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细,两支黄色荧光笔,一支蓝色圆珠笔,一共几钱呀?”

“阿姨,平啲啦,成日帮衬你。”

“一杯珍珠奶茶打包,唔该。”

“放学去状元坊影贴纸相咯?”

这些话,你还有没有印象呢?

 

承载记忆的地方承载记忆的地方

 

也许,大多数广州街坊对于状元坊的记忆,会停留在它最兴旺的那个时期。当年的状元坊由于人流量太大,经常出现“人撞人”的盛景,继而获封“撞人坊”。而血拼主力大军——学生哥更是亲切地称呼此地为“状仔”。那时候的“状仔”,文具、精品、服饰、小食一应俱全,影贴纸相和改裤脚更是各位走在潮流尖端的学生们的标配。去一趟状元坊,真可谓一次满足你N个愿望。那时候正在读书的我们,如果没去过状元坊,那是一件很“out”的事。

状元坊的来历

状元坊距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因南宋时期张镇孙考取广东状元,所以家乡的老百姓就将其故居“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

 

 

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状元坊街内遍布加工金银首饰、戏服、顾绣、绒线绣球的手工艺作坊,并以其技术精巧而享誉国内外。至清末民初,状元坊的繁华不亚于南京的“夫子庙”。后来随着粤剧的发展,状元坊附近也出现了不少制作和销售戏服的店铺,故也有“戏服一条街”之名。

 

崛起之时崛起之时

 

到了2000年左右,戏服行业逐渐式微而退出状元坊的舞台,这里又变成了广州不可或缺的休闲购物点之一。当时,状元坊里面设有商场12个,连同临街商铺一共有商铺500多家。

据一家士多店的老板回忆说:“2003年的时候,这里什么有得卖,吃的用的玩的,还有校服啊,戏服之类。那时候来逛街的学生非常多,真光的、培正的,最多就是三中的学生。以前人多的时候,我们卖东西卖到停不了手的,更加不要说能坐下来闲聊了……”

 

 

那时候人山人海的情景,相信是每个广州80、90后心目中对状元坊的整体印象吧。一条200来米长的街,人来人往围得水泄不通,在里面不是你自己在走,而是人流带着你走。

 

 

逛状元坊怎能没有这几款小食“防身”呢?炸雪糕、咖喱鱼蛋、钵仔糕、碗仔翅,还有最传统的珍珠奶茶……就算逛完了,许多人还要打包几款回家路上接着吃呢。

 

 

 

除了小食,状元坊里面的文具也是“爆款”,圆珠笔、钢笔、涂改液、笔盒,书包……整条街一眼看过去就有十几间店铺是卖文具的。

 

 

 

对于走在潮流尖端的“型男索女”来说,状元坊也是一个很优秀的购物点。T-shirt、牛仔裤、波鞋应有尽有,毕竟……“非主流集散地”这个名号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那时候还有一个逛街必备项目——“影贴纸相”。贴纸相也称大头贴,在当年可谓红极一时,状元坊当然也有贴纸相机的身影,排队“影贴纸相”这一景象在状元坊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当然在排队的时候也空闲不得,几百款相框,大家选得不亦乐乎。

 

 

在那个没有PS,没有美X秀秀,也没有滤镜的时代,从贴纸相机出来的作品还真是……妥妥的黑历史啊。

那时候的状元坊,虽说没有其他大商场那样环境舒适,但胜在价格实惠且商品种类繁多,所以丝毫不影响它的火热程度。状元坊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地标。放学我们会约定逛一圈状元坊再回家吃饭,假期我们会相约在状元坊小憩,就连聚会,我们也会约在状元坊牌坊下集中。

 

繁嚣过后繁嚣过后

 

士多店老板回忆起往事的时候一脸无奈:“2007年开始就没那么旺了,2010年的生意就开始不好做了。现在的商铺很多都成了仓库,以前卖文具、卖小食的那些店铺都没有啦……”

 

 

在电商大环境的冲击之下,现在的状元坊已失去了往日热闹,许多商铺都贴出了“招租”的牌子,就连以前牌坊下人满为患的M字头快餐店,如今也没了踪影。曾经要走一小时才能通过的街道,如今2分钟就可以走完了。相比旧时的烦嚣,现在的状元坊多了一份宁静和唏嘘。

 

 

 

 

曾经来这里人撞人的少年,已经分布在各个行业。状元坊之所以能为我们的记忆,大概也是因为那是我们青春的记忆吧。贴纸相铺已经消失了,当年视为珍宝的贴纸相还找得到吗?当年和你合影的小伙伴已经多久没联系了?

状元坊不再是我们记忆之中的那个模样了,但我们或许可以记住它当初的模样,还有当初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