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活化农村祠堂 打造侨特色文化平台
祠堂,自古以来是宗族凝聚力、亲和力不断延续的精神纽带,对侨乡而言,更是身在异乡的海内外乡亲记住乡愁的根。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乡亲“祠堂寻根”的回归,散落在五邑大地许多破败的祠堂得以修复,焕发新的光彩。
自今年以来,江门大力实施“祠堂文化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活化”农村祠堂,把祠堂打造成“侨”特色的国学教育新阵地、文化传承新平台和乡风民俗博物馆,同时推动祠堂的修缮管理工作。目前已建成10个市级示范祠堂和35个县级示范祠堂,成效初显。
2016年实现镇(街)全覆盖
自今年年初起,江门市委宣传部按照“以创促建、以点带面”的部署,推进祠堂文化建设。现已成立“祠堂文化研究会”,并设立“祠堂文化建设基金”,由市财政安排50万元为项目启动资金,给予每个市级示范祠堂1-2万元的经费补助,主要用于修缮祠堂硬件、改善祠堂软件、开展祠堂活动等。各级财政也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
记者从江门市委宣传部获悉,示范祠堂将按照“五有”(有固定场所、有一定规模、有丰富内容、有特定仪式、有专人管理)以及“六个一”(一块“江门市(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牌匾、一份祠堂修建史简介、一张宗族溯源图、一条祖训、一个同宗先贤名人榜单、一项民风民俗展览)的标准统一建设。
根据部署,今年的重点是打造市、区级示范祠堂,年底将对首批示范祠堂进行挂牌。为确保任务如期完成,该市将祠堂文化建设纳入市级以上文明村评选的重要依据。
组织活动让祠堂“活”起来
自古以来,祠堂在乡土文化传承、孕育文明方面起关键作用,然而,进入当代,祠堂原有的祭祀、宗族事务管理、书院等功能已不能完全“复原”,为此,修复祠堂建筑后,后续如何“活用”祠堂则是当下各祠堂持续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部分祠堂也开始了一些探索。
祠堂可谓姓氏之根、宗族之脉、武术之源,结合江门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华侨回乡认祖归宗这一特点,开展宗亲会、祭祀活动等“寻根”活动,逐渐吸引了更多海内外乡亲对祠堂的关注。在武术方面,江门是蔡李佛拳、咏春拳、太虚拳、周家拳等拳种的发源地或传承基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国内外弟子回来寻根。或者,通过组织本村青少年入祠堂查阅族谱、家史、族训等,传承宗族文脉。
祠堂是传礼之所,特别是祭祀礼、敬老礼、开笔礼、成人礼等都在祠堂举办。如,清明节在祠堂举办集中祭祀活动,缅怀祖先;重阳节举办敬老活动,诵读孝敬,教育子女孝敬长辈。今年江门在全市的小学新生中举办了“开笔礼”,共5.2万人参加了仪式,恩平的歇马举人村这一传统已连续10年之久,让青少年在体验传统仪式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
祠堂也是重“教”之所,旧时是一乡一村一族人的教育之地,如今,陈白沙祠、新会学宫、外海五大祠等都开设“国学堂”,由本土国学讲师定期为市民、学生义务授课。有的祠堂则举办学生书法、美术作品展,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交流互动。
此外,祠堂也成为了乡情展览的重要场所,村民收集古老农具、农产品、地方发展的老物件等,展示本土文化发展历程,让村民感受时代变迁、农村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各种形式丰富的活动让祠堂从原来单纯的“保护”走向“活化”,延续地方文化及精神象征,留住集体记忆和浓厚的乡土感情。
■微镜头
开平风采堂▶▶学校里的祠堂,联络宗亲、教育功能一脉相承
开平风采堂,又称“名贤余忠襄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三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的余姓族人为纪念祖先北宋名臣余靖而修建,是一座集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艺术特色的祠堂,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此后,海内外的余氏后代均以“风采”、“武溪”命名建筑物或组织,以纪念其祖先。因此,在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都有“风采堂”。
由于古时有“祠堂当学堂”的风俗,风采堂建成之日便成为了当地的学堂。风采堂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余锦照介绍,“余氏族人创办风采堂的宗旨是培育人才,当时祠堂还没入伙,小学就搬到了这里上课”。
2007-2009年,海内外余氏堂会和乡亲共捐资600多万元对祠堂进行全面加固和修缮,恢复原貌。余锦照表示,近几年,为了发扬光大余氏的家族历史文化,风采堂的二楼创办了余靖纪念室和南粤余氏历史室。今年还成立了风采堂文化研究会,未来有计划研究和挖掘余氏的历史和文化。“今年正值祠堂建成100周年,正在进行第二次维护保养,海内外乡亲还资助鸿鼎,名为‘风采鼎’,意在凝聚余氏宗亲的亲情,丰富风采堂文化。”
在五邑地区,风采堂是少有的在学校里的祠堂,虽然学生已在环境更好的现代教学楼里上课,祠堂的“学堂功能”在消退,然而,走进余靖纪念室和南粤余氏历史室,余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海内外宗亲风采等诉说着这个家族的风云变幻,家族历史文化的气息更加浓厚,成为了另一意义上的学堂。余锦照说,祠堂仍是学校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课余的好去处,每年还吸引很多校友回来参观。
新会林氏家庙▶▶3年一次宗亲祭祀活动,吸引后人寻根问祖
