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侨报纽约网”3月11日报道,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共同研究项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出,他们的研究结果推翻了我们对于喝水的既有观念,认为水喝多了恐对人体的脑神经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指出,人体为了维持体内适当的水分,在摄取过多时,脑部会产生排斥反应,进而可能会造成吞咽障碍,影响生活中的正常进食。

  且研究更指出,运动或其他劳力完后的“口渴”所做的喝水动作,和水分充足、一点也不渴时仍喝水相比,后者比前者所需的力气多了3倍,在功能性磁 共振造影的成像显示,在后者的状态喝水时,控制食欲的脑前额叶皮质的活动更活跃,这容易造成脑神经异常,而可能造成非器官损害的吞咽障碍。

  以往,大家也都知道,水分摄取过多易引发“急性水中毒”,会有低纳血症、痉挛、昏睡,甚至恶化成重症致死的可能,因此喝水的时机点与喝的量,都需要多加注意,比起强硬执行每天一定要喝到定量的水,不如好好倾听自己的身体、观察讯息和徵兆,在正确时间补充适量的水分。

  所以应该要怎么喝呢?可以根据以下三个不同因素来做考量:

  1、年龄与体重

  ? 30岁以下:体重(千克)×40=建议喝水量(毫升)

  ? 30岁~55岁:体重(千克)×35=建议喝水量(毫升)

  ? 56岁以上:×体重(千克)30=建议喝水量(毫升)

  年纪不同喝水的量也不同。

  2、运动量

  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从事30分钟的运动,那该日水分摄取量最好增加350毫升;卫福部也提醒,健康成年人的每日水量最多不超过3500毫升。

  3、饮食

  我们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到每日应补充的水量,像吃了水份含量高、但其实有利尿效果的食物如大白菜、咖啡等饮品等,可帮助体内排出废物质 和囤积水分,也还是要补充适量的水分;而在我们摄取过多的盐分时,身体为保持平衡,也会消耗水分、容易觉得渴、血压上升,这时除了多喝一点水,也要开始控 制饮食和口味的调整。(实习编辑:周思敏 审核: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