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青年新疆娃回到江门开平探亲 讲述心酸历程
昨日下午,在江门开平长沙街道办公大楼4楼,维吾尔族青年依不拉音·肉孜和母亲热比古丽等候着“亲人”——开平塘口人周卫森见面,感谢“二哥”对依不拉音·肉孜14载的养育之情。
没多久,周卫森和他母亲、弟弟一起,找到了在楼梯口等候的依不拉音·肉孜母子。双方一见面,之前还表现“淡定”的依不拉音·肉孜眼睛一红,眼泪就出来了。他一把抱住周卫森,把头深埋在周卫森的肩膀上,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热比古丽也激动地哭出了声,一把抱住了周卫森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依不拉音·肉孜重复了好几次:“没有‘二哥’,我活不成,他给了我两次生命。”
这是继20多年前让人难忘的“广州来了新疆娃”事件(最终改编成了电影)后,又一个跨越千山万水,经广东、新疆两地爱心接力,融合汉族、维吾尔族民族团结以及亲情厚谊的真实故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见习记者 叶隽毅
被陌生人骗到广东
两个陌生人跟我说,“到广州可以挣很多钱”。 ——依不拉音·肉孜
依不拉音·肉孜的家在新疆伊犁。2002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热比古丽让依不拉音·肉孜去了她的娘家——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
“6月的一天,我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我儿子不见了,当时我就崩溃了,他那时还只有12岁。”热比古丽说。
原来,依不拉音·肉孜听信了两个陌生人的话,跟着他们前往广州“赚钱”,他们先是到达了广州,后又来到了江门。
“‘上班’两个月,他们让我偷东西,我不偷,便天天挨骂、挨打;后来,我骗他们说我去偷,一出来就狂跑,经过七天七夜来到了开平市,没有吃什么东西。”依不拉音·肉孜说。
因为过度饥饿,他昏倒了,也因此跟周卫森结缘。周卫森告诉记者,他老爸在开平幕桥东路上开了一家餐厅。“我发现附近有个新疆的孩子,有一次,这个小孩陪别人喝酒导致酒精中毒,我送他去医院;后来他想自杀,我又送他去医院抢救。”周卫森说,救活依不拉音·肉孜后,见他会讲普通话,便安排他到老爸的餐饮店帮手,管吃管住,“想让他安定下来”。
为什么会自杀?依不拉音·肉孜说,之前没有吃的,他经常捡垃圾桶里的剩饭剩菜吃;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吃了老鼠药。
在“二哥”家里生活14年
寻找儿子的过程中,我家破人亡,房子也卖了。——热比古丽
回忆寻找儿子的那段岁月,热比古丽抽泣着说,依不拉音·肉孜被人带走的时候,她小儿子才7岁,她一边要带小儿子,一边要照顾母亲,还要找他。
“我去了吐鲁番等多个地方,几乎跑遍了南北疆,都没有消息。因为对儿子过于思念,老公心脏病发,在2015年去世了。”热比古丽说。
讲述的过程中,热比古丽一直低垂着眼睛,生怕眼里的泪水被众人看到。但回忆这些,她又忍不住哭泣,有时一边讲一边哽咽,最终变为捂嘴大哭不止。
新疆那边,母亲在苦苦寻找;江门开平这边,依不拉音·肉孜找到了自己的“家”。
“‘二哥’教我工作,教我做人的道理。他跟我说,‘不要做坏事,不要跟坏人联系、打交道’。”依不拉音·肉孜说。
对于这段一起生活的经历,周卫森说:“我有三兄弟,我们都把他当弟弟看,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工作。”
从收留依不拉音·肉孜开始,周卫森就通过各种渠道帮他寻找家人。依不拉音·肉孜也视周卫森等为家人,他叫周卫森“二哥”,叫周卫森的弟弟“三哥”。
开平市公安局长沙派出所副所长周庞贺亲历了这件事。“当时我是长沙派出所的民警,周卫森报了案,我们去提取了依不拉音·肉孜的DNA信息,输入到DNA库去查找,可因为他父母亲的DNA信息没有入库,信息无法匹配上。”周庞贺说。
在给新疆有关部门发调查函无果后,14年里,长沙派出所不仅努力搜寻信息,还多次去周卫森的餐厅了解依不拉音·肉孜的日常生活状况。
“周先生的餐厅搬了4次。依不拉音·肉孜生活得不错,会说开平话,与周先生一家也很融洽。”周庞贺说。
中国寻找宝宝团获得线索
我当时在“二哥”的店里上班,有两个志愿者来找我,问我想不想妈妈和弟弟,我说想。他们说带我去见,我不相信,后来他们给我看了视频。
——依不拉音·肉孜
依不拉音·肉孜能够找到妈妈,应该感谢中国寻找宝宝团,这个团体于2015年成立,至今已帮助1.4万名老人、儿童回家。
