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网站地图|手机版
江门

新浪广东>江门>文化>正文

放眼世界贾而好儒 匡时济世名留青史

2015年11月03日 06:30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龙庆北约的潘氏家庙大门。      符超军 刘力勤 欧瑶瑶 摄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龙庆北约的潘氏家庙大门。 符超军 刘力勤 欧瑶瑶 摄

 

潘振承在清代捐资建造的漱珠桥。(潘刚儿先生供图)潘振承在清代捐资建造的漱珠桥。(潘刚儿先生供图)
潘仕成像。(潘刚儿先生供图)潘仕成像。(潘刚儿先生供图)
海山仙馆旧景。(潘刚儿先生供图)海山仙馆旧景。(潘刚儿先生供图)

  核心提示

  潘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宗系繁多的姓氏。据统计,安徽为潘姓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广西紧随其后。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西晋时期,潘氏族人已开始迁居广东。中山大学学者骆伟所著的《岭南姓氏族谱辑录》中有记载,潘氏族人在广州天河珠村、海珠龙溪乡,佛山南海、顺德,深圳宝安,梅州梅县、蕉岭,江门开平等地均有广泛分布。其中,南海村头村潘氏与番禺沙湾何氏、顺德碧江苏氏,均为清代围垦造田过程中形成的望族。

  在散布广东各地的潘氏族人中,以曾为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之首的海珠龙溪乡潘氏家族名声最广,其开基祖潘振承于清代中叶由福建漳州龙溪县迁居广州。18世纪中后期,因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中西海上贸易的枢纽与文明交汇的口岸。龙溪乡潘氏不但在此创造了商业神话,更以“儒商结合”的典范名传于世。潘氏家族数代传人均热衷传承中国文化,各以鉴藏、诗文、书法见长,先后产生了4位进士和5位举人。

  鸦片战争爆发后,潘氏后人毁家纾难,积极投身救国图存运动中,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百年家族史。本期《百姓寻根》从潘氏族人留下的文化遗存入手,解码百年望族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重温“千年商都”留下的海上贸易奇迹。

  海纳百川

  诚信开放

  三代繁华成望族

  在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的一条巷子里,留存一座有240年历史的古老祠堂——潘家祠。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广州龙溪乡潘氏的开基祖祠。这座兼有闽南、岭南建筑特色的建筑,经过多次改建、加建。而在距潘家祠不远的龙庆北约上,保存着朱门青砖、飞檐雕壁的潘氏家庙,依稀透现着曾经的繁华。

  潘氏家族在岭南写下的传奇篇章,要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来自漳州龙溪县的潘振承,在珠江边买下一块约20公顷的土地(今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内),开乡建祠。他将此地命名为“龙溪乡”,以纪念遥在福建的故里。此后,潘氏族人陆续建起潘家大院、南墅、看篆楼、南雪巢、万松山房、听帆楼等20多处轩堂馆阁……昔时潘家花园内,亭台楼阁,波光帆影,一时间名噪百粤。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潘振承生于福建龙溪县栖栅社一户穷苦农民人家。他在乾隆初年到达广州,先在十三行商行做工,颇得东家赏识。此后,潘振承获准在十三行内开设商行(后命名为同文行),正式成为行商。1757年,清政府宣布仅留广州“一口通商”,潘振承把握这一机遇,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勤奋,通过政府、同行与外商的支持,于1760年一跃成为十三行行商首领。到18世纪80年代,潘氏家族的商贸事业达到最高峰,潘振承也以“潘启官”的大名传扬四海。

  潘氏家族的商业成就,得益于务实进取、笃守诚信的家族传统。在清代闭关锁国的风气下,潘振承却具有“以海为市”的开阔视野。他通过生丝、茶叶的出口,建立起幅员辽阔的海上商业版图。他积极参与海外投资,与当时的英国、瑞典商人保持着稳定关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洋商订购生丝2000担,仅潘振承一家就占了四分之三。

  “夷人到粤必见潘启官(即潘振承)。”晚清文人张维屏如此记述。据《番禺龙溪潘氏族谱》记载,潘振承少时便“往吕宋国贸易,往返三次,夷语精通”。潘振承懂得的“夷语”,据说便有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三种。世界多国传记载有其事迹,瑞典的哥德堡博物馆至今还藏有潘振承的玻璃画像,美国第一艘来华商船请他当保商。

