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单宏波医生单宏波

  作为华南医疗中心,每天都有数万外地病人慕名来到广 州就医。在举目无亲的城市, 患者和家属遇到难题,时常茫然无助。晚期胃癌合并晚期肠癌的黑龙江人朱先生就是如此。让他和家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年间, 他们三次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内镜医生的帮助,让他们渡过了治疗难关。即使在他转院接受“临终关怀”后,这位医生依旧同意为他临时增加手术,助他踏上返乡航 班。

  近日,朱先生的妻弟贾宏伟向记者讲述 了在广州两年间的治疗经历。“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广州遇到了一位好医生单宏波。对我们来说,他的每次相助,都让我们感激不尽、铭记在心。” 出院后,贾宏伟一笔一画地将积聚两年的深深谢意写在一封长信里,“希望更多人知道,一名普通医生是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尽心尽力对待病人的。”昨日,事件 主人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单宏波副主任医师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只是表示“尽了医生的本分”。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金娟、欧晓芳  

  第1次:守在手术室门口盼加手术

  2014年年末,贾宏伟的姐夫朱先生查出患有胃癌晚期、肠癌晚期,慕名住进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由贾宏伟负责照料。

  “大约是2015年1月的一天上午,主治医生说我姐夫肠道有并发症,得赶紧找内镜科医生治疗,否则没法按原定时间用药。”贾宏伟回忆,那天是周三,而他 查到预约手术最快也要到下周五,然而原定用药时间是在三天后,这意味着第二天必须完成手术。他央求医生帮忙转入内镜科加做手术,可医院病床紧张、手术紧 张,医生一时很难协调。

  贾宏伟没办法,直接去到内镜科碰运气。一个专家都不认识,他就从墙上挂的科室医生简介里抄下专家姓名,请好心的护士帮忙挨个指认,看看哪位医生还在手术室。就这样,刚做完手术,还没来得及吃饭的单宏波副主任医师被他守到了。

  “我一看到医生从手术室出来,马上冲上去说明情况,厚着脸皮求他可不可以帮忙在第二天加个手术。”出乎贾宏伟的意料:面对突然冒出来的陌生患者家属,一脸疲惫的单宏波并没有敷衍、拒绝,而是向患者的主治医生确认情况,并在第二天下午给朱先生做了手术。

  手术从当天17:15开始,直到21:32才结束。贾宏伟说,术后第二天,姐夫顺利开始下一个治疗流程,全家人非常开心。

  第2次:转院一年不见再请做手术

  那之后的一年多,贾宏伟一家和单医生再没有联系。直到今年5月,朱先生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做完化疗后,主治医生委婉地说“没有适合药物了”。家属懂得弦 外之音,希望让朱先生尽快坐飞机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在亲人们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然而,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已不能进食,身体虚弱到无法登机。

  转院到某民营医院后,医生推荐患者在幽门处装支架。贾宏伟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再找回单宏波帮忙。一年不见,贾宏伟依旧忐忑不安,担心单医生会拒绝帮助一个已经出院的患者。然而面对患者家属的求助,单医生依旧温和地同意帮忙,并与工作人员协调手术时间。

  “你们知道患者和家属在举目无亲的城市,得到医生热心无私的关怀,心里的那种感激吗?我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说起两个月前的事,贾宏伟激动的声音一直 在颤抖。长时间在外求医的压力,孤独无助感时刻包围着担负照料之责的他,他怎么也想不到,会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热情相助。  

  第3次:让病人有尊严地走最后一程

  “第二次术后,因为肿瘤医院没有床位,我们再度回到那家民营医院。临出院的例行检查又发现新的问题,一年前做的塑料支架处有积液,要么调整位置,要么再 安装一个支架。”贾宏伟说,姐夫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家人唯一的希望是,让他不要那么痛苦地离去。这时,他们唯一能信任、能求助的医生也只有单医生了。

  于是,贾宏伟又一次豁出去了,跑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去找单宏波。这一次,单宏波的手术全排满了,无法帮他。正当绝望之际,突然有喜讯传来:一个患者临时取消手术,贾宏伟的姐夫得以成功补位。

  第三次做手术,8:45进手术室,11:45手术结束。当贾宏伟接患者回病房时,本想与单医生握手致谢,但单医生还戴着无菌手套,他便按照东北人的习 惯,改为客气地拍医生肩膀道谢,无意间碰触到绿色棉布手术衣。“我当时就震惊了,手术衣的背部竟然湿透了!我终于知道医生做手术是多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