去年10月26日,中国寻找宝宝团创始人阿里木·艾尼瓦尔收到了一条热比古丽发布的寻找依不拉音·肉孜的微信,他在圈内进行了推送,请求各地志愿者帮忙寻找。
翌日早晨,广东的志愿者买买提江·萨依提、努尔买买提江·萨依提兄弟得到了消息:一个疑似依不拉音·肉孜的人在江门开平的一个小餐厅里打工。
兄弟俩便驱车赶往开平,到当地派出所了解情况。
“中国寻找宝宝团负责人找到我,说在网上看到开平曾经有一个流浪的新疆孩子。我们马上就想到了依不拉音·肉孜。于是,我带着他们找到了他。他们联系上了新疆当地的队员,让依不拉音·肉孜的母亲与孩子视频对话。”周庞贺说。
在视频中,依不拉音·肉孜基本确认了对方是他的妈妈。周庞贺说,依不拉音·肉孜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提出要马上回家见家人。在长沙派出所为他开出了相关证明后,他当天便离开了开平。
母子在乌鲁木齐相认
在乌鲁木齐的一个饭店,我看到了妈妈在哭,我抱着妈妈说,不要哭了,我回来了,我会养你一辈子。——依不拉音·肉孜
2016年10月30日,在中国寻找宝宝团的牵线下,依不拉音·肉孜乘坐飞机回到乌鲁木齐,见到了母亲。
依不拉音·肉孜说,那是14年来他第一次见到妈妈,那种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时,依不拉音·肉孜不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直到他回家四五天后,他妈妈才告诉了他。“得知父亲去世,我特别难受,想哭。”他说。
说起那次见面,热比古丽说,相见那天,她很早就到了乌鲁木齐,儿子是下午3点半才到的,中间足足等待了7个小时。母子重逢,热比古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一把将依不拉音·肉孜抱在怀里,然后就晕过去了。等醒来时,她掐了一把自己。“儿子抓住我的手,说‘妈妈不要哭,我在这里’,我才确认这是我的儿子。”热比古丽说。
成为协警,回开平感谢“亲人”
我最大的心愿是帮他找到父母,虽然养他那么大,照顾了那么久,很不舍得,可这是他最好的归宿。——周卫森
与母亲相认后,依不拉音·肉孜回到了阔别14年的家乡,因为自身的经历,他“想把骗小孩的骗子都抓进派出所”,便成为了一名协警。
回家以后,他“天天想‘二哥’,在新疆也会电话联系”。这一次,他来开平,就是要“感谢‘二哥’”。
热比古丽跟儿子一样激动。她流着眼泪说:“希望跟周先生做一辈子的家人;他替我养了14年儿子,没有让他沦为小偷、毒贩,让他成为了健康的小伙子,我一辈子感谢他。”
昨日下午,当周卫森等人出现时,依不拉音·肉孜与母亲一起上前抱住了他。几个人哭成了泪人儿,热比古丽更是一度哭到晕厥。
“他回家的这段时间,差不多每天给我发微信、打电话。”今年42岁的周卫森说,他舍不得依不拉音·肉孜,希望今后依不拉音·肉孜“听他母亲的话,用心做人”。
“开平是我的第二故乡,开平话我会说八九成。今后我会经常回来看望‘二哥’。”依不拉音·肉孜当天还和母亲等人一起,到周卫森的餐厅参观、吃饭,并开心地跳起了新疆舞。
此外,中国寻找宝宝团、广东省新疆商会等在依不拉音·肉孜的感恩活动中,还与新疆的企业家一道,为开平的孤寡老人献上爱心,并为开平的困难儿童捐赠了助学款,以弘扬两族人民的爱心。
猜你喜欢
- 江门市商务局赴京开展投资合作交流活动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甘肃省工商联到访江门市交流学习非公经济经验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来到蓬江区作讲座激励孩子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蓬江区举少儿美术阅读比赛活动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蓬江区成立五支志愿楼长服务队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恩平工业园成功再添2个优质项目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恩平举办大型慈善包粽活动 今年筹款创新高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恩平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义务为群众挥毫
- 评论() | 分享06月06号 08:34
- 江门市高新区将继续发挥优势推进软硬件建设
- 评论() | 分享06月05号 08:10
- 江门市高新区召开环境质量改善推进会
- 评论() | 分享06月05号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