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是番禺建村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也是广州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它位于番禺区石楼镇菩山脚下,依山傍水,古村落沿玉带河一端环绕,呈现半月形的形状,玉带河随着水流汇入砺江涌,再奔向珠江狮子洋水道,形成“蛎江涌头,半月古村”的格局。如今,大岭村仍然保留完好的街巷肌理,明清时期不同类型的民居,村内古井、泉口仍在,水质清澈,部分村民保持了汲水而居、烧柴起火的生活方式,在山、水、村、田的古村格局中安居乐业。

  古村溯源:陈氏迁自珠玑巷 陈许两姓相处数百载

  据《大岭村志》记载,大岭建村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原名“菩山村”,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建大岭圩,从此得名为“大岭”。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许姓开村,到南宋绍兴年间陈氏始祖陈遗庆,自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生息繁衍,迄今已有898年。

  陈、许二姓太祖留下了禁约石碑如今安放在陈氏大宗祠的广场一侧,记录下太祖当年的约定。碑记曰:“启看我大岭乡陈许二姓聚族而居,历数百余年如同一家,相安无异。今为保存土地物业以免他日凋零,合议计划特出此禁约。”从碑记条文来看,陈、许两太祖共同致力于大岭村的繁荣昌盛,为免日后出现不孝子孙败坏祖业,两位太祖相约立下规矩传子孙后代,叮嘱子孙遵守约定。

  随着时代交替,陈氏一族发展壮大。根据《陈氏族谱》的记载,陈氏族人前六世均是单传,人丁单薄,自七世陈理明起,孕育出四人,其中陈景华早逝,陈景定纳入军户,陈景茂(草塘公)和陈景新(两塘公)留在大岭村繁衍后代,这二人的后代宗支壮大,至明代开始功名辈出,在明清时期,大岭村出了多名进士、举人、秀才,后代各领风骚。明清两代分别出现陈昊贤、陈仲良两个官宦世家,如今村内保存的陈永思堂花园,就是陈仲良家族的宅第,当年藏书之丰,一度传为岭南佳话。

  村中日常:庭前看玉带河起落 街巷格局呈鱼骨状

  在大岭村,一天时光的更替可通过玉带河水位的起落而呈现。受潮汐的影响,玉带河每天经历局部干枯到水位溢至数米深的过程。早上,位于村口一带的河水时常是干枯的,走近可以看到河床上的淤泥,两条沉龙(白桡龙舟、黑桡龙舟)分别藏于陈氏大宗祠、显宗祠对出的河床处。随着时辰的更替,河水慢慢往上涨,下午时分,惊觉水位已涨至河岸边,有鱼儿畅游。

  沿着古街这条“主心骨”走,可以深入到古村的“鱼骨”格局处处。古街由五条石板堆砌成3米-5米的宽度,许地街、文明街、中兴街、昇平街、龙津街、繁华南街、安和街、龙津商业街一一相连,延绵400余米。里巷宽度不一,有1.5米-3米宽,有的不到一米宽,明清时期各色保留完好的民居遍布在“鱼骨”各个节点处。里巷的尽头时常是河岸、埠头,部分民居家中庭园外还系有小舟,风一吹,小舟随着河水飘动。

  龙津街1号是一栋青砖平房,门檐处刻满了漂亮的墙画。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古民居中,刻有墙画的不少,沿路遍布的42个古门坊,不少也有留下来的墙画,古色古香。

  家住永康巷的陈庆但今年82岁,住在百年祖居内,其门口对出正是两塘公祠的侧墙,全由硕大的白色蚝壳以近乎完美的一线形排开。庆但伯如今每日前往两百米开外的沙井气水井处担六趟水,用于洗米、煮饭、煲茶。据介绍,这口井水质清冽,曾供整条村饮食而不竭,不远处的菩山脚下,有一泉眼,以泉水烹饭,过四天不馊,足见水质之优。除了饮用井水,庆但伯每天前往屋后的菩山拾柴火烧水,天热时分,用柴火烧好的温井水洗澡,洗完通身舒畅,暑热全消。

  据文化学者考究发现,大岭村民居(住宅)几乎集中了珠江三角洲广府民居的所有类型和样式,有典型的早期蚝壳屋、泥屋,又有后期的水磨青砖屋;造型上有镬耳山墙、人字墙;布局上,有三间两廊、直头屋、明字屋等,现仍保存四五间青砖镬耳大屋民居(如龙津街镬耳大屋)。

  古村之美:村落肌理清晰 山水村田融合

  “第一次接触大岭村,是看到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张照片,当时感觉很惊艳。”番禺历史文化专家、长期对大岭村进行跟踪研究的番禺区非遗中心副研究员朱光文说。

