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广州的小学生小元(左六)到澳大利亚游学,和当地孩子一起上课。     受访者供图

■广州小学生小元表示,到澳大利亚游学能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 受访者供图■广州小学生小元表示,到澳大利亚游学能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 受访者供图

  ■关注游学低龄化

  每逢暑假,广州的旅游大军中就会多了一些年轻的面孔,不过跟过去单纯的旅行看景点相比,现在的家长更想让孩子在旅行中收获文化知识、提高外语能力,所以游学逐渐成了学生在假期的重要活动。到了近期,游学更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对象从以往的中学生发展到小学生。假期游学怎么游?孩子们可以有什么收获?家长又有何思考?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游学,学生们普遍欢迎。有一名小学生到澳大利亚游学后直呼,在那里上学就是“到学校玩一天就回家,爽!”不过,家长则关心收费水平等事项。

  9岁女孩插班式游学 回来说还想再去

  “游学完不想回来,还想以后每年都去。”广州一位家长严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寒假参加游学后,9岁的女儿小元就对妈妈说,这个暑假还想再去澳大利亚插班游学。

  那是女儿小元第一次出国游学,插班到澳大利亚一所公立小学,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给她报这个班的目的,一是想让她锻炼英语口语能力,二是看一下国外的孩子们是怎么学习的。”严女士说,三周的插班生活让孩子的英语尤其是口语水平提高很大,她认为,这种插班式游学比专门定制的旅游、参观式的游学学到的更多。

  小元目前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平时的英语成绩不错,但是第一次到国外游学,严女士还是非常担心她因为听不懂,不能和老师及同学交流。

  “我和她爸爸一起陪她去澳大利亚,第一天送她报到时,我跟她爸爸说,完了,回来肯定要哭了,最担心的是她放学后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去了’。”严女士说,令她惊讶的是,第一天放学后女儿很开心,而且很自然地跟爸爸妈妈说英语。“她虽然有很多听不懂,要靠猜,但她愿意开口说。当时觉得很神奇,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她开口说英语)的”。

  除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上课方式的不同也让小元印象非常深刻。她在回国后非常乐意分享这段游学经历,她还做了一个分享的PPT。在PPT中她写道:“澳大利亚的学校与中国的学校完全不一样,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他们是玩一天就回家’。他们的午餐是自己带,可以带手环、玩具、零食。上课坐地上,下课可以去操场玩。爽!”小元说,虽然她不太会说英语,但仍过得很快活。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多需要学生主动完成,而非强迫完成,老师就像朋友一样。

  小元在课程结束时,非常舍不得老师和同学。她跟妈妈说,以后每年寒暑假都想去澳大利亚游学。

  家长: 出国游学花费不小但收获更大

  “这个暑假,因为我的时间没有安排,所以没有办法。下个寒暑假,有机会还会让她参加游学。”严女士说,女儿在澳大利亚游学的花费是一万元,再加上父母陪伴的机票、食宿,三人花费五六万元。“几个人出国的花费不小,但是收获很大,比起走马观花式的游学,我比较主张参加插班式游学。”她认为,大人通常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家庭条件允许的话,插班式游学能让孩子们真正开口说外语,让小孩的视野更加宽广。

  这个暑假,小元虽不能再次去澳大利亚游学,但她的暑假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学习自由泳、自学英语、读完《三体》等几十本书。“(女儿)暑假有上一些才艺课,但没有上补习班,因为我们答应她,学习成绩好的话就不上补习班。我认为,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很重要,当然,父母的引导也很重要。”严女士说,她答应小元这个暑假一起去北京看长城、故宫,她希望孩子多看看这个世界的各种生活,学会接受和包容各种文化。

  游学达人:要根据兴趣选择游学项目

  “第一次游学是小学三年级去奥地利参加世界合唱锦标赛,随后去了德国、意大利等国游览。在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参观,让我知道汽车工艺之美,对艺术有了兴趣。第二次游学是去美国,参观了不少博物馆,感受了那里街头的音乐氛围,都很吸引我。”讲起自己的经历,准备进入大学学习的余詠诗如数家珍。她告诉新快报记者,与同学一起去游学,与和父母去旅游是不同的,游学可以与朋友分享快乐,跟着老师学习很多知识。“后来上初中时,我游学更多元化,比如去参观华南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去中科院能源所听科学家讲故事。”余詠诗称。

