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栋 通讯员刘向明、张毅涛

  儿子出生在“6·26”国际禁毒日这天,在儿子出生的前一天,缉毒警爸爸还在枪战,以至于有人笑称,“爸爸一枪把儿子打出来了。”

  杨警官,2001年加入警队,现为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长期战斗在广州缉毒一线,是办理涉外毒案的能手,他以其亲身经历讲述广州缉毒警的故事。

  杨警官大学读的是经济和英语专业,看上去似乎前景美好,但他一毕业却选择了从警。从警16年,他的经历很丰富,干过特警、派出所基层民警,2006年调入禁毒支队,一开始搞政工,后来在审讯时发挥英语特长兼做翻译,2007年,正式成为一名缉毒侦查员,办理涉外毒案。

  “小线索里面做大文章”,杨警官办过很多重特大毒案,起初的线索都很不起眼。2011年6月,他从一宗已破案件的线索入手,经过三个多月的侦查,发现了一个活跃在广州白云区和佛山黄岐一带的特大制贩毒网络,这个网络涉及一大批嫌疑人,包含多个毒品犯罪集团,还涉及枪支、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情异常复杂,毒贩也非常狡猾凶残。

  在追踪其中一个团伙头目时,该头目当时带着枪跟女朋友去玩,“当时我们离他只有5米”。而另外一个“毒枭”,身体强壮,枪从不离手,车里随时放着枪。为了抓捕他,在他家门口蹲守了三四个小时,趁其戒备松懈时才将其抓获。经过一年多的打击收网,该系列案先后打掉5个制贩毒团伙,其中武装贩毒团伙3个,查获制毒工场5个,缴获毒品、枪支、子弹等一批,杨警官荣立个人一等功。

  干缉毒,除了有勇有谋,还要当“学霸”。杨警官的业务是涉外毒案,侦查对象往往是外籍毒贩,因此,大部分侦查员都会英语。但光会英语远远不够,有时外籍毒贩贩毒时讲当地土语,这对侦查员的外语水平提出很高要求,他们还要去学一些小语种。

  侦办涉外毒案,最要命的是时差。杨警官告诉记者,很多外籍毒贩白天睡觉,凌晨三四时最活跃。“因此必须要跟他们的时差一样,经常熬夜,很考验身体素质”。

  只开过一枪 几小时后刚好儿子出生

  杨警官从警以来,在抓捕疑犯中只开过一枪,巧合的是,在开这一枪的第二天,儿子就出生了,更巧的是,儿子出生这天是“6·26”国际禁毒日,是一个地道的“禁毒人的儿子”。

  2008年6月25日晚,一伙外籍毒贩跟惠来籍毒贩在白云同和的一间出租屋里交易冰毒。当时现场有四五个外籍毒贩,在交易完成后,惠来籍毒贩离开时被当场擒获,此时,几名外籍毒贩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这时,杨警官带领守在楼下的一组人进行抓捕,不料,其中两名毒贩手持铁棍拼死顽抗,杨警官对其警告道“不要动!”但两名毒贩仍然拿着铁棍冲了上来,危险迫在眉睫,杨警官在警告无效后,鸣枪示警,两毒贩越来越近,眼看就要扑了上来,杨警官果断地对着其中一名毒贩的腿部开枪,打中其小腿,该毒贩中枪后继续逃跑,跑了几十米后,终于被擒获。

  “那天晚上打完这枪后,一直在办这个案子”,几个小时后,杨警官的妻子于6月26日凌晨被送进医院,直到办完案子,杨警官才有空去医院探望,刚到医院,儿子就在这个时候出生了。

  后来,杨警官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笑称:爸爸打了一枪,你就出来了。因为每年过生日时都是国际禁毒日,因此儿子特意把自己的生日提前到了父亲节过。

  在今年父亲节,儿子特意用英文做了一张贺卡送给缉毒警爸爸:You are my superman(你是我的超人)。

  职业责任感 

  “该往上冲的时候,没有人会后退”

  近日,在四川凉山牺牲缉毒警的追悼会上,一场全屏马赛克的葬礼让无数网友泪奔,马赛克是因为战友还将继续战斗。缉毒警的特殊身份,使得杨警官的名字和照片都不能公开,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丧心病狂的毒贩。

  听闻四川凉山的同行在缉毒中牺牲,“很痛心,就像自己的亲人去了一样”,杨警官说,每次看到这些情形,心里都不好受,“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毕竟我们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杨警官说,广州禁毒形势复杂,作为行动带队负责人,必须保证自己和侦查员战友的绝对安全,尽管有些东西是不可控的,但事前的行动方案必须做到很细致,对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带出去多少人就要一个不少地带回来,不希望身边的战友出现伤亡。

  在不少毒案中,枪毒同源,毒贩以枪护毒,都是亡命之徒,一旦遇到抓捕,会拼死一搏。在各警种中,缉毒直接面对枪的几率无疑大很多,因此,缉毒警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杨警官说,为了避免出现伤亡,会挑选最佳的时机进行抓捕,以最安全的方案把行动拿下,但只要一行动,“该往上冲的时候,没有人会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