  真正走到大岭村以脚步丈量,攀登上菩山俯瞰,大岭村的意境之美全面展现。

  据朱光文介绍,大岭村的特色在于半沙半民的地理风貌。大岭村所在地原为莲花山西南4公里处白沙湖海湾中的孤岛(白沙岛),后来依托菩山冲积成平原。古村坐东北向西南,背依菩山,前临玉带河(又名大岭涌),由于古村处于半沙半民的地理边缘,且地处白沙湖的水网地带,决定了大岭古村聚落总体布局既类似于珠江三角洲的平原、丘陵交错地带的传统规整梳式布局,又有玉带河、石楼河埠头景观的岭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属于自由式岭南水乡布局与规整梳式布局之间的过渡聚落类型。

  大岭村的村居围绕玉带河的一端而聚集,呈现出半月形的形状。在这沿玉带河延伸的半月中,一条400余米长的白石古街是主心骨,四处发散的里巷犹如鱼骨四周的刺,里巷尽头是玉带河,沿着古街四处穿行,转入不到一米宽的小巷,时常可以看到水乡的风貌。

  据朱光文介绍,大岭村的村落肌理保留完好,“大岭村还有形制完整的历史村落格局,以龙津街、升平街为主线的鱼骨状街巷格局完整,并与砺江涌水脉相连,形成‘砺江涌头,半月古村’的传统历史格局。”

  整条村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大街-小巷”以“鱼骨状”分布,俯瞰犹如一只鳌鱼,水汪汪的池塘是鳌鱼的眼睛。

  记者走访:大魁阁浩气荡 鱼虾蟹入宗祠

  据悉,经过近千年的时代变迁,大岭古村大部分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已拆建,难以见到连片的历史建筑群。但从现存的建筑类型看,遗迹相当丰富,有祠堂、民居、园林、古桥、古塔、古庙、古牌坊、古井、古门楼、古碑刻、古埠头、商铺、亭等多种类型,保存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带比较少见。

  古村中最为密集的古建筑群位于村落的西北角水口位置。玉带河延伸至与砺江涌交汇处,横跨了两座古桥,其中龙津桥旁建有大魁阁,其对岸即为建于明代的显宗祠,古桥、古塔、古祠形成了水口古建筑群,在岭南村居中颇为少见。

  朱光文介绍,这片古建筑群历经了数代人的心血打造而成,明朝时期修建了显宗祠,清康熙年间有了龙津桥,清光绪年间建有大魁阁,清末民初建成接龙桥,四座建筑物在不同时期打造,却浑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山水图。从高处俯瞰,以大魁阁为文笔塔,龙津桥为笔架,一旁的墨砚塘为墨,大有以天空为纸肆意书写的浩气。

  此外,古祠、古桥中一些图案引发联想。位于显宗祠正门石墩处,左右正面各雕有头戴帽、垂卷发、散花领、紧身衣、束马裤、高皮靴、佩长剑、一身外国装束的西洋人形象,这类西洋人形象在龙津桥的桥栏上也可找到。而在显宗祠内,缠枝花图案中穿插有三鲤鱼、鳗鱼、青蟹、麻虾等,这些鱼虾蟹图案入列宗祠内十分少见。“这些元素有助于解读大岭村的历史文化。”朱光文表示。

  除了连片的古建筑群,大岭村的精妙之处在于众多鲜为人察觉的细节。以大魁阁为例,为三层楼阁式砖塔。其中,底层门上镶石额刻由顺德县、探花李文田所题“作镇菩山”四字;二层竖长方形石框,上镶石额刻由番禺县捕属人、榜眼许其光所题“司命司忠”四字;三层开六角形石框窗,石额刻由顺德县人、状元梁耀枢所书“日月齐光”四字。“一条村能请得动状元、榜眼、探花三位名人亲自题额,可见当时大岭村的江湖地位不低。”朱光文说。

  解读:半月格局看先民开村智慧

  朱光文介绍,每一条留存至今的古村落,均经历过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历代先人的活动离不开各个时代所造就的大背景。大岭村的宗族建设在明清两代活跃,同一时期其他古村可能也在经历宗族建设的大潮,这就是时代背景。然而,当细究一条村时,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例如顺德有逢简水乡,南海古村保留有丘陵地貌,番禺大岭村是半沙半民地理风貌,小洲村具备果林特征。

  了解一条古村,可以从先民留下的线索入手。河涌、山水的名称时常蕴含深意;祠堂、民居、府邸、塔桥,均可窥探广府乡土建筑的韵味;经历过时代洗刷留下的文物是时代的碎片,从中可拼凑出一张完整的纸张,复原先民的生活印记。

  具体到大岭村,朱光文解读,村落民居有序地排列在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基本呈半月形布局,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让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大岭村如今留下的水口古建筑群、宗族文物文献,均经历了历代族人共同打造而成。自明代有功名出时,大岭陈氏族人十分注重宗族制的构建,修族谱、建祠堂、立祖训,奠定了陈氏文化底蕴。如今,大岭陈姓拥有丰富而系谱完整的文献资料,记录了宗族起源传说、南迁历程以及宗族制度化建设与完善的全过程,成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宗族制度文化的典型个案。

责任编辑: GDN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