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府庙会美食区现场,往来的人流络绎不绝。(资料图)在广府庙会美食区现场,往来的人流络绎不绝。(资料图)

  “去哪吃饭?”这一问题在未来将会更清晰。近日,广州市商务委网站公示《广州市餐饮业网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草案。草案提到,将选取现状4个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餐饮集聚区打造成代表广州走向世界的美食地标,包括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西关美食带、天河路美食区。

  同时,近期将策划7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一江两岸国际美食长廊、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园区改造升级、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二期、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带(广州美食文化广场)、广州美食园改造升级、恩宁路—第十甫路—上下九老字号一条街、岭南大观园美食天地。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擦亮“食在广州”的招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梦谦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目标: 2035年打造成世界美食之都

  2017年,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143.24亿元,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位。据悉,广州市现状餐饮网点布局总体较完善,是“食在广州”的重要空间载体,“食在广州”与“千年商都”相互支撑。

  然而广州餐饮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中,广府粤菜还未与广府文化充分融合,美食享受中的文化体验不足。比如在成都的茶馆、饭店,常出现川剧、评书等当地文化的表演节目,而广州的餐饮业尚有欠缺;琶洲地区、天河智慧城等新兴功能区,餐饮配套还不够完善。

  广州餐饮定位为“世界美食之都”,草案中提到,近期目标(2020年)是打造成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一线城市比肩的、业态丰富、层次各异的知名美食城市。远期发展目标(2035年)则是将广州打造成与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一线城市齐名的,传统广府粤菜与时尚国际餐饮荟萃、特色美食出众与餐饮文化彰显的世界美食之都。

  布局: 形成“核带引领、点面网络”布局

  草案中提到,将对现状餐饮业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呈单核心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与广州建设新兴功能区充分衔接,规划形成“核带引领、点面网络”的餐饮业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一核”指中心城区餐饮核心,结合中心城区餐饮老字号、历史人文景观、现代商业商务活动集中的特点,集中打造代表广府和岭南文化特色、支撑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全国知名、走向世界的餐饮品牌和美食地标。“一带”指一江两岸国际美食长廊,整合沿江餐饮资源,串联珠江沿岸重要生态景观节点、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功能片区,发展滨水特色餐饮。

  而点面网络即分散布局在全市域,与公共中心、交通节点、文化、旅游、商业、居住等功能区融合布局的餐饮企业、购物中心美食广场、餐饮集聚区(含美食街),与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的空间结构衔接,支撑广州建设世界美食之都。

  打造4个美食地标

  草案提到,将选取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西关美食带、天河路美食区打造成代表广州走向世界的美食地标。

  其中,完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创意、演艺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服务会展、电商等商务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依托北京路商业功能区及花市、庙会等节事活动资源,促进餐饮与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联动发展;重点发展西关美食带的特色餐饮,依托荔湾湖、仁威庙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传统餐饮网点优化升级;增强天河路美食区的地标效应,借助体育西、天河城等地铁站店优势,促进餐饮与商务、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联动发展。

  规划47个餐饮集聚区

  草案提出,规划布局47个餐饮集聚区,其中都会级10个,片区级37个。新增餐饮集聚区主要布局在海珠、天河、黄埔、增城等区。同时,针对现状27个集聚区,对其中16个餐饮集聚区进行提升工作,包括提升知名度、吸引力;丰富业态、菜系;举办节事活动,聚集人气;开展微改造,改善交通、环境;与商务、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区融合发展。通过与城市更新结合,微改造植入特色餐饮;促进餐文旅商结合,丰富餐饮消费形式、提升影响力。

  对6个餐饮集聚区进行扩展工作。合并部分餐饮集聚区,做大做强;推动部分餐饮集聚区扩建计划。并调整5个餐饮集聚区。

  一系列举措擦亮“食在广州”招牌

  草案提到,广州将打造餐文旅商结合的国际知名餐饮地标,打造一个广州老字号餐饮集聚区,汇聚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广州、广东省、中华老字号及一批经营多年获得老广认可的“民间老字号”。

  将广州国际美食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相结合,融合餐饮、旅游、文化、商业等多要素,打造成广州的又一城市名片。

  以“食在广州”的优势,打造一条集旅游休闲与美食享受于一体的旅游精品路线,包括北京路、上下九、花城广场等。

  整合各区已有的旅游地图、美食地图内容,绘制广州市美食地图,编制广州市美食画册。

  每年组织评选“名店”“名菜”“名点”“名手信”“名厨”“五名”称号。

  加强餐饮业人才培养,构建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名厨带徒等三管齐下的餐饮人才培养机制。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