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将于今天闭幕。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高交会集成果交易、产品展示、高层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重点展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本次高交会涉及主题展、不同行业展商众多,为更好地向媒体及公众展示高交会的参展商及其行业发展态势,高交会组委会特设记者服务广场,安排了主题为“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智能 驾驶”共3场主题答疑活动。

  第一场主题:“先进制造”

  在15日的“先进制造”主题答疑活动中,军民融合尖端技术创新企业——深圳光启联合创始人季春霖、主营PU发泡涂胶设备的深圳市昆龙卓盈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亮、主营轻量型机械臂的惠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田军、主营智慧物流的深圳市福莱瑞达智能物流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习军四位参展商领导作为答疑嘉宾出席了活动。

  光启主攻超材料领域,在这次高交会带来的黑科技是隐身技术和智能追踪系统。据季春霖现场介绍:“光启做了很多年的超材料的应用,主要是用在隐身,我们在整体设计上突破了原来部分功能单独设计的方式,把所有隐身,飞机的结构件、传感和功能结合到一起,现在已经在实际产品中应用。另外我们解决了大规模计算的问题,就是复杂设计我们有很好的方法快速计算出来,更主要的是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筹备了一条生产线,实现了超材料规模化量产,解决了飞机大批量的结构件生产。

  另外是在追踪这块,最开始我们用人工智能的东西追踪细胞,当时一个场景能够追踪数百个细胞,但追踪细胞这个产业很小,但如果来追踪人,这个应用很大,在国内的安防和反恐市场上有很大的空间。另外国内非常重视这个产业,布了大量的摄像头,后台的智能分析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我们就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做成了追踪系统,效果非常好。在军转民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比如我们把超材料复合材料的工艺放在汽车构件上,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现在很多顶级汽车做结构件的找我们。还有在安防方面,这也是我们军民融合的一部分。”

  许习军在回答线边物流能给企业解决什么问题时,这样说道:“线边物流从经济效益上讲,目前国内很多离散型的生产企业,特别是机械类生产企业,由于厂区在建设初期规划的不合理性,造成厂区物流的浪费是比较严重的,如果能把物流的流向稍微调整一下,这至少能给企业带来10%-15%的厂区物流节俭,这是从经济上。第二,国内有很多企业生产设备是国内一流的,甚至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由于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衔接级别很低,造成质量管控漏洞。我们要把整体的物流打通,不让人去干预设备或者干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能可靠地保证生产品质有一个质的提升。第三,解决用设备替代人这点上,线边物流目前来讲是很合理的一种方案,因为它适合于任何一个离散型生产企业。第四,目前国内在这块有一个特点,由于类似于我们这样的企业的不同,对目标企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生产工艺的改良上有很大的帮助。从这四点来讲,对线边物流企业是很好的帮助和提升。”

  田军在回应记者关于前段时间rethink robotics关于倒闭的负面新闻出现时,应对市场的竞争在比较负面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时,解释道:“前段时间rethink的倒闭在行业里掀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认为他们的技术在行业内应该算是比较领先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倒闭,其他家是不是就离倒闭不远的。还有另外一种观点,他们在机器人领域里面是非常典型的学院派的风格,学院派的风格是不是不太适合做产业落地。我自己认为他倒闭的原因是偏向后者一些,因为再好的技术,最后要面向市场的话还是要落地,落地的话就是你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你带来的是成本优势,还是比其他家更好的性能优势。但是如果他的性能跟其他家的差不多的情况下,而且价格要比其他家高很多的情况下,客户肯定是不愿意买单的,仿佛他的产品只是为了展示他的技术有多好,但是客户不会为你的技术买单,客户只会为你的技术为他提供服务买单。我们的产品跟他们正好是另外一个对立面的例子,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在能满足大多数客户一般功能需求的情况下,价格低到客户无法想象的地步。我们进入了很多大的工厂,包括富士康、华为,在进去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非常轻松,不用自下而上去推,他们都是自上而下去导入这个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并且愿意去尝试。所以这个行业一定要比较容易落地,不管是做什么产品还是方案,就是你能给客户很明显地带来其他家品牌或产品不能带来的收益,这样客户才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邓亮则介绍了介绍一下目前公司的主营产品以及未来的业务方向:“我们公司现在主要是做PU发泡涂胶设备,这个设备在大家的印象中觉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设备,我们做的涂胶设备取代了传统的密封垫,这个设备在目前整个行业里面应用比较多的是在汽车行业,我们想把它推到家电行业,比如移动音箱或蓝牙音箱,还有家用电器的设备。这在技术上会更加精准,因为设计的是跟胶水有关系的,它不单是一个运动控制的设备,它跟胶水的配比、温度、湿度、压力都有关系。在家电行业、电子行业里面把它应用进来,让它变成一个很实用的,成本很低的,使家电行业从此改变一个方向。”

  第二场主题:“人工智能”

