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郭丹萍 炎炎夏日,赤膊上阵,龙舟竞渡提前上演。昨日上午,天河区的车陂村和棠下村同时进行了龙舟竞赛,齐齐打响广州市龙舟活动头炮。据悉,今年车陂村龙舟传统活动正在申请广州市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全村荣誉,村民们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进行训练。昨日赛场上,扒手们拼尽全力,展现出最佳实力。
斗快要领:速度要恰到好处
“咣!”昨日上午10时许,随着一声锣响,车陂龙舟赛在车陂涌拉开战幕,河涌两岸挤满人群,村里12支比赛队伍分组两两并头“斗船”。现场锣鼓喧天,号声阵阵。
车陂村现有龙舟近50艘,分归村内11个姓氏的12个龙船协会,每年农历四月底,每个龙船协会都会从自家几条龙船中精选1条出来参加车陂龙舟赛。车陂村拥有龙舟赛的天然好条件,村内车陂涌的宽度平均30多米,适合多艘龙船并排比赛。“行外人看输赢,行内人看技巧。”车陂村龙船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比赛过程中,扒手们由开始坐在龙舟上扒,到跪着扒,再到站着扒,以求动作加快。比赛方式来回300米,在单程折返时,龙舟需要完成拿旗任务,“拿旗听似简单,却对每支队伍的比赛成绩起着关键作用,最前面负责拿旗的队员,什么时候给打鼓的人做手势让划桨停下来,这个很重要,因为划桨的人停太快,前面的就拿不到旗,如果停得过慢,龙船又过头了,这样一来很费时间。所以,‘恰到好处’是一门技巧。”
村里扒手林俊杰介绍,龙舟队伍平均年龄在20-30岁,都是满18岁以上的村民才能来参加比赛。今年是林俊杰第三年参加车陂扒龙舟比赛,早早来到现场的他,一点也不紧张。
天河车陂村龙舟赛,从1981年举办到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每年必看的一项盛事。“我以前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这几年才退休的。”今年50多岁的梁鸿添身上挂着一台相机,在涌边拍照留念。
据介绍,车陂龙舟传统文化目前正在申请成为广州市天河区非遗项目中的一员。“因为这个契机,今年参加龙舟比赛的队伍比往年多了几支,为了更好地举办这次比赛,有队伍甚至提前一个月进行练习。”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棠下龙舟同日上演竞技
昨日上午同一时段,天河棠下村与猎德、珠村等兄弟村,一共10条龙舟在棠下涌展开竞技。
扒过龙舟后,龙船饭也是不容错过的重头戏。当天中午,车陂村和棠下村分别在村里祠堂设宴120围龙船饭,欢迎前来观看的村民和兄弟村的村民,葱油鸡、红烧飞鸽、珍珠斑、腰果龙船丁等菜系,让村民吃完赞不绝口。
下周二车陂景将如期举行。车陂作为天河大村,兄弟老表村多,每年到“车陂”探亲的龙船少则150条,多则可达200条,相当大阵仗。今年前来车陂探亲的龙船来自黄埔、番禺、海珠、天河等村,与往年一样,这里将再次上演广州最大的龙舟景。招景从早上9时到下午1时,高潮通常在上午10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