  阿诗认为,她后来申请到美国做交换生,和从小有机会去外面游学有关,其中最直接的一次影响是上初一时,她跟随广东实验中学团委到新加坡进行交流,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

  阿诗介绍,让她对游学更深度思考的是,上高一那年,省实南山班的一位老师牵头制订了一个暑假到西安研学旅行的方案。那是结合一些学科进行规划,比如,在历史学科学习西安的文史,在语文学科学习古诗词,在英语学科到博物馆听双语翻译等。“学生研学是依照课本大纲,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开拓视野的机会,是学与游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过程,这需要学校与旅行社进行详细的沟通。”阿诗说,那次去西安研学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去之前做了一个研学手册,在旅游过程中又一起探究和分享,回来时再与原计划比对,发现有不少收获。

  作为经验丰富的“过来人”,阿诗建议,有计划游学的同学一定要用好研学旅行的资源,最好能得到大学和文化、科研机构的支持;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研学项目。此外,去外国游学时,除了语言浸泡类课程,最好能与当地人多接触。

  家长: 游学经历给女儿带来深远影响

  “女儿在小学阶段的三次游学经历,给她带来深远影响。”阿诗的妈妈林顺意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外游学时,女儿还去参观了奔驰汽车公司,把小的汽车样板带回来,对它们的精美工艺有了了解。而在施华洛世奇水晶店参观时,女儿挑选了一款水晶玫瑰花带回来给妈妈,更让她惊喜不已。“当我收到这个礼物的时候,很难想象一个8岁的三年级小学生,可以从那么远的地方挑选这么漂亮的礼物带回来”。

  林女士也发现了女儿的变化:除了听老师的话,还能帮助老师管纪律,团队精神加强了。

  出国游学令阿诗打开了眼界,她很想出国去,学习外国文化,所以在高一时,报名参加了与美国的一年交换生计划,后来继续留在美国上高中,今年继续考大学。

  “让孩子游学的费用,与自己带她出去旅游,花费差不多,开始时我们还考虑一下,到后两次都没怎么考虑了,觉得对孩子有用,就值得。”对于不菲的费用,身为商人的林女士表示,自己负担得起。

  ■全国研学旅行行业联盟高峰论坛永久落户广州花都区,将探索研学旅行教育的新模式。 受访者供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几年来,“旅游+教育”的游学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每年暑假无疑是游学市场的旺季。不过,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游学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有专家指出,游学的作用仍有待考察,要避免出现“为研学旅行减负”的尴尬情景。另外一名专家则表示,相比于送孩子去游学,高质量的陪伴更重要。

  “目前很多机构安排的研学功利性太强”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家长热衷的游学也称研学,“研学旅行”一词较早出现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中。该通知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旨在发展休闲经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带动服务业发展。

  研学旅行,从2013年提出概念,到2016年开展试点工作,再到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推广之势,虽历时多年,但研学旅行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锦绣香江小学校长练锡平认为,暑期研学作为对平时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应该有系统规划,而不是出去走马观花旅游一趟。由于有语言障碍、文化障碍,这种十天八天的短时间游学,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很难达到多好的效果。“而我们发现,目前很多机构安排的研学功利性太强,乱象较多,而实际上真正起到作用也很难说。”练锡平表示。

  不少教育工作者都看到了现在“游学热”下的暗涌。今年3月,全国研学旅行行业联盟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成立仪式。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教育部督导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教授认为,研学旅行将倒逼课堂改革。她强调研学旅行课程的范式与实践,认为缺乏课程思想的指导,研学旅行活动就会“庸俗化”。她说,课程要具备规范、系统、常态、有成效的特点,她呼吁加强队伍的专业化、行业的专业化、学科发展的专业化,提醒要避免出现 “为研学旅行减负”的尴尬情景。为此,王红提出了“学术与产业并存,育人与育商齐飞”,并认为研学旅行的课程要“始于行,起于知,终于行”。她认为,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行为的改善。

