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畔旧墟市寻踪上

在白云区,众多旧墟市沿着流溪河星罗棋布。曾经,这里船来船往,河边码头繁忙,墟市中,更是人潮涌动,叫卖声不绝……墟市曾是流溪河岸边的乡镇商贸中心,伴随着水路交通的衰落,河畔墟市逐渐被位于陆路交通枢纽的新兴商贸中心所代替。记者深入白云乡间,沿着流溪河畔寻寻曾经的墟市,还原旧墟市历史与乡村记忆,解读旧墟市兴衰及乡村商贸中心转移背后的故事。

 

蚌湖流溪河畔古码头蚌湖流溪河畔古码头

 

流溪河河面船数最多时曾超过500艘

早期的墟、市各有所指,“粤俗以旬日为期,谓之墟;以早晚为期,谓之市。墟有廓,廓有区,货以区聚,概犹有城遗制。市则随地可设,随便买卖而已。故墟重于市,其利亦较市为大……”,后来发展到墟内设市,可以互称。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围绕着墟市慢慢出现了墟肆、商店、酒铺、客栈等商贸服务设施,逐渐发展成以商品交易为主的小镇。据不完全统计,明永乐年间广州地区约有墟市30多个,至嘉靖年间发展到90多个,万历年间达170多个。清代墟市数量更是急剧增加。

白云旧墟市多依傍流溪河而生。流溪河发源于从化桂峰山,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湴湖村入境,流经黎家塘、长沙埔、钟落潭、龙岗、竹料寮采、米岗、龙塘、虎塘、人和镇高增、鸦湖、秀水、蚌湖南方村、清河、新市石马、石井唐阁、龙湖、滘心、南岗等村,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流溪河在白云区境内干流长50公里,集水面积529平方公里。

流溪河流经的这些乡村,农业生产要靠渡船下田,农产品也要通过水路运到墟市上交易,墟市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白云区很多地名中还保留着“墟”字,可见墟市在乡村生产生活中的分量。

记者粗略统计,白云区在流溪两岸形成了大小墟市10多个。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位于钟落潭镇竹料墟、西湖墟,位于人和镇的高增墟、人和墟、蚌湖墟,位于江高镇的江村墟、高塘墟、神山墟,位于均禾街的均禾墟等。除了墟市,还有一些相对商贸聚集能力较弱的乡村市集存在,如人和镇还分布着太安市、兔岗新市等乡村小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旧墟市绝大多数地处流溪河岸边,只有个别相对疏远河流主干,处于支涌水网中。比如,均和墟处于流溪河支涌石马涌旁。这也说明,当时即便是支涌通航条件也很好,流溪河主河道就更不用说了。有史料记载,从前流溪河可通行四五十吨的大船,河面船只最多时超过500艘。

 

 

 

 

 

经营数十年的布匹店里,工作人员在裁剪布料。

 

旧墟市可以买些啥?

“趁墟”,意为赶集。每逢墟日,农户趁着墟日进行物物交换,用粮食换粮食或生活生产用品,发展起来后,非农户也会来买卖、交换,让墟的效用和内涵得到扩展。旧时,乡村人趁墟可以进行哪些交易或消费呢?

在钟落潭镇西湖墟旧址,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旧时西湖墟各行业的分布非常有规划,比如青菜街,卖的就是青菜,此外卖米、卖衣服等行业都各有专门集中的街巷。除此之外,西湖墟的特色是机器打米、烧石灰窑。

“小时候,镇湖大街俨然一条商业街,街上商铺有卖陶罐、碗碟的,还有卖布、卖粮、卖肉的,各种农产品、日用品应有尽有。后来新建了茶楼、戏院、银行、牙科诊所,增加了很多国营商铺,如肉食档、食品档。”据家住蚌湖墟旁的杨广财老人回忆,当时,蚌湖墟还是蚌湖镇(后并入人和镇)政府所在地,还出现了蚌湖地区第一家银行。

戴桂波老人说,1938年以前,高增墟内有酒行、榨油行,四座大型砖窑。每月逢2日和7日的集市,吸引了来自钟落潭、花都等地的农户前来出售自家的农产品。集市类分为谷米行、猪仔行、花生行、瓜菜行、耕牛行、鸡鸭行等。高增墟内各种商铺林立,当时老百姓能想到的商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

有专家表示,生产发展、购销活跃、行业齐全是白云区旧墟市的一个景象,也是流溪河畔及其邻近乡村农业商品经济繁盛所留下的缩影。

 

蚌湖墟,依稀可见旧时商铺的石砌平台。蚌湖墟,依稀可见旧时商铺的石砌平台。

 

西湖墟:“最早打米机”拉动墟市繁荣

记者第一站来到钟落潭西湖旧墟。西湖墟位于流溪河边的长[~公式~]村(现名为长沙埔村)。村民回忆,长[~公式~]村村边有座码头名为长[~公式~]渡口,周边十里八乡都用渡船运农产品来此交易,久而久之形成了集市,后来建墟称之为西湖墟。《广州市地名志》记载:“长沙[~公式~]……唐末浙江孔氏迁此建村,因村址在一长条形[~公式~]滩上,当地称水边地为,故名。清代有‘杭州小西湖’之誉,故又名西湖墟。”

为何称为西湖墟?一位村民表示,“听说这里以前是有一个西湖,当地人叫做西湖塘,或为流溪河的一条支流因河道淤塞而形成独立的湖塘。”据记载,西湖墟曾经是“环溪流而拱诸峰”,诸峰应该是指附近的黄洞岭、榜头岭等山岭。不过现在的西湖塘已不见踪影,曾经的美景只能存在于文献与想象中。

