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佛系旅行家的另类玩法

  对比行程忙碌紧凑的 “旅行网红”,小麦的旅行风格看起来有点佛系。

△小麦在弗莱堡。△小麦在弗莱堡。

  比如她出门前鲜少参照别人攻略,因她认为人有独立思考感受的能力;

  比如她去过7、8次巴黎,直到今年才第一次想起与埃菲尔铁塔合照;

  比如她不会因误了火车暴跳如雷,反而觉得当地想多留她一晚;

  比如相比全程免费在迪拜体验奢华,她更愿自己花一个迪拉姆(编者注:迪拉姆为阿联酋流通货币,1个迪拉姆约为1.7元人民币),与当地人在老城区坐船过河。

  对她来说,像当地人一样体验,才是一趟出行的要义。她曾在京都电车上看到贴给当地人看的旅游广告,询问之后辗转才到广告上的小村落。抵达之后,绿色稻田一望无际,远处伫立几座小屋,这才是她印象中,日本乡下的样子。

  她对老建筑、博物馆、老市集有极致的偏好,她喜欢艺术和创意,喜欢老物品背后的故事,喜欢听老人讲,连当地年轻人都没听过的奇闻轶事……

△柏林的跳蚤市场,在摊位甚至能看到二战中因被轰炸而留下疤痕的台灯。△柏林的跳蚤市场,在摊位甚至能看到二战中因被轰炸而留下疤痕的台灯。

  而她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癖好——参观不同地方的墓地。她喜欢去墓园,并非出于猎奇心理。小麦说,西方国家的公墓,通常并不会显得阴森萧瑟,反而像街心公园。

  在风和日丽的白天,有人带着画板工具在其中写生临摹;有人骑行累了,坐在墓园内的长凳上休憩;也有人怕吵到邻居,于是跑到墓园练习拉小提琴。

  在巴黎这个文艺气息浓重的城市,三大公墓也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去拜谒、观赏。那里既有萨特、波伏娃和杜拉斯等名人,也安葬着一些无名人士。每位逝者的墓冢和铭文都独具特色,从中能了解到不同人生。小麦说,“在墓园看到的雕塑,有时甚至不亚于博物馆的珍藏。”巴黎至今仍有人以雕刻墓碑为生。

△巴黎蒙帕纳斯公墓里,小麦觉得有趣的墓塚。△巴黎蒙帕纳斯公墓里,小麦觉得有趣的墓塚。

  走过那么多地方,她甚至总结出不同地方公墓的特色。北欧公墓多为深棕或深灰色厚重的墓碑,有时还能看到小型的方尖碑,西班牙则是浅色调的墓碑,美国二战纪念公墓排列整齐数量浩大等等。

  除墓地外,寻找电影取景地也是小麦的偏爱。她喜欢文艺电影,也喜欢文艺地将电影取景地走一遍。

△《爱在日落黄昏时》拍摄地之一: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爱在日落黄昏时》拍摄地之一: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去巴黎时,她邂逅《巴黎我爱你》、《午夜巴黎》、《爱在日落黄昏时》等影片的取景地。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她寻访50年前《音乐之声》的拍摄地。去到日本,她顺着《情书》、《灌篮高手》中的画面,在下着雪的小樽船见坂寻找延伸到海边的小路,和镰仓小清新的海边火车。

  电影造梦,电影取景地对小麦而言,总有着无垠的吸引力。小麦说,哪怕现实中的取景地再普通,漫步其中,她也很容易沉醉于电影氛围里。她喜欢的电影、喜欢的角色和对白,都能轻而易举地让她将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赋予到电影的拍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