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仅要学设计,还要动手创造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佛山的编程教育不仅限于简单的程序设计,而是与应用技术结合在一起,如“单片机”和“机器人”等等。编程教育结合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正逐步迈向创客教育。

  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佛山从2016年初就已经在中小学校系统性推广相关课程,仅禅城区就覆盖60所中小学校,约占禅城区学校总数的3/4。城北中学的创客课程最初只作为兴趣课,之后通过培养老师、引进教学器材,变成每周一节的常规课程,从搭建金属配件、编程到实现机器运转,实现编程教育的应用和创造。

  创意电子课日前落户同济小学,学生通过使用Mixly软件编写程序,并动手进行组装,完成LED灯闪烁以及简单交通信号灯任务。据悉,该课程所使用的《创意电子》是禅城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开发的区本创客教材,一套3册。

  “这是禅城区创客教育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的重要标志。”禅城区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室副主任张立表示,目前第一册《创意电子》已经发放给试点学校,主要教学生使用电路板、传感器以及编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之后的第二、三册还将包含金属配件搭建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制作等内容。

  而在其他各区,编程教育乃至创客教育也逐步铺开。如高明的编程教育由职业教育领域向基础教育领域延伸,一些学校纷纷开设“创客教育”课程,内容涵盖趣味游戏编程、3D建模等。

  经验:率先在全国提出“教育创客”理念

  编程教育的铺开离不开顶层设计。2015年初,佛山市正式启动教育创客培养计划,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教育创客”理念,努力使创新创客活动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同时,佛山市教育局还致力于开展教育装备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佛山二中的“知隐”博物馆、高明实验中学的青蓝创客空间等教育创新项目,为佛山市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新型的学习环境。

  “编程教育的普及与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陈茂贤表示,当今社会智能化高、人性化强,应用软件的操作简单易学,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接触过,若信息技术课程仅仅停留在操作的层面,难以提起孩子们的课堂兴趣。“程序设计教学是国际性潮流,在此社会背景下,程序编写的普及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编程学习对于学生思维培养和思维训练有一定的帮助。”陈茂贤说。

  “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电子编程得到初步感知,再通过动手动脑,把新奇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同济小学科学教师张秀香认为,创客教育作为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新形式,为教育改革打开了全新视角,引导孩子们探索科学、发现科学,充分锻炼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创造力,养成自行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对此,大部分家长表示认同。同济小学五年级家长梁女士认为,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陌生,编程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掌握好这种潮流,能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的较量中走得更远。”梁女士说,学习编程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创意能力、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等全方位的能力。

  不过,也有教师坦言,推广编程教育需要师资、设备等配套,不同学校之间资源有所差别,所以如何加大投入,让孩子们有更均等的机会接受编程教育和创客教育,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