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女儿找到了!”2020年8月11日下午,石华接到一个来自广东的电话。

  “你们要多少钱?”石华生气地说。自2014年8月14日女儿琳琳走丢后,这6年,他已经接到过无数个这样的电话。

  直到对方发来女儿的照片和视频,石华终于相信,2190天的寻找终于可以结束了,希望就在“触手可及”的屏幕那一头。

(2020年8月12日,石华和女儿团聚)(2020年8月12日,石华和女儿团聚)

  “应该跑不远”

  2012年,和很多湖南老乡一样,石华和妻子到东莞鞋厂里打工。家里三个孩子,上小学的大儿子和1岁多的小儿子留在村里给奶奶照顾,17岁的大女儿琳琳则带在身边。

  石华说,琳琳患有精神和智力障碍,生活自理没有问题,但交给老人还是有点不放心,“怕讲不通道理对老人家动手动脚”。

  每到周日,石华和妻子会带着琳琳出门,让她熟悉周边环境,告诉她哪里可以去,哪里不能去。琳琳最喜欢有电视机的地方,一待就能待很久。出租屋里只有电脑,琳琳不懂操作,有时候会去附近老乡家里看电视。

  一年春节前,夫妻俩下班回家,发现琳琳不见了。赶忙报警,一天后,警察打来电话,人在救助站里。

  石华回忆说,现在回想起来,那是非常幸运的一次。

  2014年8月14日——石华永远记得这一天——琳琳和朋友准备回老家,在去东莞汽车站的路上,琳琳跑了。

  “好好一个人,怎么会跑掉呢?”石华责怪琳琳朋友。但也有些自责,没能看着女儿。女儿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能送她去特殊学校,否则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石华能确定,以女儿的状态,“应该跑不远。”

  那天他喊上同事、亲戚、朋友二三十个人,翻遍了出租屋到东莞汽车站周边。两百多张寻人启事,贴遍了电线杆和公交站牌。

  也报了警,但没得到有效线索。

  石华一家家找女儿走失路口附近临街店铺,请求他们调取监控。但是,摄像头都没拍到路口的情况。仅有的线索,断了。

  “发疯似的”找了一个星期后,石华和妻子回到工厂上班。他们开始接受现实,女儿确实走丢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她会找回来”

  女儿走后,石华和妻子的周末,再也没有休息过。寻找女儿,是他们的第二份工作。

  一到休息日,石华就骑着电动车,和妻子去周边转悠。见到路边流浪的人,都会仔细看一看;或者拿着琳琳照片,问他们有没有见过。

  比起“流浪汉”,石华更愿意叫这些人“落难的人”。他想着,女儿应该也在某个地方落难了,和这些人一样,穿着破烂衣服,头发凌乱。每次想到这里,就心酸。

  一天晚上,他和妻子下班路上,看到有个“落难的人”背影有些像女儿。一个瞬间,妻子觉得,那个人一定是了!

  石华的电动车还没停稳,妻子就跳下车,冲了过去。希望一度爬上顶峰,又瞬间跌落。

  石华看到妻子怔了一下,有些失落地摇摇头,“不是的。”

  妻子格外关照这个“落难的人”。后来又再碰到几次,妻子给她买了吃的,还把家里的衣服送给她。他们希望,也有人这样温暖他们那个在某个角落落难的女儿。

  日子在绝望和希望的缝隙里推进。五六年来,石华每认识一个新朋友,就把琳琳的照片发过去,让帮忙留意。但哪怕是长得像的人,都没有。

  他还写信给央视的寻亲栏目。没有回音。

  琳琳的名字成了禁忌,石华带妻子出去寻找,也不说找女儿,只说“带你出去玩”。大家心照不宣,去的地方都是车站、桥洞这些“落难的人喜欢的地方”。

  2018年年底,石华工作的工厂要搬到国外去,他重新找的工作,地点在出租屋13.7公里外的地方。他宁愿每天花2个小时骑电动车上下班,也没离开这个地方。

  “女儿认得这个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会找回来。”石华说。

  没等到希望。石华一边打零工,一边等待转机。

  2019年11月,石华马上50岁,他决定回老家了。5年多,该想的办法想了,该找的地方也找过了,他不能继续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打零工。

  “离开这个伤心地,再也不回来。”他说。

  离开东莞前,他再三交代房东,如果看到琳琳,请务必收留她;心里还谋划着,等赚了钱,考了驾照,开着车再去找女儿。

  无人认领的“笑笑”

