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陈一冰
陈一冰陈一冰

  采访陈一冰是在他理发的间隙中进行的,作为创业者,他真的很忙。从他发的朋友圈和微博也能看出,不是在外地谈生意,就是在去谈生意的路上,在北京的时间很少。

  作为2008年中国体操乃至整个中国体育最辉煌的见证者,站上奥运之巅的陈一冰退役后却没有如其他奥运冠军一样,进入体育领域或从政或执教,而是走上了一条创业之路,并且成为运动员创业者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他还是北师大的一名老师,自己设计的体育课件备受学生们喜爱,而且还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不管是创业还是授课,陈一冰说他都是全身心投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图/受访者提供

  三年了,陈一冰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的创业日子。“确实比当运动员时还忙,但我感觉蛮适应这种职业经理人生活的,自己也喜欢各方面都能学些东西。”

  克服创业难题

  2016年正式开始创业,陈一冰瞄准的是“推广并规范行业标准”,培养专业体育人才。此外,投资餐饮业也是陈一冰的兴趣点,看似完全不搭边的两个领域,他竟然做到完美衔接。“我已经投资了三家牛排店,第三家属于中高档店,从健身的角度来讲,牛肉是好东西,我投资基本围绕吃、练,吃是健身中的重要环节。最初是朋友介绍,自己作了了解,当然自己也有个基本判断,在投资判断方面我还是相信自己眼光的,到现在(投资)都是成功的。”

  在外界的想象中,像陈一冰这样的专业运动员投身创业大军中无疑会比别人碰到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知识结构方面,什么财务、运营、战略等,即便是受过专业投资教育的人跨入这些领域也并非易事。“我们运动员一点都不笨,尤其是能走到最顶端的运动员,体操动作那么难我都能应付,而且还能做到最好,还有什么能更难呢?”陈一冰坦言,“与很多创业者一样,这些我都是从零开始学起,不仅学习财务知识,还学习法务,寻找合伙人。”他透露,自己其实从2015年初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也构思了未来班子架构。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在运动员时期,陈一冰就已经开始与人合伙投资做生意,因此这一次正式进入生意圈对他来说并非完全陌生。“我早期就投资了很多行业,其中就包括小孩儿辅食等,所以对选择进入什么样的领域和选择怎样的合伙人内心里非常清楚。”

  “从2015年11月发布公司战略到现在,三年多来的经历,没人教我,全是我自己学习和摸索出来的。你能想象到的加班是平常事,毕竟是创业阶段,那段时间确实辛苦,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不过即便是加班我基本也保证在夜里11点前睡觉,决不让自己熬夜。现在看团队业绩、公司报表已经轻车熟路,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正常轨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属于初创公司,但陈一冰的型动体育今年已经摆脱了亏损,“前两年确实很难,公司一直在亏损,我甚至有时觉得快崩溃了,怎么会这样,完全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他说,让自己崩溃的并不是公司运营出现问题,而是这两年体育系统处于改革中:“原先的一些规定有所改变,引发原有的合作出现变数。现在人们的健身意识高涨,对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专业体育人才需求大,也更需要合格的专业体育人才为大众体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可以说我们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因为其他原因这么好的事推进起来并不顺畅。”

  创业最需知道要什么

  虽然在创业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让人崩溃的事情,但陈一冰不否认他并不是纯粹的草根创业者。“说实话,奥运会冠军创业要比普通人还是容易些。我也没办法淡化自己身上的奥运冠军身份,其实也没必要去淡化,这本身就是自己所拥有的一个标签,只是在这上面加了新的标签而已。”确实如此,启动、运营资金这些事,陈一冰都是自己解决,都是平等地去谈合作,按照自己预订计划去进行,不存在需要放弃什么的情形。

  当然,并不是每个奥运会冠军都能创业成功。众所周知,自李宁后,也有不少在奥运会赛场所向披靡的运动员退役后走上经商路,但至今不仅无人能达到像李宁那样的成就,而且许多人的经商业绩并不好。陈一冰说,他更多是给那些成绩并不出众的运动员建议,“退役后一定要先找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一上来就去经商当老板真挺难的,我也不推荐”。

  陈一冰说他创业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去追逐什么,“这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我喜欢挑战,这也是我当初离开体制内的原因。”2013年底退役后,2014年元旦陈一冰成了天津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行政级别是副处级,“等到我一年后决定辞职时,实际上已经是正处待遇了,在整个天津都属于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但这不是我内心里想要的。其实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

  后来陈一冰从行政体制跳了出来。“我其实并没有想好去处,是纯裸辞,所以父母还是很担心的。”陈一冰透露,从有着编制的行政体制裸辞,对于观念传统的父母而言还是觉得非常不妥。“我父母很尊重我的选择,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我不应该放弃这份工作,而且又是在天津,在父母身边,可以天天回家。毕竟当运动员那么多年很少在父母身边,所以父母给了我很多建议,核心我也明白就是让我别走,但我让他们放心,体操都能成功,还养活不了自己?”

