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解放初期有28个区,其中有一个区叫“西山区”。“西山区”下辖五个行政街道,里边有一个叫做“西山街办事处”。1951年11月,西山街与司马街合并,仍名为西山街。同月,盘长街与海光街一部分合并为盘长街。1953年5月,西山街与盘长街合并,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东风街。2013年,越秀区街道开始“8并4”区划调整,其中将原东风街道与原六榕街道合并成新六榕街道,面积为2.04平方公里。今天我们讲一讲历史上“西山街”的故事。

旧时“西山街”多棺材铺

东风街原名西山街,明末清初因在高岗以西的山坡上建有西山庙而得名。历史上的西山街分别与越秀区的解放北、六榕、纸行、流花等行政街接壤,与荔湾区的南源、金花、彩虹、环市西等行政街毗邻。

明清两代这里均为山丘小岗及城垣。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拆毁城垣,开建马路。

当时,这里很多地方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臭气熏天。因为这里属旧城西城外地段,住户多是拾破烂、或当小贩的底层百姓。

20世纪上半叶,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棺材铺多,殓房多,神主牌寄放的灵堂多。

耗费十年 修起“长庚路”

在明清两代,现人民北路南段(即市一人民医院南大门口以南)是广州城西城墙。1934年,官方在这里修起了马路,命名为长庚路,长庚路从兴工至完工,共耗时10年。

由于方便医院(即今市一医院)建在该路段的高岗旁,所以20世纪上半叶,这里有很多棺材店。1958年长庚路北段(近现在东风路口的路段)建成湖边新村、工人新村。1960年把虎山路和长庚路合称为人民北路。

东风西路原名德宣街

今天的东风西路之所在,清朝时全是小山岗,名曰高岗、草场讯,清未曾称德宣街。1920年扩建马路,统称德宣路。广州解放初期,这里有不少制作皮革的“牛皮寮”,现在的广州市少年宫就是在几间“牛皮寮”的地基上建成的。

1966年,从西村电厂河边起沿德坭路,德宣西、中、东接新开路至天河机场与中山路汇合点止全路分为五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路沿途有市少年宫、西苑、新华球厂、电线电缆厂、广州医学院、市九防治所、流花湖。1968年更名东风路。1981年才分东、西路段,改称现名。

第一津曾毗邻护城河

第一律在今市政府之西,西华路北侧内街,北连朱鹊里,南接第二甫,此街是东风街主要通道之一。明朝时是广州城西护城河第一埠头,故名第一津。清朝时是护城河边的岸道,巷尾均是荒山草岗。当时这条护城河水较深,故各乡村镇运航至广州的船艇多在此泊岸。20世纪上半叶,护城河大部分干涸,人们渐渐在岸边建设民房。

1963年这条原护城河变成大坑渠,全部填平,建有不少平房。

第二甫曾名“宜民市”

第二甫是进入第一津必要之路,很多人把它混为第一津统称。这条街只有50米长,30米宽。

清代,这里又叫宜民市,是贫民聚集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这里多是押典档、京果海味档,米铺、药铺、粉面茶点铺等。

20世纪60年代,第二甫与第一津曾被合称为“青松街”,但群众难以改口,后仍恢复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