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网站地图|手机版
江门

新浪广东>江门>民生>正文

江门多数失独家庭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2016年01月07日 08:24 南方都市报  评论(人参与
C FP图C FP图

  一些年逾六旬的失独老人因政策、财力等原因,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也不能入住养老院。另一个现实尴尬是,失独家庭仍未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近五年来江门市及三区四市的两会上,仅有一位来自新会区的人大代表关注这个问题。他提出关注“失独家庭”的建议一年有余,但迄今为止,他的建议尚未得到采纳。

  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度晚年仍是我市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5年12月9日,20岁儿子蔡腾卫意外身亡后,蓬江区蔡先生、沙女士成了邻居眼里的可怜人。曾经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因为独子的离去充满了悲伤。

  2015年12月30日,南都独家报道了这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失独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悲伤的词语引起了江门各界关注。

  全国每年增失独家庭7.6万个

  长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作者杨晓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100余万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平均每天有一个班(40至50人)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离开人世。

  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会启动了针对省内失独家庭的全面深入调查研究,为政府从政策、经济和心理情感三个层面加强对失独群体帮扶提供参考依据,但迄今为止,调查结果未见公开发布。有报道称,广州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有897037户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约有4200多户失独家庭。

  江门有多少失独家庭?江门市卫计局有这方面统计,但该局表示“不方便透露”。南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仅新会区相关部门登记在册的失独家庭大约105户,江海区仅外海街道墟镇社区就有4户,蓬江区环市街道大约几十户。每一户失独家庭背后都有一连串悲伤的故事。

  多数无法享受居家养老

  江门失独家庭现状怎样?他们能否安度晚年?政府、社会能否解决他们的忧患?连日来,南都记者走访蓬江、江海、新会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真实情况。一些年逾六旬的失独老人因政策、财力等原因,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也不能入住养老院。另一个现实尴尬是,失独家庭仍未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近五年来江门市及三区四市的两会上,仅有一位来自新会区的人大代表关注这个问题。他提出关注“失独家庭”的建议一年有余,但迄今为止,他的建议尚未得到采纳。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度晚年仍是我市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3年9月至今,江门市心理学会一直在开展一项名为“暖阳计划———失独老人关怀项目”,目前蓬江区有大约30位失独老人加入这一计划。

  困境

  失独老人一旦生病便陷入极端贫苦中

  南都记者在“江门市建议提案在线”搜索,从2006年至今,没有一份与“失独家庭”有关的建议或提案。而新会区人大代表莫国杰是目前为止,南都记者了解到的江门市第一位关注“失独家庭”的代表(委员)。

  莫国杰是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兴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新会区人大代表。2015年1月,新会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分组讨论,莫国杰提了一份《关于“失独”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政策的意见》。

  “我们南兴社区有4户失独家庭,他们有退休工资,又不符合居家养老的条件,但每月只是1000多元,养老院每月至少也要两千,也去不起。”社区失独家庭的困境触动了莫国杰,2014年底,他开始了解新会区失独家庭问题。

  “新会区卫计局开始说全区失独家庭有77户、154人,后来新会区民政局调查核实,说大约有105户,他们中年轻的40多岁,现在还有劳动能力,一旦过了60岁,养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莫国杰结合自己的调查,写了一份建议。

  失独家庭存在3大问题

  “失独老人是计生政策下的一个特殊群体,不生病时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旦生病将陷入极端贫苦的境地。”莫国杰在建议中描述了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这些家庭存在3大问题。

  首先,经济负担沉重。莫国杰说,失独老人与其他老人相比较,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得到相应的家庭赡养支持,再加上由于计生政策导致的“4-2-1”家庭结构,使得这类老人可能还要面临赡养自己父母的巨大责任。

  其次,生活上缺乏照顾。莫国杰说,生活照料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独生子女离世,部分失独老人靠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年迈时不得不求助于一些专业养老机构,但是养老机构明确规定接收老人需要子女签字,没有人为这些老人签字,养老机构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第三,长期精神压抑。莫国杰说,由于失独老人长期受到子女去世的压抑,往往自卑,情绪消极,更有甚者远离原来的居住地,断绝和原来的生活圈子交往,开始与世隔绝。

  关怀失独家庭4点建议

  “政府部门要出台针对失独老人的帮助政策,只有政策才是最具稳定性和普惠性,政府应当强化责任,从失独老人最敏感的问题入手制定相关措施。”莫国杰提出了4点建议。

  第一,精神赡养。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帮助失独家庭建立联谊会,组织一些活动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乐,用积极的心态来生活。