  走访:游学价格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近几年来,“旅游+教育”的游学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不过,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游学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

  在广州众多游学机构中,新快报记者从一家“广州游学营”了解到,该机构今夏推出的军事、国学游学夏令营主要面向6岁至18岁的学生。位于“家门口”为期约半个月的夏令营,每人收费约5000元,入营后采取军校管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之余,也会带学生参观景点。前往国内其他地方的游学项目,按两周时间收费,每人约需1万元。

  本地另一家主打国内游学的“广州研学旅行”的工作人员则告诉新快报记者,在今年暑期游学路线中,呼伦贝尔路线的报名人数最多。游学期间,学员主要参观了解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一趟游学之旅约需一周时间,根据不同路线收费,每人在3000元至8000元之间。

  除了国内路线,出国游学也是部分家长及孩子的首选。新快报记者从一些提供国外游学服务的机构了解到,家长为孩子选择出国游学无外乎体验国外生活,探访世界名校,提高语言及交流水平等。家长在做出选择前,需要准确了解游学的详细内容,从而选择适合孩子的产品。

  新快报记者从广州一家游学机构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7岁以上的学生即可报名游学,该机构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暑期游学路线。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游学路线较受欢迎,时间一般为半个月,费用为每人4万元左右。游学期间,“游”与“学”占比约为1:1,学员可以和国外学生一起上课,对外语水平会有帮助和提升,也会在寄宿家庭进行生活体验,以及游览风景名胜等。

  此外,有机构介绍称“游”与“学”的比重,会根据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有所不同。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以“学”为主,可以选择安排学习课程的线路,不过游学费用也会随之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机构有不同要求,有的让学员“自由行”,即不包往返机票,有的声称“一价全包”。还有机构要求学员有一定外语基础及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游学,家长最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游学机构一般会和家长签订入营安全协议,提供24小时联系电话和紧急呼叫备用电话,并为学生购买意外险。若孩子较小,就需要家长“陪游”。有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游学路线都会提前派人踩点,不会冒险去难以保障安全的地方。

  “家长更应该参加力所能及的亲子活动”

  “现在游学为什么好做?可能涉及家长的从众心理——自己没时间陪孩子,就愿意出这个钱。”民间机构三生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主任唐吴华分析,从她多年策划组织亲子活动的经验来看,假期其实是家长陪伴孩子的好机会,可以借此机会增进亲子关系。

  “我认为家长更应该参加力所能及的亲子活动,简单说来就是更好地陪伴。可能对一线城市的家长而言,工作压力大,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是特别长,所以质量很重要。要记住简单的一个原则——和孩子在一起,就只和孩子在一起。”唐吴华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策划活动,让孩子有主人的感觉,而不是被迫参加。

  唐吴华举了三个简单的亲子活动类别供广大家长参考,一是和孩子在城市里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如省博等;其次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唐吴华认为,不能把德育完全交给学校,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家长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言传身教,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另外家长可以组织一次亲子游,也可以带孩子回老家看看,陪着孩子“看世界”,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补充,是独自的游学无法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过程中让孩子承担一定的任务,例如搬行李、拍照等,让孩子学会摆脱依赖,这些都是高质量的陪伴方式。

  视点

  低龄孩子是否适合游学?

  要视乎其自立情况而定

  民间机构三生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主任唐吴华介绍,经过机构心理专家的调研,目前游学呈现低龄化趋势,可能达不到家长希望的效果。

  唐吴华告诉新快报记者,该机构曾和武汉一所学校合作,当时有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来咨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适合参加游学?唐吴华认为,首先要看孩子的心理基础,有的家庭会尽早培养孩子形成自立的习惯,但这样的孩子比较少,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缺乏自立的心理基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内心不够强大”,独自一人离开家长远行可能会有心理焦虑,不利于在旅游的过程中吸收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