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华阳湖碧道东莞华阳湖碧道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粤河清

  图/省河长办提供

  9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广东万里碧道将如何布局、建设?《总体规划》提出,要构建“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重点规划建设大湾区内的珠江活力都会碧道、深圳现代都市示范碧道、环湾滨海碧道、岭南田园水乡碧道等共计10条具有生态、安全、文化、景观、休闲、经济等综合功能的省级骨干特色碧道。

  创新理念

  将碧道打造成开放共享的好去处

  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介绍,广东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碧道建设理念跳出了水利传统模式,按照开放、共享的理念,在完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河流的防洪排水、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景观休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

  根据《总体规划》,碧道建设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以及共建生态活力水经济带等“5+1”重点任务。

  河流是自然界天然贯通的廊道,碧道规划注重以连续贯通的特色游径建设为载体,串联滨水公园、景区景点等,打造高品质滨水休闲带。通过滨水游径系统,在重要节点结合居民集中区域,考虑居民休闲、健身、文化交流、观赏等功能,合理建设一批碧道公园,可为老百姓提供一条品味文化、走近健康、远足自然的优质滨水通道,将万里碧道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科学布局

  以大湾区九市为碧道建设重点地区

  《总体规划》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搭建“流域+区域+廊道”的空间骨架。依托大江大河干流及主要河口湾区,构筑主干廊道,串联沿线各类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点和重要城市功能区,差异化营造主干碧道特色主题构建“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的万里碧道总体布局。

  以大湾区内九市为碧道建设的重点地区,依托珠江三角洲独特的河网,推进治水、治产、治城相结合,为新经济的成长营造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国际一流水岸,引领全省水生态环境治理、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和高质量水经济带发展;粤北片区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山涧溪流和大江大河两篇文章,打造秀丽诗画河川;粤东片区发挥汕、客家红色、华侨、海丝等文化优势,打造客文化长廊;粤西片区发挥生态田园和海洋特色,打造锦绣生态田和魅力蓝色海湾。

  重点规划建设大湾区内的珠江活力都会碧道、深圳现代都市示范碧道、环湾滨海碧道、岭南田园水乡碧道、潭江侨乡碧道、东江饮水思源生态长廊、西江大河风光黄金水道、北江南岭山水画廊、韩江潮客文化长廊、鉴江画廊魅力蓝湾共计10条省级骨干特色碧道,促进“一核一带一区”之间经济、文化、生态等要素对流交融,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流域生态治理、游憩空间建设互补的格局。

深圳茅洲河碧道深圳茅洲河碧道

  分步建设

  到2022年将建成5200公里

  根据《总体规划》,万里碧道建设分为稳固基础、建设成型、发展成熟三个阶段,按照“三年见形、六年显成效、十年新跨越”的步骤安排。

  到2022年,建成5200公里碧道,珠三角地区率先初步建成骨干碧道网络,万里碧道成为广东靓丽的水生态名片;到2025年,建成7800公里碧道,全省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网络基本成形,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到2030年,建成1.6万公里碧道,形成覆盖全省的碧道网络;展望到2035年,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广东全面呈现,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

  2019年4月,广东分都市型、城镇型、乡野型、自然生态型4种类型,遴选“1+10”11个省级试点共180公里碧道进行建设,同时各地也纷纷开展试点建设,目前已建成约400公里的碧道,水碧岸美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观点

  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马向明:

  碧道建设要去园林化

  作为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在发布会后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在马向明看来,河流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连接点,所有自然界的生命都需要河流,这个生命里也包括人类。开展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就是以河流为主线,把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都一一串联起来,进而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连接,是整个万里碧道规划建设中的关键词。”

  他认为万里碧道建设必须要保证一种连通性,即通过碧道让河流能够真正发挥生态上的连接作用,连接各种生态要素,使生态系统完整地、稳定地发挥作用。也通过碧道建设,能够让河流成为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城市的人可以通过碧道通山达海,远足自然。他以佛山东平水道为例,佛山可以充分发挥东平水道的连通性,打通广佛两地之间的公共休闲带,让东平水道成为推动广佛“生活同城”的连接器。

  马向明告诉记者,碧道项目是一个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水工水利等多专业的非传统类型规划,对统筹单位和牵头部门的技术整合能力要求极高。碧道的建设并不仅仅是在河边修一条慢行道、种一些花草树木,它是在构建一个复杂的、多样的、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因此,万里碧道的建设也不单单是水利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发挥许多部门的作用,一起参与进来。

  “在万里碧道的建设中,要去园林化,让自然做功。碧道是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连接器,我们不要把碧道建设看作是河岸公园建设,而是在保证碧道连贯性的基础上,少一点匠气,多一点野趣,尽可能地去恢复河岸原有的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马向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