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委发布学车消费警示“互联网+学车”三大陷阱最坑人
大洋网讯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11”,比买东西更火的是买服务,但市交委11月14日披露,近日收到许多关于网上驾校的消费投诉。市交通部门公布了三类最坑人的“互联网+学车”案例,并提醒市民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学车信息,切勿贪小便宜栽进“黑驾校”的坑。
“三无平台”自主招生敛财
某互联网平台自称与众多驾校合作,实际上仅进行了商事登记却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机动车驾驶培训)》,更没有签订市驾培协会统一制定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合同示范文本》,绕开监管直接与消费者签订培训协议问题,最终导致“货不对板”,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市交通部门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从事机动车驾驶培训经营应当取得交通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消费者报名时,首先要看清服务主体是否具备并在经营场所悬挂公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机动车驾驶培训)》,还要确认其是否签订市驾培协会统一制定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合同示范文本》。
签订协议时,应重点关注所签订协议的服务主体,要确认是当地合法驾校主体,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45天快速考证”仅是噱头莫轻信
“快速考试拿证,报名45天可持证开车!”有些网上驾校放出如此诱人的“快速驾考”的广告,但市交通部门提醒,目前广州市区平均考证周期约10个月,消费者不要轻信市场上某些互联网平台关于“快速拿证”等虚假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交通部门表示,这样的广告宣传涉嫌违规,因为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粤交运〔2009〕1438号)第十六条第二款、《广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穗交〔2013〕419号)第十六条第三款均明确规定,驾培机构不得向学员承诺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时间和考试结果。
“本地招生外地考试”属违规经营
某互联网平台为获取私利,从本地招生,赴外地培训与考试;以及在本地招生(培训),赴外地考试等“外地班”服务。
而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51号)第二十八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注册地开展培训业务,不得采取异地培训、恶意压价、欺骗学员等不正当手段开展经营活动。
市交通部门表示,目前广州的合法驾校招收学员,除应当签订培训协议外,培训过程也须在驾校自有教练场地或本市签约的经营性教练场进行,培训使用车辆须为合法登记的教练车,培训过程受交通部门监督。
交通部门提醒驾考学员,当平台提供“外地班”服务时,请主动拒绝,避免造成权益受损。
防骗提醒:报名前上学驾服务平台查驾校“底细”
“互联网+学车”服务模式,既方便消费者掌握学车信息,又能加强驾校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一新模式渐成为学车潮流,同时市交通部门也透露,今年以来广州已发生多起互联网学车投诉。
“互联网+学车市场鱼龙混杂,”市交通部门介绍,为维护驾驶培训学员的合法权益,交通部门建设了广州市学驾服务平台(网址:www.gzxjpt.com),为广大学员提供驾培行业和学员培训过程等信息查询,对驾校和教练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由管理部门对学员从注册报名到培训实施全过程监管。
消费者报名学车前,可通过广州市学驾服务平台登记基本信息,通过手机验证获取注册码,并凭借注册码到驾校报名,只有取得合法经营许可的驾校才能凭借学员的注册码获取学员资料,招收新学员,以确保学员能够在正规经营的驾校报名学驾,学员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登录该平台,学员可方便查询和选择广州市合法驾校;在学车过程中,消费者还可通过该平台,随时掌握自身学驾信息和培训进度,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已经探索“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模式的互联网+学车,为消费者放心地自主选定驾校、自主选择教练员和培训时间及地点并开展学后评价等方式开通了一站式服务。
广报记者 刘冉冉
责任编辑: GD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