  2015年11月20日,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接收了一个女孩。2014年8月,女孩在东莞被救助,救助站在电视台播了3天寻亲启事,无人认领。

  女孩看起来20岁左右,与人沟通困难,只能说出“依琳”、“婷婷”、“解动”等模糊不清的词语。安置中心工作人员黄水东已经见过很多类似的案例,“只要能说出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的,都会送回家。转交到我们这的,多数很难找到原来的家庭。”

  工作人员凭借女孩模糊的发音,猜测了几个常用名,去派出所一一查询相关信息,没有线索;采集女孩DNA信息,在已有的资料库中,匹配不上。

  女孩便和安置中心很多常年找不到家人的受助者一样,住了下来。因为她总用傻笑回复人们的问询,人们便给她取名“笑笑”。

  时间久了,笑笑和工作人员熟悉了,愿意聊的话题越来越多。2020年的一天,工作人员问到笑笑喜欢吃什么东西时,笑笑说:“辣椒”。工作人员非常惊喜,在此之前,她的回答非常笼统——米饭。以米饭为主食的地区范围太广,不好确定笑笑的家乡。

  工作人员再次追问,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又得到了“焦巴”这个答案。

  “喜欢吃辣椒的地方不多,很可能就是邻省湖南过来的。我们上网查了‘焦巴’,发现正好湖南郴州有用‘焦巴’做的特色菜,估计就是那里。”黄水东兴奋地说。

  工作人员联系了和他们常年合作的公益项目“头条寻人”。这是一个公益项目,通过向走失者走失位置附近推送寻人信息,帮助各类走失者回家。

 (头条寻人发布并推送的寻人信息) (头条寻人发布并推送的寻人信息)

  7月28日,头条寻人向湖南郴州地区的用户推送了笑笑的寻亲信息。几天后,就收到了有效线索,确定笑笑是湖南郴州人。顺着线索,黄水东又联系上笑笑老家的村子,得知,村里有户人家的女儿,6年前在东莞走失。

  一切信息都完美匹配了。

  2190天后的重逢

  2020年8月初的一天,石华大儿子梦见姐姐回家了。他把这个梦告诉妈妈,妈妈说他讲鬼话。“这么久没梦到过,这时候还能梦到?”石华偷偷瞄了一眼妻子,她在偷笑。

  一家人怎么也没想到,几天后,梦就走进了现实。

  8月11日下午,村干部告诉石华广东有人打电话打听琳琳的事情,石华将信将疑地回拨了电话。这是他这些年寻女路上的准则——宁可被骗,也不能放弃一丝希望。

  黄水东发给石华一段视频。视频里,笑笑像个小孩,一边拍手一边自我介绍:我叫笑笑,我爸叫李解动(音),妈妈叫李仪凤(音),爸妈在鞋厂打工,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我奶奶养他……

  说到动情处,她皱着眉头,“你们没有帮我找到家。”几秒钟后,又问:“到时候你们把我送回家吗?”听到工作人员肯定的回复,皱着的眉头又舒展开。

  石华和妻子眼泪哗哗流。笑笑就是琳琳。“奇迹真的发生了。”

  黄水东则通过石华发来的身份证照片,确认琳琳就是笑笑。

  据了解,琳琳是头条寻人帮助找回的第13916名走失者。

(2020年8月12日下午,家人赶到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见到了走失6年的琳琳)(2020年8月12日下午,家人赶到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见到了走失6年的琳琳)

  石华想连夜接女儿回家。但从郴州到广东省第一救助管理中心所在的惠州,近500公里,开车要5个半小时。等过去已经深夜了,安置中心不对外开放,路上也不安全。

  8月12日一早,石华和大哥、妹夫、外甥,出发去惠州。两省交界处下着大雨,路都看不清楚,车子不敢开太快。石华不断平复心情,告诉自己,这次不会再有问题了,“人就在那里。”

  石华设想过无数次和女儿重逢的场景,女儿一定是落魄的,和那些“落难的人”一样穿得破破烂烂,头发凌乱,面黄肌瘦。那时候,女儿能认出他,或者认不出他,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还在,找到了。

  8月12日,在安置中心见到琳琳时,是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场景。琳琳的生活看起来还可以,也没什么变化,穿得干净整洁,妈妈为她专门准备的新衣服也没派上用场。

  女儿冲到石华面前,说:“爸爸,你来接我啦!”

  石华突然不知道说什么,眼泪止不住地落。

  (为保护受助人隐私,石华、琳琳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