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的藏品王晓强的藏品
民国时期石龙铁桥明信片民国时期石龙铁桥明信片
王晓强收集的大量汇票按照目的地区被贴到了中国地图上进行展览。王晓强收集的大量汇票按照目的地区被贴到了中国地图上进行展览。
王晓强收藏的汇票王晓强收藏的汇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他大老远跑到外地,花了3万块钱,买了一个79年前从东莞邮出去的信封。乍一听,不免感觉有些荒谬,但对于王晓强来讲这样的事儿已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

  一眼看去,王晓强沉稳老练,这和他从事的职业多多少少有点关系。王晓强常年和历史文献打交道,是一名痴迷于纸质物品的收藏家,尤其专注于东莞近现代史有关的纸质文献资料的收藏。用他自己的话讲,除了生活,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收藏中。然而,收藏对于他来讲又不是钱的事儿,他觉得是一名东莞人的文化自信,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

  痴迷集邮不惜卖房

  人都该有一种爱好,否则活着很没有意思。这是38岁的王晓强和别人聊天时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这样的想法,和他的家庭也有关系。王晓强是东莞厚街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亲戚中还有人中过举。王晓强在很小的时候就不把视野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一有机会就到大城市去游玩,接触更多的人和新鲜事物。

  王晓强的父亲是名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波邮票热潮中喜欢上了集邮。受父亲影响,王晓强12岁时也对邮票产生了兴趣。最开始,他只是收集一些带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人物性质的邮票,和同学交换着玩。慢慢地,他收藏的邮票数量和类型越来越多,在爱好收藏邮票的同学中成了风云人物。

  中学时,王晓强为了买邮票,经常省下生活费,甚至把吃早餐的钱都花在了集邮上。他还在学校里组建了一个集邮社团,搞第二课堂,这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大家都怕他影响了学习,想让他放弃,但王晓强不愿“轻易投降”。由于在玩邮票的过程中和许多同学都打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学校还在其毕业鉴定表上很委婉地写上了“该生人际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

  大学毕业后,凭借在集邮方面的专长,王晓强进入东莞邮政局,专门负责集邮协会的工作, “真正玩进去以后,才发现里面比较宽广。” 把爱好变成了工作后,王晓强在收集邮票之余,还有时间和机会去做一些研究性工作,了解邮票发展史和邮票背后的故事,使得自己对邮票的认识更加深入,收藏也开始专业化和系统化。集邮这项既修身养性又带有投资属性,在国际上都很时髦的行为在王晓强面前散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如果说他的父亲对集邮仅仅是喜好,王晓强已经到了痴迷状态。在参加工作后,他把所有的闲钱都用在了买邮票上 。在经济条件并不特别宽裕的情况下,王晓强还经常借钱和贷款。2008年,王晓强将自己收藏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东莞邮品进行了梳理,组成了一个名为东莞邮政史的册子,想去参加墨尔本的一个展览。在参展之前,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有厚度,王晓强四处寻找更加珍稀的邮票,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就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直到今天好多邮友都拿王晓强的这一行为当谈资,对他竖大拇指。

  一个东莞人的文化自信

  5月18日,东莞展览馆举办了一个名为《见证——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票证》的展览,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票证来追忆历史。在展出的近2000件票证中,有600多件是王晓强提供的。这个展览有一个创意,就是在一张中国地图上贴上了密密麻麻的汇票,每一张汇票都是从东莞寄出去的,寄往哪个省份就贴在了哪个省份上面。

  好多90后、00后可能无法想象人们曾经借用汇票来实现财富的转移。改革开放后,在南下打工潮的引领下,东莞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和家人分享劳动成果的主要方式就是排队去邮局填汇票寄钱,在贴在中国地图上的汇票中好多面额已经过千,最大的一张已经有五千元,五千元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不是小数目。

  “这些汇票是东莞制造业繁荣的见证。” 王晓强觉得他收藏的一叠叠汇票能成为日后研究东莞制造业的重要依据。他手中还有大量背面加盖有“防倒”标记的莞产邮票和带有机盖销票戳的信封。给邮票加盖“防倒”标记是为了避免市场上的邮票倒卖,用机盖销票则是邮政自动化的表现,这都是外来人口增多,信件量大倒逼东莞邮政做出的创新,同样可以看成是“世界工厂”的注脚。

