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将面向大湾区着力引进“四类人才”

  大洋网讯 8月3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了《特色人才目录(2018年-2019年)》《东莞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批重大事项。

  东莞历来重视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从2013年起实施特色人才政策,人才在莞可享受创业奖励、居留落户、住房补贴等13项政策待遇。东莞特色人才目录实施动态调整,每两年编制一次,昨天会议审定了《特色人才目录(2018年-2019年)》,作为东莞市引才的新依据。

  肖亚非强调,人才是立市之本,东莞市要结合产业特色、地域特色大力着力引进产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东莞要在产业领域上重点引进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在地域上着力引进港澳台人才,在人才结构上重点引进青年创新人才。

  东莞五年引进248名特色人才

  东莞从2013年起实施特色人才政策,作为东莞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地方政策。迄今为止,东莞共认定评定了13批特色人才共计248人,其中特级人才2名、一类人才38名、二类人才86名、三类人才100名、四类人才22名。

  东莞市特色人才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东莞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及领域,可享受创业奖励、居留落户、住房补贴、个税补贴、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13个方面的政策待遇。

  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每两年编制一次,目前执行的人才目录已于去年底届满。为保证目录修订后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市人才办联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去年8月开始目录修订工作。经汇总,共收集目录修订意见46条,采纳45条,修订目录涉及教育、金融、科技、企业、医疗、文化、技能人才等多领域、多行业人才。昨天,会议审定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修订的相关事项,并形成了《特色人才目录(2018年-2019年)》,作为特色人才认定评定的新依据。

  加大教育医疗金融人才引进力度

  记者会上获悉,东莞市今年特色人才目录修订主要突出三大导向——突出产业发展导向,围绕经济社会转型需要集聚人才;突出引才政策导向,重点引进产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突出政策全面性,加大流失现象明显行业人才引进力度。

  为配合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帮助企业引进、留住骨干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核心竞争力,本次目录修订在保持特级、一类、二类人才目录的基础上,侧重修改三类、四类人才目录,加大对中级层次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

  针对近年广州、深圳等地区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造成周边地区相关领域人才流失、行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本次目录修订着重对上述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其中,金融方面,人才目录增加了金融理论研究型人才项目,把国际、国内著名金融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纳入特色人才认定范围;医疗卫生方面,增设了相应的医疗卫生人才项目,并在一类人才中增设“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作为人才目录之一。

  此外,人才目录还增加了技能人才项目,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及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奖者纳入特色人才认定范围。为强化东莞市宣传人才队伍,东莞还将国家及省级新闻奖获得者纳入了特色人才目录。

  [议题点击]

  深化医改:

  东莞将建立全民健康大数据中心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东莞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东莞市制定了《东莞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了发展目标:东莞市以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核心,建成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到2019年底,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电子病历标准化升级改造。到2020年底,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大数据应用取得成效。

  《行动计划》还明确了主要任务,提出建设“一中心三平台”方案,即建立一个全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完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三大平台,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

  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借鉴引入全国最新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模式,做好全市医疗信息资源无缝接驳,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医疗服务。

  广报全媒体记者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