  潘氏后人、广州十三行研究者潘刚儿认为,潘振承善于吸取西方市场化理念,采取产、供、销、售后“一条龙”服务。而在文学评论家黄树森看来,潘振承提出的“认夷为友”,与林则徐提出的“正眼看世界”、容闳提出的“将西方文明引进来”,共同体现了民族精英面对外国文明时所持有的开放包容心态。

  潘氏家族始终谨守见利思义的儒家伦理精神。潘振承重承诺、守诚信,因而深得外商信任。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称他为“当时行商中最有信用之唯一人物”。经商致富后,潘振承以财富回报社会,他在广州河南捐资建造漱珠桥、环珠桥、跃龙桥,以利交通。族谱赞扬他“恤孤寡、怜贫”。

  潘振承去世后,其四子潘有度、孙子潘正炜相继接手经营家业。因家族财产分割之故,他们将“同文行”更名为“同孚行”。秉承祖辈的管理之道,同孚行的外贸生意更为兴旺。法国拉罗谢尔城奥比尼·贝尔浓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清代通草画,画面中茶叶箱便印有“同孚名茶”四个大字,足见潘氏家族出口的茶叶质量之佳,有口皆碑。龙溪潘氏三代经营,百年繁华,成为一方望族。

  鉴藏传家

  文人盈门,金石字画勤搜罗

  俗语有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故此,潘氏祖辈很早就意识到要以文化传家。潘振承曾捐资当时广州三大学府之一的越华书院,又捐资重修“闽南第一学府”华圃书院。

  潘振承四子潘有度在乡内辟出馆舍作私塾,不惜重金延聘品学兼优的学者前来讲学,名家包括清代进士金菁莪、谢兰生等。被誉为清代“诗坛七子”之一的张维屏,少年时更随同在潘家讲学的父亲张炳文在私塾伴学。私塾学生中还有不少人后来成为学者、诗人、书法家。

  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三行潘、叶、伍、卢等十二家行商共同议约,成立“文澜书院”作为士子会文之所,使得羊城文风为之一振。

  潘氏几代热衷传承中国文化,各以鉴藏、诗文、书法见长。其中,潘振承次子潘有为于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及第,成为翰林中人。他在京为官18年,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修。他喜好鉴藏,不惜巨资购买古人书画法帖、鼎彝器皿,开启家族鉴藏风气之先河。有诗赞曰:“中翰嗜古勤搜罗,汉印唐印辨无讹。海王村内重价购,看篆楼中得宝多。”诗中的“看篆楼”便是潘有为专筑的收藏之所。他还著有《看篆楼古铜印谱》等书,开创广东鉴藏之风,堪称清代广东鉴藏界之魁首。

  潘有为的侄子潘正炜成长于书香门第,博雅好古。他在经营外贸余暇,亦热衷书画鉴藏。在他罗致的历代名家书画中,就包括王羲之、苏东坡、米芾、黄公望等名家法帖。潘正炜也起了一座“听帆楼”,以揽藏所爱。“听帆楼”亦是文人墨客经常雅叙的地方。“晚听渔歌答,晓听鸟啼遽。倚楼性自娱,听帆何所据。春江带雨来,寒江扑雪去。”“听帆楼”的风采,在潘正炜女婿陈春荣的诗句中引人入胜。上世纪30年代,国画大师黄宾虹曾绘有《听帆楼图》,著名学者容庚题跋道:“仙山海上怅无边,一胸繁华忽百年”。潘正炜著有《听帆楼书画记》《听帆楼集帖》《古铜印鉴》等专著,均被收入《广州大典》。其中《听帆楼书画记》影响尤著,深得古文献研究名家冼玉清的赞赏,在大陆与台湾多次印刷,是研究古画的重要工具书。