西湖墟依托水运,商贸日渐发达,有“小广州”的美称。据村民讲述,早在1949年前,西湖墟就率先从英国进口了打米机,钟落潭及其周边地区产稻乡村都争相将自家水稻拉到西湖墟来碾米,这个不起眼的工业化举动在这乡村墟市曾引发不小轰动。除了打米机,西湖墟还有一个石灰窑。当时,满载贝壳的船只来此停靠,将贝壳烧制成灰之后,再由船只运输到各地,用于建房,船来帆往,西湖墟热闹非凡。

“1949年后,因行政规划需要,西湖墟的墟期取消,逐渐转移到钟落潭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打米机也拆走转移到钟落潭墟了,西湖墟自此从繁荣转向萧条,现在仅剩遗址。”

记者走进旧墟遗址,看到迎龙街六巷的骑楼式瓦房排立一边,有的已经颓败,破烂不堪,长满杂草。远远望去,瓦房已基本空置,但旧墟格局、街道、商铺依然保留。空荡荡的老墟,寂静得让人有点茫然。而流溪河堤岸,古老的木棉树下,长沙渡口只剩残破石阶,被一片杂草掩盖。

 

老街坊在商店门后下棋老街坊在商店门后下棋

 

蚌湖墟:店家用石砌展示柜展示商品

“这里曾是整个蚌湖地区的商业中心,古墟东头一座五层高楼曾是蚌湖墟的地标。”今年83岁的杨广财退休前是蚌湖墟附近七十二中的一名教师,他的家就建在原蚌湖墟的码头边上,如今这里已建成了一排民居。

近日,记者在杨广财和另一名蚌湖历史研究者杨柱财引导下,探访蚌湖墟旧址。“蚌湖位于流溪河拐弯的地方,周边村民乘船来此交易,便形成了蚌湖墟。杨柱财说,蚌湖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清末的北胜街、川坊、西街,是早期旧墟。另一部分是镇湖大街,是1928年新建的墟市商业街。”杨广财的家就在镇湖大街附近,如今这条大街虽然残破,但依然整齐有气势,大街西头有一座门楼,依稀印有“镇湖大街”的字样。“这个门楼旁就是蚌湖码头。”记者走过去,码头位于一棵古榕树下,荒草丛生,码头下方水域已严重淤塞,淤泥中停泊着四艘小舟。

回到蚌湖墟主街,一眼望去,镇湖大街约有300米长,两侧商铺一字排开,不少商铺前还都保留着一个石砌平台,杨广财说,这是商家的展示柜,“把最好的商品摆在台子上,招揽顾客”。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旧铺面向主街的一面不是砖墙,而是木板,杨广财解释说,木板是个装卸的,白天商铺把所有木板卸下,开门做生意,晚上把木板装上歇市。

“我爷爷那辈这里就很繁华了,后来一步步扩大,直到日军入侵前达到顶峰。”杨广财说,当时日军在市七十二中内驻扎,商铺纷纷关门。抗日战争胜利后,蚌湖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949年后,这里再次成为当时蚌湖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世纪70年代,流溪河的水运功能逐渐被公路运输取代,蚌湖墟因距离公路较远,后来逐渐衰败。

 

旧墟市里多为骑楼建筑旧墟市里多为骑楼建筑

 

高增墟:商铺虽复建不复当年风光

今年88岁高龄的戴桂波被称为人和镇“文化字典”,说起高增墟,老人很兴奋,“我是土生土长高增村人,以前就在旧墟商铺、茶馆戏台里钻来钻去。”他说,高增墟始于清道光年间,之后一直处于繁荣阶段,上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

当年的高增村包括了现在的高增和人和两村,面积较大,流溪河穿村而过,地处沿岸的商业三角洲地带,村里有四个码头,是从化、花都及当时白云区流溪河上游村民进出广州城的必经之路。

近日,戴桂波带着记者来到一座临时铁桥上,回望沿河一带,已是一片民房、厂房。他告诉记者,1938年前的高增墟是花都、白云沿流溪河流域最大的墟,墟的两端有两个大的牌楼,一个叫南胜门,一个叫北胜门,墟内有大型酒行、榨油行、砖窑、茶馆、饭店,为了吸引客人,这些商户还请了不少外地来的“女伶”唱歌、唱戏。

1938年10月,日军入侵,所有的商铺都被烧光。抗战胜利后,虽然不少商铺已复建,一些国营商铺也选择在这里经营,但高增墟却不复当年的风光。

戴桂波指着远方说,现在的高增大街从原本的天后宫穿过,天后宫的位置现在是一家工厂,天后宫前的大码头也被一家伞厂取代,现在也倒闭了。另外三个码头也早已不复当年的情景。“人和镇连接花都、从化与广州市区的公路越来越多,陆上交通越来越便利,高增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白云区爱国西路高塘墟骑楼商业街白云区爱国西路高塘墟骑楼商业街

 

声音:希望复兴古墟市街区

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旧墟建筑挂上了历史建筑的牌子,被列入保护范围。旧墟市街区的老建筑很多都已成为危房,绝大多数都空置废弃,未来可能变得更加残败。面对这些情况,不少乡村村民表达了希望复兴古墟市街区的愿望。

位于蚌湖墟核心位置的镇湖大街1、2、3、4号民居被列入广州市历史建筑。杨柱财表示,旧墟的面积较大,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拥有流溪河岸边的优越地理位置,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对旧墟进行重新规划或包装,让蚌湖墟重现生机。

在长沙埔村西湖墟,有村民提出希望可以借助“三旧”改造契机,将西湖墟的土地重新统筹,让旧墟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