农田的720°无死角监控,针对产品的实用性与前景,发布会现场自动发起了激烈的讨论。

  大气候农业CEO易丙洪现场介绍:农眼®全景是农业物联网的一次大革新,不仅是为农产品品牌打造提供一个有力的营销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农户链接消费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

  通过720°全景图像,可同时实现3方面的功能。农眼®全景可自动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强、光照强度等作物种植环境数据,以及GPS定位信息。依托这些数据信息,农户可实现精准种植、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共享农业、观光农业;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全程可视化的溯源数据、图像,不仅吃得安全放心,更能体验到绿色食品带来的高品质享受。而对于农业电商来说,建设数字化农场、品牌营销推广,也少不了农眼®全景这个工具。

全景效果图(上身)全景效果图(上身)
农眼智能虫情信息采集器农眼智能虫情信息采集器

  简单来说,农眼®全景使农场监管更全面高效,让溯源更真实可靠,促进农业升级助力品牌打造。

  那么,农眼®全景的成本投入高吗?容易被无人机拍摄、视频监控替代吗?

  大气候农业一一回应了以上疑问。传统意义上的24小时视频监控,首先农户要分析、消费者要看种植过程,切分很困难;其次,全天候视频监控的存储成本与流量成本,远比15分钟1次图像高得多。此外,大气候农业表示,全景图像就是对农眼以前的图像采集的一次升级,无论是面向种植端还是消费端,更广阔的视角视频也是难以做到的。而农眼®全景是一个轻量化的硬件,用户使用成本相对也会更低。

  针对一次性的无人机全景拍摄只能单纯用于品牌营销,大气候农业明显看得更远。本次发布会上另外2款新品分别为:虫感知、农眼®溯源,前者可关联虫情数据与气象、土壤、GPS定位信息,建立系统性虫害模型,实现虫情预警;后者对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加工、检测到物流全程信息采集,让消费者一扫溯源二维码即可得到真实可信的产品信息。

  大气候农业的“野心”是综合利用农业大数据,实现可视化溯源、精准种植、数字农场、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多方位服务。

  农业大数据是是实现精准种植的基础,是农产品品质的保证,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产业升级的有效依托,对于中国建设现代化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十九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率提升集约化等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在生产领域,要逐步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经营领域要突出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营销方式,要提供更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三农信息服务,在农业管理上,也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农业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业管理高效和透明,提高农业部门的行政效能。

  农业大数据的关键在于数据真实性、数据分类、数据共享和数据决策,最终围绕农业产业链形成闭环。大气候农业一直致力于农业大数据的收集、分析,此次发布的3大新品,无一不是围绕更高效、更全方位地采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数据,并利用区块链技术使数据不可被篡改。

  目前大气候农业的产品已覆盖全球3个国家,国内20个省份、68个地级市、1035个种植基地,监管193种作物,超过150万亩土地。基于大气候农业产品积累、覆盖的土地规模,已经它在物联网硬件+SaaS软件的优势,京东、中化农业、海尔等企业纷纷与企业巨头纷纷选择与其展开合作。

  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大气候农业还在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方面一直有所实践。比如2016年就在郁南县建立了全国首个三农大数据服务平台;2018年又在广东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省域新农村建设大数据平台,一直在助力政府、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依靠打造无核黄皮、安岳柠檬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中国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农村的战略规划做到了2050年,因此需要持续创新的产品来支撑。比如农作物生长涉及的环境因素东西很多,无法一次性完善,而大气候农业先做的是弄好必备的气象功能,并逐渐新增了土壤、图像、虫害监测等功能。此次的农眼®全景等新品,就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场景而研发,促使各种数据进一步完善并慢慢形成算法模型,助力中国农业产业的变革和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