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广播电视台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联合出品,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摄制的4K超高清纪录片《华堂焕彩》,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山纪念堂为题材的纪录片,1月14日、1月15日每天22:00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隆重播出。
2023年7月,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启了2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2024年7月,修缮工程历时372天后圆满收官。纪录片《华堂焕彩》摄制组用一整年的时间扎根修缮工程现场,进行长时间纪实性跟拍,聚焦四季轮回中不变的守护,不仅为观众揭秘了修缮的过程和技术,更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绵长深厚的对话。
2023年11月,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检查、指导中山纪念堂修缮工作。
《华堂焕彩》总导演李嘉带领摄制团队深入现场,跟拍修缮全过程。
前人设计构思精巧,今人科技充满智慧
片中有前人令人惊叹的巧思与设计,也有今人高科技的力量与智慧。这座当年亚洲最大的会堂建筑,用西式的建筑结构实现了凌空横跨40米的中式大屋顶。八角形的礼堂内广阔中空,无一柱支撑,当年可容纳5000人同坐。如今修缮团队借助现代科技,通过智能诊断,获取了屋顶结构的承重数据;同时通过先进的三维扫描数字化技术,为中山纪念堂采集了一份高精度数字化档案。
珍贵历史兰台安放,温暖记忆散落民间
片中有收藏于档案馆中的珍贵历史,也有散落在民间的温暖记忆。一张张1928年初建时工程建设的图片,首次亮相荧屏,揭示了中国第一批建筑师敏锐的历史意识。1931年10月10日开幕典礼上的纪念章被发现,让它从街坊“老广”的手中回到了最初的“家”。
1931年10月10日,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开幕典礼纪念章。
胸怀广阔面向世界,岭南乡愁浓郁芬芳
片中有面向世界的胸怀,也有浓郁的岭南乡愁。中山纪念堂所选用的建材,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包括在20世纪初风靡一时的马赛克、水磨石……发明它们的外国匠人或许无法想象,他们的创造,竟能融入在遥远东方的一座中式建筑中。
而在中山纪念堂初建之时,制作瓦片的重任就落到了岭南本土匠人的肩上。这一次修缮更换的新一代蓝瓦将“石湾瓦,甲天下”的岭南招牌再次擦亮。
近年来,广州台相继打造“文化传承”三部曲,继推出纪录片《复活的王国》、《何以岭南 古粤探源》之后,最新呈现纪录片《华堂焕彩》,见证耄耋佳人重焕青春,活化文化遗产,展现文化自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