  第二,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及医疗困境。莫国杰建议,为确保失独老人能安享晚年,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对无担保的失独老人和养老机构的责任进行细化和明确,确保失独老人能够入住养老机构,并最终取消养老担保人这一门槛;政府应制定针对失独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第三,完善社工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于经济条件允许,且不愿意去养老院度过晚年的失独老人,可以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应无条件享受居家养老的政策。一方面,要重视义工、社工的优势和专业服务,帮助失独老人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另一方面,政府应放宽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权限,让这些组织去关注失独老人,为老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第四,为失独家庭设计专门的养老医疗保险、慈善救助,一旦独生子女发生意外,父母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政府也应给失独家庭提供一次性或按月发放的补助金,使他们的晚年不至于生活艰难。

  故事

  新会

  儿病逝媳改嫁,失独夫妇郁郁而终

  说起何阿婆一家的故事,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兴社区的邻居们没有不叹气的。2016年1月5日下午,多位邻居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何阿婆一家的不幸遭遇。

  2015年9月份,73岁的何阿婆离开人生,她是家里最后一个走的,她丈夫的侄子帮忙料理了后事。

  大约两三年前,何阿婆的丈夫离世,何阿婆主持料理了后事。邻居们说,两位老人是因为独子突然去世,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郁郁而终的。

  1978年,何阿婆36岁,与丈夫生育了一个儿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小孩。夫妇俩都在新会供销社工作,一家其乐融融。

  2006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何阿婆的儿子突患急性白血病,大约一个月后就去世了。此时,儿子刚结婚不到一年,儿媳妇怀孕六个月。邻居们说,因担心腹中小孩遗传白血病,她将小孩流掉,后来,改嫁。

  儿子没了,孙子(女)也没了,何阿婆的丈夫遭此沉重打击,一病不起,整天愁眉苦脸,2012年也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何阿婆一人。

  “自从老伴去世后,何阿婆也病倒了,侄子、义工有时帮忙照顾,打扫卫生,我们每次去,她都是在哭,说看到人家儿孙满堂,自己没脸见人。”南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儿子、丈夫相继去世后,何阿婆卧床几年后,也在痛苦中离世。

  昨日上午,南兴社区居委会向南都记者提供了该社区一份《“失独”家庭名单》,除了离世的何阿婆一家,还有3户失独家庭:居民梁女士的儿子于2001年1月因病去世,目前夫妻双方退休;居民叶女士的儿子于2014年6月因病去世,叶女士在某商店工作,丈夫在某单位开车;居民黄女士的女儿于2005年4月因病去世,黄女士夫妇已退休。

  江海

  儿子车祸去世,儿媳不离不弃

  2014年,江海区外海街道开展“关爱失独家庭”行动,期望通过精神抚慰、再生育关怀、困难救助、养老服务等措施,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和阴霾,解除生活之忧。

  昨日上午,外海街道墟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该社区有4户失独家庭。

  伍女士50岁,已退休,丈夫56岁,下岗。1986年,两人生育了一子,是家里唯一的小孩。不幸的是,2012年,其子遭遇车祸,因抢救无效死亡,此时,孙子才出生一个多月。与新会的何阿婆比较,伍女士夫妇还有孙子,情况相对好点。

  伍女士的儿媳今年27岁,是蓬江区人,丈夫去世后,她留下来抚养儿子,照顾公婆。“她家婆伍女士说,儿媳这么年轻,再找个丈夫也不难,她愿意留就留,不愿意留也没关系。”墟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伍女士儿媳与其儿子感情好,与公婆关系很好,所以,丈夫去世3年,依然坚持照顾公婆,但随着小孩慢慢长大,伍女士夫妇也明白儿媳终究是要改嫁的。

  与伍女士一家的遭遇类似的还有陈先生的一家。陈先生60岁,妻子50多岁,两人都已经退休,他们唯一的儿子两年前患癌症去世,儿媳也留下来照顾年幼的女儿以及公婆。

  南都记者了解到,针对辖区的失独家庭,外海街道卫计局联合街道妇联、团委,与村社区合力,定期对“失独”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村社区计生专干每月一次探访慰问,派专人帮他们搞好家庭卫生;对“失独”家庭父母女方年满49周岁或丧偶的,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生活补贴。

  截至2014年,已为8户这样的家庭提供帮助;对重大疾病或变故的,给予不低于5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经济比较困难,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经本人同意,与村社区联合协调民政部门纳入五保供养。

  蓬江

  30位失独老人参与关怀计划

  与江门市其他地方的失独家庭不同,蓬江区环市街道部分失独家庭参与了目前江门市唯一针对失独家庭的关怀计划项目。

  从2013年9月1日至今,这个由江门市心理学会主持的“暖阳计划———失独老人关怀项目”,服务对象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目前的30人,服务对象除了环市的,还有北街、堤东的失独家庭,项目通过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组织郊游活动等形式实施亲情关怀。

  “我们的目标是50名服务对象。”江门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雪说,由于资金等原因,“暖阳计划”的服务对象比较有限,真正要解决全市失独家庭的现实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