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郑达
600克有多重?大约是5个苹果、十个鸡蛋,或者是一瓶矿泉水的重量。这是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的一名早产女婴佩琪刚出生时的体重,身形仅有一个巴掌大小。9月10日出院的时候,她的体重已经达到2720克,医生判断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而在这之前的106天时间里,佩琪在医生的悉心照料下,跨过了一道道“鬼门关”。
她几乎患上所有并发症
“此患儿的成功救治刷新了珠海市可救治存活最小体重危重症早产儿的记录。”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林广表示,“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早产儿体重在800克以下的基本上很难救治,即使救治成功也会有严重的后遗症,这个患儿的救治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5月27日,陈女士在该院产科进行三周的保胎治疗后,不得不提早分娩。而此时,陈女士怀孕仅24周,离孕产期还差110天。林广介绍,如此早产的幼儿需要闯过“呼吸关”“体重关”以及营养、肺、脑、视网膜等重重关卡才能恢复成与正常婴儿相当的水平,“她几乎患上了所有的并发症,所幸我们一一克服了。”
“当时把她放在床上,跟我们的手掌差不多大,全身都是红紫色的,看着她就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娄文飞是患儿的主管医生,从佩琪一出生就开始接手治疗工作,“当时她的情况很不好,无法自主呼吸,由于皮肤很嫩,胶布只要固定就会弄破皮肤。十多天后,她的皮肤又变得特别干燥,每天都要抹3-4次润肤油,而其他早产婴儿只要每天一次。”
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任何一项操作都要慎之又慎。早期对暖箱温度、湿度的把控,预防感染,避免反复有创性操作,预防颅内出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期干预,肠外营养管理,床旁头颅B超的连续追踪等,每一个细节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
12名护理人员轮班监护
自从佩琪出生后,一共12名护理人员参与到日常的监护中,仅每天早晨的护理时间就是普通幼儿的三倍。由于血小板过低,佩琪的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下简称PICC)发生感染,情况十分危急,因为保证静脉输液通路,是救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当值医生当机立断,立即在佩琪右手腋窝下置入第二根PICC,最终化险为夷。
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佩琪
此外,为佩琪吸痰也是一件麻烦事,医院选用内径2.5毫米的导管,由于导管越小越难进入,且吸痰时间过久幼儿会产生不耐受的情况,医护人员在有效时间内抓紧操作,“每次都保证在10秒内完成”。
医护人员三个半月的悉心呵护,终于打赢了这场保命的“战役”。目前佩琪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发育监测正常,达到出院指征。9月10日,陈女士从护士手里接过女儿,也为该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送上了鲜花和锦旗。“现在心情很高兴,真心感谢医生们!如果真的遇到这种不幸的情况,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放弃。”陈女士动情地说,“刚开始我非常担心,也害怕孩子没有发育完全出现后遗症,但是现在感觉她与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样,很可爱。”
国内外先进技术助力康复
马海燕在佩琪出生第24天接手佩琪的治疗工作。她曾在加拿大温尼泊医疗中心工作,回国后带来了不少国外的新理念、新技术。
马海燕接手后,佩琪肺部感染很严重,孩子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要想保住孩子,则需尽早拔管、脱离呼吸机。但重症感染合并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撤机困难重重,希望渺茫。在马海燕使用了DART治疗方法(国外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方法)后,佩琪顺利拔管,结束了46天有创呼吸机,改无创辅助呼吸4周后成功脱离呼吸机。“我这时才敢松一口气,孩子活下来的机会大了一些,孩子家长也看到了希望,探视孩子时,通过交谈,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少了很多。”
由于佩琪不能经口喂养,只能通过胃管把奶注射到胃内,她出现了不消化的现象。如果发展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无疑是雪上加霜。马海燕使用输液泵匀速泵奶,少量多餐喂养,每日评估胃肠道情况,调整喂养量和静脉营养液体量精确到ml,药量精确到mg。“护士笑我是个算账的先生。”马海燕笑着说。精心的护理,合理喂养计划,孩子体重开始以15-20g/天的速度逐步增长。同时,马海燕还每周按照国外feton生长曲线评估生长发育,调整营养计划。出院时佩琪已达到同胎龄体重标准。
在佩琪矫正胎龄32周时,做了第一次眼底照相检查,发现她出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I期,一周后发展到II期,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视力,严重者可致盲。林广副院长查房后,决定邀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项道满主任前来会诊。项主任建议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双眼球内注射治疗,短短两天,医院就采购到药品,项主任亲自对佩琪进行了眼球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此后,每周两次眼科检查,项主任都会远程会诊追踪,小佩琪眼睛目前恢复良好。这也是珠海第一次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