  16日上午,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博士王孝宇,深圳进化动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路房,深圳地平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解决方案与芯片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精锐视觉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孔庆杰,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市场副总裁唐繁出席了“人工智能”主题答疑服务活动。

  唐繁在回答记者关于我国智能音箱的技术,跟同类的全息影像的产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回答:“我们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全息成像人工智能虚拟生命形态的产品公司。我们生产的琥珀小姐姐这款产品,我们全称叫做“有生命的全息智能音箱”,它是一个跨界非常大的产品,不是纯硬件产品、也不是纯软件产品,它有涉及文化属性,有涉及IP打造、IP运营、用户运营,是长链条的。上市后,同行买我们产品至少有2000个。我们狗尾草选择了这个人工智能虚拟生命赛道,最新出的琥珀小姐姐目前可能是这个技术赛道上做的最好,虽然它还是不完美的,我们也还在不断升级迭代。”

  如今视觉技术在人脸识别领域已经应用的很广泛了,记者对视觉技术在新应用场景提出了疑问。孔庆杰解释道:“我觉得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是非常广的,只要是人能干的事,将来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只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初级,比如刚才说的林志玲姐姐语音合成的问题,这个现在还做不到。就算做到了,也是录一万句,再建模。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很热了,但是实际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理解工业4.0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我理解人工智能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大家不能着急。你想想前几次都花了多少年时间才真正成熟起来。”

  在目前工业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些制造业领域厂商谈到,他们不是不愿意引进整套自动化设备,而是因为产线与产线之间有一些兼容度不是很高,用起来效率并不是很高。对此,孔庆杰也给出了看法:“工业领域为什么很多客户不愿意用?第一个原因还是技术问题。工业系统对可靠性要求、准确性要求非常高,你不做到99%或者几个9,他是没有办法用的。他不像车牌识别、监控场景,做到85%、90%就可以用了。那个风险没有那么大,但是工业生产这块风险非常大。人工智能技术既然这么初级,可能大部分场景还做不到几个9的水平。但是有一些场景已经可以能做到几个9,我觉得客户还是愿意用的。愿意用是因为有很多方面刚需和痛点需要解决。第一,现在劳动力已经很难招了,00后都不愿意当流水线工人,甚至很多工厂迁到西部,就是因为在东南沿海招不到工人。包括东莞都招不到工人。以前靠劳动密集型,低成本劳动力做的很多工序,现在没有人做,势必要上自动化,而且必须上自动化。这是一个趋势。这也是督促我们搞技术的人帮助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否则很多工厂都逐渐搬到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还有一个劳动力成本的问题,以前在东莞2000元一个月都挤破人,现在5000元一个月没人去。而且制造业成本,他们的客户对他们压力非常大,包括汽车行业。手机行业还好。就是一些传统行业对供应商成本压力非常大。所以也要求他们。另一方面对品质的要求,手机行业,苹果也好、华为也好,现在对一些瑕疵、问题逐渐零容忍,但是如果不用设备自动检测,靠人检测,不可能做到零瑕疵,总会有漏检,这样也会给公司和品牌造成很大损失。比如买一个苹果手机,你发现屏幕或者哪有缺陷,就觉得这个品牌不行了。但是事实上苹果很少这样的。总之我理解现在还非常缺,也是希望有更多有技术能力的人和企业投身到制造业行业中,因为制造业才关系到大家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大家现在生活中用到的一切都是制造业生产的。我也呼吁一下这个问题,希望更多人帮助中国制造业在技术上有更进一步提升。”

  在记者问到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高交会20周年,中国走高科技强国之路的意义以及高交会对深圳的意义等问题时,王孝宇博士回答道:“改革开放40周年,进展肯定是巨大的。国家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我们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现在很多技术产业链是高度分工化的,但是有些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在设备制造已经很牛了,是世界制造工厂,比如可以代工芯片,芯片的光刻机SNR生产的,我们要不要做这个东西呢?可能不需要。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很多高精尖制造都是可以做的。整个来讲,虽然我们技术在某些方面遇到了挑战,但总体还是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想像如果40年前如果举办高交会,是什么样的情景?那个时候超市刚刚出来,超市只卖火柴肥皂,现在什么都有了。只是在这个道路上要都的更深、走的更好。”

  第三场主题:“智能驾驶”

  16日下午,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公司的总裁助理赵文军、径卫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政企部总经理夏青、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融合定位研究员肖勇出席了主题为“智能驾驶”的记者答疑活动。