林氏家庙,位于新会区罗坑镇石咀乡(沙岗),于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至今已有277年历史,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是五邑地区罕见的岭南广府风格祠堂,一连四进,当地俗称“四踏祠堂”。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氏家庙最早始建于宋朝,当时的规模很小,雍正年间,石咀乡林氏家族壮大,财力雄厚,重建林氏家庙,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规模。”林氏家庙会长林家盛表示,家庙曾在光绪年间重修,直到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和年久失修变为危房。
2008年起,林家盛和其他后人一起发动族人成立林氏家庙重修委员会,发动海内外乡亲捐款重修,2009年起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正式开始修复工程,至今已筹得600多万用于其中,“目前祠堂的重修工程已完成85%,仍缺资金150万元,正多方筹款,希望完全修复祠堂。”
“旧时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还是村民议事的殿堂,即处理宗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仲裁机构”,林家盛表示,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开办民俗实物展示室等展示地方历史文化,还成为附近的沙岗小学的德育实践基地。
记者了解到,石咀乡林氏可谓江门历史上的大族,从这里外迁国内城市的林氏后人多达12个省,1000多条自然村,人口达130多万,包括福建、台湾、广东、江西、云南、贵州、韶关等省市。林家盛表示,祠堂的修复也加强了海内外乡亲的联系,每3年举办一次的宗亲祭祀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海内外乡亲回乡寻根问祖。如今,走进祠堂,仍可看到香火袅袅,延续着一个家族的传奇。
外海五大祠▶▶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新展馆展示乡情文化
外海五大祠,位于江海区外海全民健身广场旁,每天到祠堂和广场活动的居民约800-1000人,可谓“闹市中的祠堂”。五大祠是外海陈氏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而建,包括朝列大夫莘隐陈公祠、泉石祠、桃溪祠、定息祠、筠轩祠。因其在外海东部,乡人俗称为“东头祠堂”,五间祠堂紧密相连,建筑面积约2148平方米,横列成排,气势不凡。
据当地乡民介绍,在1953年土改期间,祠堂曾被用作粮仓,“文革”期间部分牌匾、对联、木雕等有价值的文物遭遇严重破坏,近些年结合外海的财力和海内外乡亲的捐款,才逐间维修。原外文体服务中心主任陈长胜介绍,如今,这里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太虚拳协会、太极拳协会、欣来戏曲社等多个群众文艺协会在此活动。
随着示范祠堂的建设,五大祠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今年以来,设计建设了展示明、清两朝外海学子考取功名的旗杆石碑的外海群聚坊,摄影书画作品展览馆、龙溪国学堂、外海乡情展览馆等,丰富祠堂的文化内涵。其中,2006年开始修复的桃溪祠,现作为乡情展览馆,展示了外海的社会发展历史、名人、美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竹篮、算盘、旧式收音机等老物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风民俗博物馆。
“目前青少年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希望通过祠堂的活用,能够成为青少年爱国爱乡教育基地,让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家乡发展历史。” 陈长胜表示,祠堂也会举办更接地气的书画美术展览、国学免费培训班等活动,吸引人气。“在外海各村,还有很多祠堂,目前也打算恢复其作用,如今,附近的东昇村修复祠堂作为老年活动中心,成效很好。”他表示,历史的东西破坏一件少一件,为让后代知道祖祖辈辈生活过地方的历史文化,希望修复祠堂能担起重任。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甘雁娜
猜你喜欢
- 传承广作古典家具技艺 展示新会特色文化产业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9:57
- 新会一门三院士图片展亮相省立中山图书馆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9:50
- 开平碉楼或获千万高端旅游项目发展专项金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9:45
- 上周江门鲜鸡蛋价格止升回稳 叶菜价下降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8:05
- 恩平开展扶困助学活动 20学子每人获千元助学金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8:03
- 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线 江门3女娃被拐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8:01
- 2014年江门三公支出6257万 公务接待费大缩水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7:56
- 农林双朗小学获蓬江区慈善会捐资1500万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7:53
- 开平民间借贷纠纷案暴涨 问题借贷频现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7:51
- 江门确诊今年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患者病情稳定
- 评论() | 分享09月22号 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