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Sir:静、净、精是打造江门特色小镇的关键点
如何建设秀美五邑天地?打造特色小镇不可或缺。江门五邑小镇特色在哪里?细细品味,美在人文、美在自然、美在乡愁,其中的“侨、文、古、原、商”构成了“五味俱全、浓情于此”的美丽画面。7月4日,市长邓伟根通过微信公众号“樵山潮人”品味了众多五邑特色小镇,并提出,在33墟街、南岸印迹、学宫文心、岭南鹤舞、海丝游归、碉楼遗风和恩州学泉等中国侨都所构成的文化符号下,把散落在各地美的东西秀出来,打造一批拥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把江门五邑的文化底蕴、良好生态、历史渊源秀出特色、秀出美丽,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五邑天地。
那么,如何打造特色小镇?邓伟根指出,“静”、“净”、“精”是关键点。
“静”——打造特色小镇要深挖文化内涵,保全原有特色,保护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自然环境,不破坏大自然的宁静,“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形成悠闲、静谧的氛围。
“净”——特色小镇应该整洁干净,特别是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江门的特色小镇更应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精”——打造特色小镇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长”,规划要突出精髓所在,建设要有精妙之处,管理要精细化,这样才能出精品,而不是“百镇一面,众镇一味”。
侨味
赤坎古镇——华侨名镇
赤坎古镇开埠于清朝顺治年间,人文底蕴深厚,涌现出著名爱国侨领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等一大批名人名家,现保留有大量中西合璧的华侨建筑,包括骑楼建筑680多座。未来要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稀缺性和吸引力,赤坎古镇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为基础,在对历史文物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把赤坎古镇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文化、娱乐、影视、美食和住宿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华侨文化休闲度假小镇、中国文化旅游古镇新地标,使其成为海内外人士了解中国和华侨历史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华侨文化保护的典范。
牛江镇——航空小镇
牛江镇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居所在地,这里是全国航天航空人公认的精神家园。将依托这一独一无二的人文品牌优势,与中航联手加快推进“爱飞客”航空综合体建设,打造集通航运营、空中游览、文化体验、飞行员培训、温泉度假、临空物流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主题小镇。
文味
江南街道(南岸印迹)——文创小镇
江门各个时代精神的历史见证,江门河南岸乃至江门的城市记忆和工业文脉印迹所在。江南街道(南岸印迹)是江门百年厂商史的最后印记、最后符号,要尽全力“应保尽保,能保则保”,并活化成“工业遗址公园”,配套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及适度的新经济与新消费,用绿道及潮人径系统地连接起来,建设公园城市,创国家森林城市,创优质生活圈。
潮连街道——悦读小镇
潮连岛作为西江的一个江心岛,13平方公里内拥有洪圣公园、卢氏宗祠以及沙滩公园、绿道等多处景点。“不在大小,而在灵气”,其具有丰厚的生态底蕴和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安静”的特色,要保护、利用好这些优势和特色。未来潮连将着重在“安静”上做文章,打造“悦读潮连”,成为阅读成风成景的“读书天堂”,并探索建设全市首个全域公园小镇,使得整个岛都是公园,将潮连建成珠三角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公园小镇”、“文化小镇”。
古味
白沙街道(33墟街)——经济文化发源地
见证了江门城区数百年风雨沧桑和光辉繁荣,是江门经济文化的发源地。白沙街道(33墟街)范围面积22.2平方公里,将重点打造反映江门蓬江城区的商业文化、岭南文化、华侨文化的核心精髓,营造文商氛围,集中记录城市发展印记,集商文化体验、商贸旅游、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会城街道(学宫文心)——文教小镇
会城街道(学宫文心)是古代县衙、参将署、学宫等重要机构的所在地,是新会传统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中心。计划以15年为期,通过“学宫千载”、“文心三脉”和“蓬江新汇”三个板块,高起点打造“学宫文心”,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文化具象,还原新会一千多年一脉相承的历史。
原味
那吉镇——森林小镇
恩平那吉镇是江门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镇(街道)之一,境内有知名的七星坑自然保护区,是珠三角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已鉴定的植物种类有735种,其中13种是国家或省级划定的保护植物,如桫椤、白桂木、红椿木、巴戟、圆粒荷、吊皮锥、野茶树等,动物约有140种。此外,这里还有全国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将打造成为全市首个森林小镇,凸显其绿色生态保护功能。
古劳镇——功夫水乡
这种原生态水乡在珠三角十分罕见(从没进行过农田改造仍像活化石般集居住、农业、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原始水乡”),还带有独特文化底蕴的中国最美功夫水乡。就连朱小丹省长到古劳水乡调研时也感叹:“古劳水乡是极具珠三角地域特色的南国水乡,拥有原始生态的湿地地貌,是桑基鱼塘的‘活化石’,务必要保护好、利用好、建设好。”未来,古劳水乡可打造成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
都斛镇——农业小镇
都斛镇面积164平方公里,有“广东第一田”之称的都斛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接下来将以“广东第一田”为核心,通过与周边的斗山、端芬、广海等镇联动,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具有岭南、华侨、水稻等文化特色的中国农业公园。
商味
崖门镇——旅游小镇
崖门镇地处珠江水系崖门出海口,亦处于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镇内有古兜温泉度假区、东方红水库等旅游资源。随着粤澳共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崖门毗邻港澳,通过西部沿海高速可快速连接港澳,所以可适当利用其温泉、水库等独特的资源,打造国际化的特色休闲旅游小镇或国际会议小镇。
川岛镇——渔港小镇
川岛的总面积254.3平方公里,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海洋产业。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飞沙滩以及王府洲、金沙滩、银沙滩等天然优质海浴场20多处,总长30多公里。有适宜海水养殖的优良港湾及浅海滩涂,面积达1.5万多公顷,上川岛的沙堤港、三洲港和下川岛的王府洲港为省级补给渔港。旅游和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川岛在原有旅游产业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渔业旅游资源开发,以海产品贸易或海洋饮食文化为特色,打造渔家生活气息浓厚、海产品贸易繁荣的渔港小镇。
