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多变 街坊称有预报图标看不懂

  广州日报讯 (记者叶卡斯摄影报道)寒潮凶猛!昨天冷空气只是小试牛刀,就已把广州全天的气温牢牢摁在6℃以下。今天湿冷依旧,后天早晨还要提防本次降温中的最低温出现。

  最近天气变化剧烈,正是各大天气预报软件大行其道之时。可是昨天一个奇怪的天气图标却让不少网友纳闷。“这个10时和11时的天气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广州市民林曦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手机截图,记者看到,她所说的奇怪符号,看上去像个波浪,三条线条,最上面一条向上卷起,下面两条卷向下方。原来这是一款手机自带天气软件提供的预报符号。记者了解到,这款手机使用的是天气频道提供的预报服务,上述图标在图例中指的是“微风”的意思。

  其实不止这个软件,许多手机软件上的天气图标都让人“蒙查查”。记者手机上有10款天气预报软件,除了个别在给出图标之余还能配以文字解释外,大部分只有图没有说明。某个软件关于北方某地一个温度计加雪花的图案,在朋友圈里也难倒了众多网友,记者查询了天气频道图例解说才知,这是结冰的意思。

  一位天气预报专家告诉记者,通常来讲,天气预报图标是国际通行的,特别是一些最基础的预报图标,“比如晴天、多云这些,我们和外国都是一样的。”中国气象局也专门制作了天气图形符号,对包括沙尘暴、冻雨等在内的数十种预报图标做出规范。但专家也指出,随着天气现象日趋复杂多变,新的符号层出不穷,有一些甚至专业人士都看不懂。记者也看到,在我国的标准天气图形符号中,光和下雨有关的就至少有13种,有的是中雨转大雨,有的是大雨转暴雨,但看上去都是一朵云下面加上水滴,普通民众看了难免一头雾水。专家建议,在图标预报的同时,最好也加上文字解释,让天气预报更加通俗易懂。

  链接

  从1500年到1920年

  广州至少下过15次大雪

  根据广州本地有关历史气候的研究,17世纪和19世纪,广州比较寒冷,1500年~1920年广州地区共出现41次寒害,平均11年出现一次,期间广州地区下过大雪有15次。

  据悉,广州地区历史上下雪的南界比现在要偏南,最晚的终雪期偏晚,比如19世纪恩平香山(今中山)一带都下过大雪。

  广州地区最早下雪记录是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腊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意思是,连下三天大雪,地上都堆起30多厘米厚的大雪。这800多年前的雪在今人看来,简直难以置信。

  顺治十一年(1654年3月6日)、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都下过雪。光绪十八年,广州地区最低气温应该在零下3℃,当时雪区的范围覆盖了广东全省。

  此外,广州下过连日大雪的记载有8次,分别是:1245年、1618年、1634年、1787年、1788年、1832年、1835年、18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