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越来越差。近期,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了首场讲座。专家表示,自杀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近两年青少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毫无应急能力,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逃避现实。还有一些未成年人有盲从心理,看到电视连续剧里有些角色可以死而复生,也模仿寻死……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加强挫折教育,正确认知“生老病死”,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早扼杀其自杀念头。>>发表评论  
  青少年自杀案例
个案1 为转学扬言自杀!
父母平日千依百顺,一个不满意,独生子女就拿“自杀”相逼,这种表演型自杀行为在羊城少年中并不少见。读初一的女儿被父母安排去了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内心始终非常抗拒,当时正值张国荣跳楼自杀事件刚发生之时,女儿就寻死觅活地要“跳楼,不想活了”。家里人怎么哄都听不进去,无奈之下家长只得找心理专家求救。

分析:这名少女的“自杀”念头暂时只能称作心理焦虑,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要挟形式,以达到转学的目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要把握进行挫折教育的机会,选择适合孩子的沟通方式,打消其轻生念头。>>发表评论

 
个案2 感觉受冷落自杀!
14岁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后一怒之下买了一瓶安眠药,药买回来以后犹豫了半个小时,但发现没有人关注他的情绪,陡然产生“我偏要死给你们看”的念头。打开药瓶后,慢慢地考虑到底该吃多少,整个过程家人都没有留意,他最后服了30片药之后才被急送往医院洗胃。

分析:这类少年并没有真正的死亡企图,将“自杀”当作对别人报复的手段,这类人多以自我为中心,从小受到过分宠爱,受不了被忽略。>>发表评论

 
个案3 不堪学习压力高中女生在校自杀
普宁市第一中学18岁女生罗某,趁学校双休日放假之机在本校一单杠上吊自杀。据悉,死者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自杀原因疑因学习压力太大、担心无力回报父母恩情所致。罗父告诉记者,女儿罗某多愁善感,性格一直都很内向,有事都装在自己的心里,可能这是女儿走上不归路的根本原因。
>>详细 >>发表评论

其它案例:
被认为是"长发"不得入校 一男生剪过头发后自杀
广州大三女生寝室自杀 窒息时间太长抢救无效
被取笑女学生服毒自杀 事发双头中学未造成死亡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加强挫折教育及早防范
  当前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容易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绝对没有成人因“价值观破灭”导致自杀那样坚决,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合适的开导劝解,青少年很容易走出“自杀”误区。但从目前的青少年热线现状看来,当前大多数青少年还不善于主动及时寻求心理方面解脱,而是一味地掩藏在心里,如果长期积累,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扭曲,承受不住时可能一时冲动产生自杀等不良念头,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广州青少年成长专家热线杨主任)


溺爱是自杀现象的温床
  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过度娇惯、保护孩子,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惯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们情感很脆弱,自身承受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这种孩子特别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要么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现实打击,都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谭玉兰副教授)
>>发表评论
让孩子正确认知“死亡”
  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对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所有问题,包括死亡,都应该得到科学、认真的解答。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回避死亡这个题目,如:奶奶去世了,你会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亲友突遭变故死亡,你会对他的孩子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专家认为,这是对“死”的最大误导。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他们之所以自杀,有些是因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但更多的孩子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
 
 性问题触目惊心 该为孩子做什么?        如何掌握性教育的“度”    关注校园暴力现象
                     * 互 * 动 * 区 *
“广东关注”栏目热忱欢迎您来信来稿,提供新闻线索和争议话题,或对当前热点作实时评论。如若您对“广东关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也欢迎不吝赐教。来稿gdsina@staff.sina.com.cn
新浪合作媒体: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 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       策划:小芳
                    * 往 * 期 * 回 * 顾 *

☆如何掌握性教育的“度”

☆ 关注:广州煤气价格上涨

☆ 关注:珍惜生命安全驾驶

☆ 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私人侦探”

☆ 今夏用电高峰将“杀”到

☆ 保姆诚信何在?

☆关注走鬼现象

☆ 广州网吧是否该放开经营?

☆ 珠三角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 广东查处三起教育腐败案

☆ 亲子鉴定折射家庭信任危机

☆ 关注:食品安全人命关天

☆ 未成年性问题触目惊心

☆从"13岁卖花女遭强暴"说起

☆ 关注:求职警惕“陷阱”!

☆为下一代负责 请自觉婚检!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