  龙溪潘氏文人盈门:第三代潘正亨能赋诗,尤工书法,被称为“三绝擅清才,能诗能画能文”;第四代潘恕擅丹青,学者陈澧赞其画作“暄之沧海日,烂若赤城霞”。到晚清废科举时止,龙溪潘氏共出过4位进士、5位举人,潘正炜则因抗英有功而受封为翰林。潘氏家族与岭南文化名人亦过从甚密。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吴荣光之妹嫁给潘有度的三子潘正常,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则是潘正炜的女婿。潘氏与文人望族之间的联姻,共同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文化繁荣。

  潘正炜的堂族侄潘仕成,也是名重一时的藏家。道光十年(1830年),潘仕成在荔枝湾购下方圆数百亩地,逐渐建成“岭南第一名园”,题名为“海山仙馆”。他花费巨资刊刻的《海山仙馆丛书》,集纳他毕生所藏历代名家的法帖字画,至今仍传为学林佳话。尽管后来家族败落,潘家所藏瑰宝多已散轶。现今广州美术馆碑廊仍存有部分海山仙馆原刻石,不乏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等历代大家的笔迹,潘氏收藏之广博,令人感叹。

  与时俱进

  毁家纾难,爱国精神传后人

  鸦片战争后,身处国运多艰、金瓯碎缺的时代,潘氏后人视救亡为己任,投身社会进步事业,彰显出深明大义、与时俱进的家风。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潘正炜积极抗英,维护民族大义,为家族后人树立典范。他带领行商支持林则徐禁烟,还曾购买战船、大炮捐赠政府。1847-1849年间,潘正炜联合广州许氏家族许祥光,发动民众反抗英军侵略,开展反租地、反入城斗争。尽管其时家业凋敝,他仍不惜重金抵御外侮,赢得了“毁家纾难”的赞扬。

  潘正炜之孙潘宝璜早年与孙中山结交。潘宝璜、潘宝琳兄弟当年分别是掌管粤秀书院、羊城书院的山长,他们登报支持孙中山筹建“农学会”,起到保护兴中会在穗起义秘密机关的作用。

  龙溪潘氏的第六代后人中,产生了一位在近代广东具有影响力的文坛大家——潘飞声。他少有才名,思想开明,诗、词、散文俱佳。1894年,潘飞声应香港中华报馆之邀,任《华字日报》《实报》编辑,以论著“匡正社会,主持清议”。目睹清廷腐败无能,潘飞声常以诗文言志,抒发爱国情怀。辛亥革命前夕,在柳亚子介绍下,潘飞声加入“南社”,与进步诗人为伍,为革命呐喊。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评价其诗:“粤诗独得古雄直,赖此巨韧摩天扬。”陈璞则赞扬其为“岭表词坛,洵堪独秀”。他还为鸦片战争时期广州河南四十八乡抗英运动撰写轶事记闻,激发民众的反帝爱国热情。

  出身于广州另一个潘氏家族的著名革命党人潘达微,也是潘氏族人投身民主革命的代表。他出生于广州天河珠村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潘文卿曾任清朝一品武官,辞官后以民间慈善事业闻名。潘达微在一次偶然求医期间结识了孙中山,遂立下“一雪国耻,匡时济世”之志,先后加入兴中会和同盟会。他与高剑父、陈树人在广州河南鳌洲外街成立“守真阁”,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寓褒贬于毫端,诛奸邪于纸上。”潘达微也将自己的革命志向寄情丹青。1905年,他与高剑父、高奇峰、何剑士、陈垣、陈树人等人在广州创办《时事画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份面向底层民众的画报,以“开通群智、振发精神”为宗旨。他揭露清廷弊政的《舆论》、嘲讽保皇党变法失败的《孤臣》、影射党派争权夺利的《猫与狗》、鼓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铁血主义》等作品,意识大胆,立场分明,寓意深刻,尽显革命者挥斥方遒的激情。除《时事画报》外,潘达微还曾担任《广东日报》《有所谓报》《天荒画报》《平民报》与《平民画报》之笔政。

  1911年3月,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亲赴现场,冒死收敛72具遗骨送到红花岗下葬。他在报刊上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发表七十二烈士的敛葬消息,并取“碧血黄花”之意,将“红花岗”改名“黄花岗”。潘达微悲愤作画《黄菊红棉图》并题诗:“吾粤两般千古事,黄花开后又红花。”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谢绝出任高官,专心艺术,后因积劳成疾,48岁时病逝于香港。1951年,他的灵柩被移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由此名留青史。