  目前在国内,自动驾驶在没信号的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如何以及在这些信号弱或者差的地方,像数据的传输以及延时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针对此问题,肖勇给出了答案:“其实卫星的信号弱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而且这种情况它更多的是存在于城市里面,就是越拥挤的地方,高楼大厦越多的地方,包括我们所在的中心区,它的信号弱或者是信号差或者是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会更常见,这个可能跟我们想象的,在野外没有信号不一样,野外没有遮挡卫星信号可以直接到达手机或者GPS上,所以你的信号非常好。在城市里面我们称之为城市峡谷的地方以及高架立交桥、地下隧道等卫星信号受遮挡严重的地方,会造成卫星的多路径效应,就是卫星信号经过多次反射和折射,造成到达你手机或者到达你的终端接收的卫星信号误差已经相当大了,而在隧道里面,因为基本上很长一段路都被遮挡,隧道里面的卫星信号基本是没有的。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融合定位技术,就是用卫星接收机、惯性导航元器件或者叫陀螺仪、双目摄像头等来进行多传感器的融合定位。定位终端在没有卫星的情况下,利用摄像头和惯性导航的元器件推算出车辆或者是机器人所达到的位置以及它的姿态,上坡还是下坡。通过这种方式在各种场景下提供高精度的定位。

  在全场景高精度的定位下,AI定位终端同时也会跟云平台去发生数据的交互,传递到目前定位或者说地图信息的实时状况给到机器人或者是无人车,它能够对于前方的状况进行预判,这也是为我们定位导航提供前沿的知识和帮助。”

  在记者请现场嘉宾描绘了心目中未来智慧交通的场景时。肖勇从微观方面给予了答案:“我当时进入到智能驾驶还有我们公司做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是有朋友跟我讲一个故事,这个场景我觉得描绘得非常好:他说你想想,将来自动驾驶以后,比如说你现在有一辆车,这是自动驾驶的,比如说你想去深圳吃某种口味的饭菜最好的地方,这个车就自动带你去了,吃完饭以后你说想去海边吹吹风,车就把你自动带去了。他说都不用你自己去按地图导航,我当时一听这个靠谱,所以就把我忽悠到这个行业来了,我觉得这种场景应该是非常地理想化,可能对于我们行业的人士来说或者对于很多人将来的生活来说,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或者愿景,我们现在做类似工作其实也会发现,这个愿景是美好的,但工作充满了挑战性。包括我们现在做的工作,算法、算力都在车上堆,这个堆到什么时候是头?我们现在也会发现一个状况,车上的传感器会比这辆车还要贵,其实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工作已经在开始做了,尽可能地慢慢给汽车减负,让传感器变得小一点,让传感器变得便宜一点,尽可能把传感器做到比车要便宜,这是第一步,先希望把这个传感器比车要便宜,再将来一步可能传感器的费用只占到汽车整体费用的一小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努力往这个方向探索,大概是这样的未来场景。”

  而赵文军从宏观方面给予了深刻回答:“我们的智能驾驶最近之所以被火热的讨论,是因为它有一个载体,它的载体就是我刚刚说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近几年讨论的非常热,智能汽车首先车有了以后,由此带来了智能驾驶就作为车的行为被火热地讨论。近半年以来,学者和行业提出来一个情况是这样:不能把智能汽车给累死,智能汽车是建立在反复地给它加装传感器,提供最强大的GPU、某个CU,弄得非常多的精英在算力上加强,算法上做出各种解决方案,其实它也不能包揽天下。要给智能汽车减负,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驾驶、智慧城市这四者之间要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举国体制要发挥中国的独有的优势,并且顶层设计就非常重要,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就尤为重要。从目前来看,站在航盛的角度,我们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我们关心的是汽车整机厂,总体上是属于工业领域,车要上了路就有公安部、交通部的事,工业领域是工信部的事,所以从国家来讲,既有条条也有块块,既有中央也有地方,既是从全球来讲在伦理、道德、法律的制订上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都是处于要探索要填补空白的情况。9月份我去了硅谷,斯坦福的汽车研究中心,其中有一个偏人文的研究课题,就是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交通法规制定的研讨,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智能驾驶或者说智慧交通会在驾驶的宜人性,道路的便利性,设备和车辆的自动化以及城市监管、突发各种异常和灾情的预防,全方位地去改变人类的生活,对于人的生活改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具体的哪种具像?需要政府、学界和企业三者之间共同去探索,我们可以憧憬,但是还不能先设计,因为从我们近五年来的企业实践情况来看,某个观点各领风骚七八个月,七八个月前这样的观点,之后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观点。近四五年的观点,未来的汽车就是纯电动化了,上个月开始提出内燃机汽车依然在未来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再一个分享或者探讨: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数字城市或者智慧城市数字道路或者智慧道路等等是跟汽车等量齐观的,不管哪种方式,总体上是要给人类或者说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安全,越来越便利。同时近年来汽车讲究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汽车的传统主机大厂从大众到通用都在很担忧一件事情,就是未来大家不买车了,大家都是采取分时租赁或者汽车共享来使用,这也是一个经济生活或者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既有技术的观点,或者说车辆的功能观点或者智能汽车,也有从经济运行模式和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讨论,也有从物理空间和逻辑空间的角度考虑,也有从安全、便利性的角度去考虑,甚至还可以从个人资本,比如说现在买一个车要花几十万,从财务的角度可能未来也会发生变化。

  假设未来共享汽车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无缝对接的话,至少对年轻人来讲,未来买房买车娶媳妇这三个大事,买车就可以腾出来去做其他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