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结婚率“五连降”:为啥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
结婚率下降是一个正常现象
结婚率下降,首要因素是人口的年龄结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的发展,结婚适龄人口的比重在相应减少,这必然会导致一般结婚率的下降。从这个角度,未来中国的结婚率还会进一步下降。比如,2010年中国的出生率只有11.9‰,以22岁为结婚年龄来看,2010年出生的人口将在2032年左右进入结婚生育阶段,自然会拉低那时的结婚率。
其次,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逐步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结婚率越来越低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结婚意愿有着“双重挤压”效应。
一方面是主动地使人不愿意结婚,这是城市化对结婚率的主动效应。相比农村,城市中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在陌生人的社会中也没有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育劝说”,父母亲戚的压力也鞭长莫及等。
这些因素都使人不想结婚。有了不结婚的自由,选择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使得很多人被动地降低了结婚意愿。或者晚婚,这就被动地降低了结婚率。
结婚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晚婚,这导致初婚时间的推迟。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结婚登记公民的年龄段,由20-24岁占比最多,变为了25-29岁占比最多。结婚年龄的延迟,体现在每一年的数据上,就是结婚率的下降。
晚婚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教育年限的上升,这其实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一个人本科毕业大约23岁,如果再读完研究生,到毕业时就已经26岁了。虽然读研究生的人相对较少,但接受本科教育的人的确增加了很多。
1977年,我国的本科录取人数是27万人,过了20年,到1997年,这一数字才增加到100万。1998年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人数飞速增长,到2015年达到了惊人的700万人。根据相关估算,本科毕业生已经占到了同龄人的20%。显然,这就会推迟结婚年龄。
而且,年轻人在城市中打拼,工作忙、时间紧、没有时间谈恋爱。恋爱都顾不上谈,结婚就更是遥远的事了。此外,城市化也提升了婚姻对双方经济的压力,比如高房价,就抑制了很多年轻人结婚的愿望。而且,婚姻还意味着生育,结婚后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也是一种压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城市化也使人失去了结婚的自由。
城市化过程对结婚率的影响,房价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值得单独说一说。
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起步的工资是很低的。房子看起来是可望不可即的。即便在双方家庭的资助下可以凑到首付,但多多少少自己也要存一点,至少按揭总要小两口拿吧。
而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仅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虽然这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但对于按揭来说,显然还不够。
按一套房子200万计算,贷款7成30年,一个月要交按揭大约在7000元左右,基本上会耗掉两个刚刚进入职场没几年的年轻人的工资。而且,除了按揭,还有装修需要花钱。
不买房就结婚可以吗?丈母娘肯定不同意,其实,丈母娘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一系列政策作用到丈母娘身上,丈母娘给出的一个正常的、理性的反应。因为除了安居乐业的因素外,附加在房子上的权利,比如孩子上学的权利等,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房子看得重一些。
所以,中国人结婚,房子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房子对年轻人来说又非常贵。那么,一个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毕业了,多工作几年,攒点钱,再考虑结婚。而且,房子贵,结婚变得更加理性,于是,婚姻更成为一个双方家庭的经济行为,这就会加大磨合、协商时间,从而延长了年轻人的平均婚龄。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结婚率的影响,从地区数据的差异可以得到印证。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贵州2018年结婚率达到11.1‰,全国靠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结婚率为全国倒数前两名,上海结婚率为4.4‰,全国最低。另外,天津、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结婚率也较低。不难发现,最高的和最低的地区,结婚率相差一倍多。这就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所以,结婚率降低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结果,应该理性看待。不过,从提高生育率的角度,还是要拿出办法来促进年轻人结婚、生育。从城市化的双重挤压效应来看,很难消除城市化的主动效应,但是,采取一系列办法,来解决年轻人在大城市中的居住问题,却可以有效消除城市化对结婚率的被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