  2013年,王晓强辞去了邮政局的工作,成为了自由职业者,朝着收藏家的步子迈进,除了邮票外,还开始收藏大量的书信、信封、汇票、股票,尤其专注于与东莞有关的纸质类的藏品,只要涉及到东莞的票证,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收入囊中。同行钟伟成将王晓强的收藏特点定义为家乡情怀,王晓强自己则觉得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我就是要让同行们知道,东莞也有文化人,也可以做出漂亮的邮集。”

  曾经有一段时间,东莞是外界眼中的“文化沙漠”。别人一听王晓强是东莞的,就会发出“呵呵”的声音,这让王晓强很不舒服。他认为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巨大的经济成就掩盖了文化方面的成就,所以让外界看东莞时戴上了有色眼镜。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特殊的脉络,东莞也不例外。”在王晓强的藏品中,不仅有反映东莞现当代制造业繁荣的票证,还有大量反映东莞近代化起步早的物件。民国时期有大量东莞站点的广九铁路, 1936年拍摄的长达两米的东莞糖厂开业照片……无不展示着东莞近代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领先。

  “我不是刻意非要证明什么,但这些纸质藏品带有文献属性,它们客观地呈现了东莞的历史。” 收藏的过程已让王晓强成为了东莞的近现代史的研究者。

  藏品过万件 有的曾卖到百万元

  提到收藏,好多看热闹的外行首先会想到钱。确实,有的时候收藏就是要砸钱进去,而收藏的物品一旦升值,又可能带来巨大的物质回报。好多有钱人都喜欢收藏,好多收藏家可能都是隐形的有钱人。

  王晓强不属于底子特别厚的收藏家,他的生存之道主要是以藏养藏。市场上捡漏的东西并不多,王晓强更多的是凭借着十几年在收藏市场积累的专业知识来完成交易,把藏品当成手中的现金流。他曾以六千元买过一个信封,后来六万多元卖了出去,有的藏品也卖到过百万元。

  由于在业界已积累了大量的人脉,现在不时会有拍卖行向他提供各种藏品拍卖信息,王晓强频繁地到全国各地去淘东西。他手里现有藏品过万件,有专门的仓库摆放,而且已经形成体系,有邮票类的,有东莞近现代历史类的,有信件类的,不同类别还可以再细分。

  对待这些藏品,王晓强非常理性,他有一个原则:凡是碰到能放进他收藏体系里的藏品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回来,凡是属于他收藏体系里的东西他坚决不卖。为了从一年纪大点的收藏家手里得到一个民国时期从东莞邮向美国的信封,王晓强曾经拿着自己一个非常喜欢的信封去以物换物,就因为这件从东莞邮向美国的信封属于他的收藏体系。

  “这不仅仅是钱的事儿。”收藏市场上有一个二三十年轮回说,好多藏品一旦转手可能要等二三十年才能等来再次交易,甚至永远等不到它再转手,错过了就会成为遗憾,因此高手们都会大胆地买,而不会轻易地卖。

  “一个你特别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孤本,你得到了它的快乐和失去它的遗憾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收藏已成为王晓强的一种精神寄托,让他获得了许多快乐。王晓强的爱人吴玲非常支持他搞收藏,在她眼中,收藏已经和丈夫的生活融为了一体,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吴玲的家人曾经对女儿嫁给搞收藏的不是特别理解,但在看了王晓强设计的一些邮票展后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收藏考验的是人的综合能力。”王晓强觉得在痴迷收藏的过程中他的魄力、毅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现在,除了忙于收藏外,王晓强还会频繁地和东莞的各级博物馆合作策划展览,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衍生品来拓展自己藏品的传播度。在东莞展览馆票证展的大厅里,小朋友可以玩到好多王晓强开发以票证为模板的拼图,他还为东莞市政府策划设计了一套以东莞历史建筑为元素的明信片和邮册,作为对外交往的礼物。

  对于自己的藏品,王晓强说要给它们找一个好的归宿,他梦想着开一个博物馆,或者以后把藏品都捐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