  专家访谈

  走向世界的愿望有容乃大之精神受访专家:潘刚儿(潘振承第八代后人,《广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作者之一)

  走向世界的愿望有容乃大之精神受访专家:潘刚儿(潘振承第八代后人,《广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作者之一)

  龙溪潘氏最主要的家族精神是开眼看世界的胸怀,以及诚信、善施的价值取向。潘家为首的十三行行商视野开阔,见识广博,他们顺应时代潮流,眼光超越“天朝”的围墙,把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开启了中国人近代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历史进程。

  比如,潘振承吸收了国外先进的账目支付方式,在中国是第一次采用汇票结账方式。他也是清代最早参与海外贸易、跨国投资的中国商人之一,促进了中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乾隆年间,潘振承等十三行商人奉旨将郎世宁等人绘制的《乾隆西域武功画》组画运到法国,制成名贵的铜版画,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交流。 潘振承四子潘有度积极从外国搜集世界最新海图,以其广博学识引起西方人的注意。1819年,他被美国麻省农学会授为会员,这种名誉实属难得。潘家后人还积极传播西方医学,出资引种牛痘用于公益事业。这些事例,无不反映龙溪潘氏精英走向世界的愿望,以及他们“以夷为友”的气度与有容乃大的胸襟。

  既有文化自信又有开放气魄

  受访专家:黄启臣(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面对西方文化时,龙溪潘氏表现出了一种既继承传统又乐于开放的态度,面对西方文化时,潘家并不盲从,而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上去吸收西方文化的滋养。以潘正炜为代表,他具有很深的学养,具备传统艺术的鉴赏力,是当时著名的鉴赏收藏家。龙溪潘氏家族博雅好古、名士兼收藏家辈出。在经营海外贸易的同时,还表现出对弘扬国粹的责任感。

  潘振承第六代子孙潘飞声是近代广东文坛一大家,他曾受聘于德国柏林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学3年,著有《柏林游记》《天外归槎录》《游萨克逊山水记》等。他诗笔雄丽,以诗传情,主张“五洲大地拓诗城”。由此可见,潘氏家族在面对西方文化时所抱持的自信开放的文化心态。既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又有勇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气魄,这是我们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需要的心态。

  潘氏名人

  [潘振承](1714-1788年)

  又名潘启,祖籍福建漳州龙溪乡。幼年过着“家无宿舂升斗储”的贫困生活。约于1734年只身来到广州,成为海珠区龙溪乡潘氏的开基始祖。他先是受雇于广州陈姓洋行,后获准在十三行内开设同文商行,经营40多年,成为享誉世界的广州首富。

  [潘达微](1881-1929年)

  潘达微出生于广州东圃镇,少时曾师从名家吴英萼习画,擅山水花鸟,时人赞其“技法基础深厚”“气韵清幽苍朴”。潘达微自幼多病,因求医认识孙中山,深受其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救国,提倡社会改革。后加入兴中会,此后为革命不惜携妻出走、散尽家产。辛亥革命后,潘达微谢绝高官厚禄,任芳村恤孤院院长。1921年,踏入不惑之年的潘达微皈依佛门,法号“妙化”。之后,他仍初衷不改,热心公益,号称“革命佛陀”。暮年转攻摄影,组织了我国早期在南方颇有影响的摄影团体“景社”。由于积劳成疾,48岁病逝于香港。

  [潘文治](1882-1949年)

  潘文治是广州天河珠村人。1900年,他考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后赴英国留学,归来后被任命为豫章舰舰长,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战争。潘文治是孙中山亲自任命的海军练习舰队司令。1922年,陈炯明叛变,他保护孙中山登上“楚豫”舰,安然避险。孙中山逝世后,潘文治无意与蒋介石合作,他以“不理世事”为借口,去了杭州的灵峰寺出家,法号“曾觉”。抗战胜利前夕,潘文治回到珠村投身教育,创办了禺东小学和珠村小学。

  逢星期三出版

  策划:张东明 姚燕永

  执行:陈志 练学华 胡智勇

  统筹:李平科 李培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