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兴百货店门口挂着 清货招租的横幅顺兴百货店门口挂着 清货招租的横幅

  开学前由父母带着去挑一个新书包,将新书和满满的希冀一起打包,这是新学期最重要的准备仪式。

  在莞城有一家书包店,已经开了38年。作为街坊们口口相传的,曾经可能是振华路首家且仅此一家的书包店,不夸张地说,几乎家住莞城的小朋友,都来这里买过书包。甚至不少远在凤岗、深圳的顾客,也会专程赶来选购。

  如今,店主黎姨却在门上挂起了“清货招租”字样的横幅。提起这件事,不仅前来帮衬的街坊表示不解与惋惜,连黎姨自己也是眼泛泪光。然而,是什么促使她下定了决心呢?

  曾是街坊买包首选地

  说到“顺兴百货店”,很多人也许不太清楚,但只要多解释一句“就是市桥路那家卖书包的店”,相信不少街坊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家店最早开在振华路,据记者向附近街坊了解,它很可能是当时莞城首家亦是唯一一家书包店。开业两年后,它由振华路搬到了市桥路,这一扎根,就是36年。

店主黎姨(右)和姐姐店主黎姨(右)和姐姐

  从高埗特意赶来的陈阿姨(化名)显然没“收到风”说这家店即将结业。在记者提示后,陈阿姨赶紧跑到店门口,与“清货,比网上买更平,旺铺招租”这条横幅确认过眼神。她半询问半自言自语地说:“那以后不是没地方买包包了?”

不少顾客来店里买包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不少顾客来店里买包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

  陈阿姨的老公告诉记者,从前东莞的镇街上少见像样的商铺,每年开学前,他们都会专程来莞城采购,在这家店给儿子买个新书包,几乎成了家里的一项传统。最早买的是一款小背包,儿子每天背着去幼儿园——一眨眼,今年已经升高二了。随后,儿子自己选择了一款双肩包,一家人满意又惋惜地挥手作别。

  黄阿姨的儿子刚被广州一所大学录取。他们来店里,也是为开学季做准备。儿子说想要一款双肩包,要够大,能把洗发水、脏衣服统统装进去,方便他读大学后出门旅游,还想要一只旅行箱,最好表面是磨砂的,耐磨耐用。他一眼看中店里一款半米高的牛仔帆布背包,开心地背上身后便不肯放下,不停地“磨”黄阿姨掏钱。

  黄阿姨一边取笑儿子“大不透”,一边不由地回忆第一次带儿子来这家店的场景:“太久了,真的不太想得起来,应该是他读小学的时候,给他买过一个黄色的书包。”她回忆着说,这家店的包包款式最齐全了,一说买包,头一个想到的便是来这里。

  小廖在网上看到书包店将要结业的消息,特意带女友前来怀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原先就在附近,搬家后回来得少了,“想到可能是在这里买的最后一个书包了,回去以后打算裱起来当收藏”,他半开玩笑地说。

  这些场景,几乎天天在顺兴百货店里上演着。毕竟,它作为东莞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街坊邻里太多的回忆。

  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来选购

  黎姨当然记得店里最鼎盛时的场景——那会别说附近镇街了,不少顾客还从凤岗、深圳甚至香港过来。逢年过节时,来采购的顾客络绎不绝,60㎡的小店常站满人,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黎姨从货架上方取出一款有许多小口袋的单肩挎包,介绍说,上世纪80、90年代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会选这种包来收钱,有人花一个多小时从凤岗赶来,就是为这样一款包包。

  在黎姨店里,最贵的要数一只头层靓牛皮的拉杆箱。箱子略显笨重,被塑料膜包好,妥善保存在二楼库房里。黎姨说,这种箱子的特点是拉开夹层空间大,放西装不会皱,一度是商旅出差人士的首选,总有人专程来找——不过几年时间,更轻便、价格更低廉的仿皮、塑料拉杆箱抢占市场,它便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了。

  同样“退隐江湖”的,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过的男士手包。当时正值东莞经济鼓翼起飞,老板们随身带一只鼓鼓囊囊的手包,见面未谈生意,手包先往桌上一放,气势顿时增强几分。后来,随着市面上男士包包的选择多了起来,这种携带略显不便、安全性又欠佳的手包,才逐渐消退了热度。黎姨店铺的顶层货架上,依然存放着十来只这样的包包,不忙的时候她会取下来擦擦灰,满眼惋惜。

  店里最便宜的一款包只售10元,是一只印着“愤怒的小鸟”图案的儿童双肩包。“成本当然不止,我们的书包质量是出了名好的,但是这个款式过时了,小朋友不喜欢了,就要抓紧时间清货。”黎姨抽出一只印着“小猪佩奇”的拉杆箱,告诉记者,这个才是当下小朋友们的“时尚icon”,男孩女孩都爱它!

  结业原因:店主上了年纪

  黎姨透露,其实想结业把店铺放租,是两年前就有的心思。一方面自己年纪大了,另一方面招不到店员来帮忙。“三十八年了,每天早上7点多就开始忙活,直到晚上十点多收铺,节假日也几乎无休,真的做不动了。”黎姨说,两年前就曾挂过结业的横幅,但不少贵客都劝她不要结业,硬撑着又做了两年,始终觉得比较辛苦。“当然是舍不得了,但也只能说有聚有散吧。”黎姨眼里泛起着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