  走上创业路的陈一冰从不掩饰他的雄心,要成为李宁第二。“李宁大哥是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在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在之后的退役运动员中,像李宁这样成为企业家的还很少。姚明大哥做出了一些成绩,后期可谓‘商而优则政’,他现在成了中国篮协主席。我们体育界不乏做企业经营有成绩的,但大多半商半政,纯粹做企业做得好的并不多”。陈一冰说,“自己做的虽然不是传统生产企业,但是符合时代的互联网+健身健康产业,我坚信这个产业的前景,也有这个自信把它做好”。

  为了这个目标,陈一冰努力在改变着自己,“我把自己彻底放开,放低身段,从零开始,学习经商,与人合作、谈判,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学习”。他说,周围交往的人群由过去的运动员、教练变成了商人、企业家、投资人,虽然大家很在意他的奥运冠军身份,但他从来都很谦虚,低调行事,“我从不把对方等同于一个纯粹的商业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学习对象、前辈等,经常主动去拜访,跟人家聊天”。

  做自己的冠军

  创业者、投资人、北师大副教授、奥运冠军,身上这么多标签并没有让陈一冰有任何不适,他可以在其间轻松自如地转换。他说每个标签都能胜任还能随时转换身份:“这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我也挺佩服自己的”。他承认每个标签带给他的是不同的成就感,但在这些成就感中唯有奥运冠军这个标签带给他的是“迷失感”,正是这种“迷失感”促使他不断前行,“像自虐似的,逼自己进步”。

  “走上奥运冠军领奖台,可能在外人看来是多么荣耀,多么自豪,多么高光,毕竟这是通过辛苦训练,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来的。但走下领奖台没有人知道你内心那种巨大的迷失感,竞技体育最讲究那句话,走下领奖台就是从零开始。你既是奥运冠军又是新手,纠结前者你可能就此止步不前,所以我就只能逼自己不能停步,做自己的冠军。这既是我的性格使然,也是竞技体育教会我必须这样。”陈一冰说,也就是这种“迷失感”督促他不断寻求突破,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我太太也说我,其实依你的成就不需要这么辛苦,可以做些更简单的事情,或者像其他人移民海外轻轻松松地生活。我就跟太太说,如果是那样我就不是陈一冰了,我现在的年龄还没法那么去想,我得去追求自己内心的东西。或许将来到了另外一个年龄我会那么做,但肯定不是现在,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说起太太,陈一冰满怀歉疚,“不是我夸,我太太真的特别给力,她是非常有才和有能力的人,本来在翻译领域会大有作为的,现在为了我只能在家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他透露,父母更习惯天津的生活,所以主要居住在天津,孩子主要就是太太照顾。“我太太也很心疼我天天这么累,从早到晚都在跟人谈事情,主动担负起了家里的事情,让我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陈一冰说,其实在自己创业初期,他设想“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分配是一半一半的,但现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90%的时间在工作,10%的时间在家庭。女儿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我,在她的概念中爸爸就是出差的代名词,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可我现在明显感觉到她跟我没那么亲,跟她妈妈感情更好。”

  最看重老师这个标签

  有意思的是,在对这么多标签进行排名时,陈一冰排第一位的并不是创业者,这个标签他只排在第二位,投资人则排在第三位,而北师大老师这个标签则是他最看重的,排在首位,“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做好”。

  2014年年底,从天津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辞职后,第二年初陈一冰成了北师大的一名老师,“我自己主动跟北师大联系的,因为我当时就是在这里上大学的,想做一些对学生体育有意义的工作。学生体育是全民体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感谢北师大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们针对大学生形体设计的课件非常受欢迎,还得到教育部的认可。”他介绍,每周8个课时的课,一般都在周三周四,每次上课他都会认真备课。为了践行自己课件中的塑形内容,陈一冰并没有放松自己的训练,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健身是雷打不动,“不出差的话,我每天都是6点从家出门,到了单位后从7点至8点半训练,训练完是例行的公司开会。”他说,他现在比刚退役时瘦了20多斤,“我不能一边给学生们讲如何塑形,一边自己却是个中年油腻大叔的样子,作为老师就应该身体力行地给学生做出榜样。”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