赤溪镇——能源小镇
国华台山火力发电厂、台山核电站均落户于台山赤溪镇,使其成为江门乃至广东省重要的电能源重镇。赤溪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产城融合,既要发展好能源产业,又要建设好配套设施,使工厂与公园相结合,打造能源小镇。
蓬江区委常委、白沙街道党工委书记黄达斌:
建设两区两园一径 打造历史文化名街
33墟街是江门城市的发源地,见证着江门老城区数百年风雨沧桑和光辉繁荣。
今年,我街以面向新老江门人“存我忆,容我思,为我依,许我恋”为主题,以面向外地游客“品味江门前世今生”的“33墟街”为大规划,结合我街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实际,重点建设“两区两园一径”,“两区”指墟顶城市原点核心景区和白沙心学文化景区,“两园”指新宁火车站遗址公园和东仓里文化创意园,“一径”指北街潮人径。
从2015年6月起,我街已在墟顶片区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工程,如路面复古修缮、管线地埋、景区环境绿化美化、公共设施整修、复古灯饰工程、特色旅游指示牌建设等,还结合东仓里文化创意园开展多场墟街文化特色品牌活动。
下一步,根据“十三五”规划内容,我街将抓好墟顶旧街区改造工程、新宁火车站北街片区保护和更新工程以及周边相关建筑物的动迁工作和东仓里文化创意园招商建设工作,同时开展北街潮人径建设工作。为将白沙街打造成为拥有独特“古”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街区,我街将陆续推出“33墟街”特色街区旅游策划方案。(王亚方)
潮连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家安:
在“大江门”格局中 思考定位潮连发展
邓市长在到潮连作专题调研时指出,潮连岛“不在大小,而在灵气”,其具有丰厚的生态底蕴和文化底蕴,同时具有“安静”的特色,未来要着重在“安静”上做文章,打造“悦读潮连”,成为阅读成风成景的“读书天堂”,并探索建设全市首个全域公园小镇,使得整个岛都是公园,将潮连建成珠三角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公园小镇”、“文化小镇”,为潮连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潮连位于蓬江区、江海区的咽喉位置,与滨江新城一桥相连,与市区隔水相望,“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对潮连的规划、发展再三思量、高度谨慎。近段时间,邀请了具有实践经验的知名团队对全岛进行整体策划设计,在“大江门”的格局中去思考、定位潮连的发展。
下一阶段,我街将在保护原有生态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对潮连岛安静的空间环境、深邃的历史文脉进行梳理、利用。以全域公园模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天然、生态特色进一步美化绿化堤围、湿地、公园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把整个岛打造成为“镇在公园中”的全域公园、4A景区;同时,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打造特色的读书空间,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盘活利用祠堂、旧屋,将潮连打造成为阅读成风成景的“读书天堂”。(王亚方 胡晴晴)
江南街道办主任伍国胜:
来文创小镇品百年厂韵
江南街道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打造“文创小镇”实至名归。一方面,南岸印迹是江门工业时代精神的历史见证,是城市记忆和工业文脉印迹所在,而江南街道正是南岸印迹主战场,前期已严格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尽全力使辖区内江门河南岸的旧工业厂房保留工业遗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生产元素,为利用和活化成“工业遗址公园”奠定关键基础。同时,利用灯光工程点亮沿河俏景,凸显南岸韵味,营造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我市文化产业新地标江门演艺中心于4月在江南街道落成,打开了辖区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高新区与江门演艺中心共建的华侨华人创艺园揭牌,致力于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产业创业、创意、创新基地和平台,推动辖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江南街道“文创小镇”将以“品味百年厂韵,体验南岸文脉新风”为主线,打好“文”牌,立足文化之根,营造文化氛围:一是发挥演艺中心以及华侨华人创艺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双创”基地跟踪服务,结合南岸印迹特色加大文化宣传,着力打造具“俏江南”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孵化基地和发展平台,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二是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新经济和新消费,配合加快南岸印迹规划建设,有机串联水泥厂、良化围、演艺中心、釜山公园、白水带、江南公园,以演艺中心为轴,打造创意咖啡馆、特色体验区等休闲文化圈;三是全力打造一条具有百年工业韵味的潮人径项目,即从北街桥一直贯通至礼乐纸厂系统连接的绿道及潮人径,融合公园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打造“文创小镇”优质生活圈。
猜你喜欢
- 截至目前全国过半省份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36
- 中国赴往斯里兰卡旅游的游客6月增28.8%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29
- 共升复读班:江门首家全日制高三复读班 将招100人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18
- 韩国首尔将集中整顿取缔出租车宰外国游客行为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16
- 分级诊疗为大医院减压 基层医疗机构承接能力需提高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16
- 小伙为姐治病放弃学业沿街乞讨 市民谨防善心被利用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13
- 广东高考7月7日开始录取 预计江门本科录取率将提高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10
- 江门上市公司扩新兴产业 道氏技术1.18亿加码新能源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06
- 镇街居家养老助残综合服务 公益创投助力邑家园建设
- 评论() | 分享07月06号 09:00
- 我市首个标准化出入境24小时 自助办证厅投入使用
- 评论() | 分享07月05号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