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彦为我国的植物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郭俊彦为我国的植物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金羊网记者 李钢 通讯员 王晨绯 周飞

  图/华南植物园提供

  63年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原所长郭俊彦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中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63年间,他从一名爱国的留美博士到一位科学家,从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学者,为我国的植物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8月17日凌晨3时20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93岁。

  白手起家建起实验楼

  郭俊彦于1926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家国凋敝、战争连年,在那样恶劣环境中成长的他立志以科学报国。

  所以,他一路苦读,1947年,郭俊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植物生产系毕业,并于1949年赴美国留学,1953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55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待遇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响应祖国的号召,冲破重重阻力,决心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回国后,他服从国家分配,于1955年11月离开上海老家,告别年迈的双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只身来到广州,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

  此后的63年,郭俊彦扎根广州,在这里专心研究,从一名留美博士变成一位科学家。

  刚到华南植物研究所,郭俊彦立即投入工作。他抓的第一项任务是建设实验楼。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白手起家、任务重、困难大。郭俊彦查阅资料,参访相关实验室,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从总体结构到台、架、水槽的布局等等细节,他都亲力亲为。至上世纪50年代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栋高三层的实验楼终于落成。

  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筹划建立植物园,他积极参与了国内外植物园资料的收集、建园规划草稿图的制作、荒山绿化和植物引种栽培等工作。

  此后,郭俊彦将主要精力放在筹建植物生理研究室上。他吸收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和留苏回国人员,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根据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华南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特点,他设立了植物抗寒生理、光合作用、果蔬采后生理、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次生物质代谢、种子生理六个研究组。研究组的研究硕果累累,其中,由郭俊彦亲自主持并参与的三叶橡胶抗寒生理的研究,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培养人才上门求贤

  作为植物生理学科研究的领军人,郭俊彦极为重视培养人才,扶持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壮大科研队伍。为了引进高级人才,郭俊彦亲自上门求贤。1956年当他得知黄邦彦(植物生理学家)美国留学归来抵达广州时,立即登门拜访,说服其到所里工作。

  经过准备和争取,植物生理研究室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成立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从制订培养计划、带教研究生到指导毕业论文,郭俊彦总是悉心传授,培养年轻人不遗余力。20多年来,郭俊彦和研究室其他导师一共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目前,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工作中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经他扶持关照的除生理室外,还有许多其他研究室的人员。改革开放早期华南植物园公派或自费留学者大多数都是经由他积极支持或直接写推荐信而成的。这批人回国后,不少成了科研或管理上的领头人或骨干。他还运用他的国外资历和英文流利等条件大力开展该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使华南植物园国际交流、合作活跃起来。

  办公桌等均是旧家具

  “郭教授俭朴的作风是我崇敬和学习的一个方面。他衣着朴素,午饭就在饭堂与职工们一起吃。他当了所长还是用此前不到16平方米的一个小房间,就是这个房间他一直用到退休及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用的办公桌、书柜、凳子等全是旧家具,他从未添置过一件新家具。”植物形态解剖学家吴七根回忆当年与郭俊彦共事的场景。

  2015年是他归国60周年暨90岁华诞。作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自1954年组建以后的首位留美海归博士、华南植物研究所第四任所长,华南植物园很多职工自发提议为他举行纪念活动。

  “当时之所以大家提议,是因为郭俊彦先生爱国爱所的情怀、毕生奋斗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的品格影响了我们这些后来人。”夏汉平就是在郭俊彦关心与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现在是华南植物园主任助理。

  “1985年,郭老师辅导我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甚至‘化身’为严厉的评委和旁听的同学,提出诸多问题让我预答辩,让我‘惊出一身冷汗’!这些年里,我也带了不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当我辅导他们准备论文答辩时,郭老师当年辅导我的情景,就又一一重现眼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