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物管卖60多个楼盘业主信息
今年5月,深圳警方接群众举报称,在深圳市南山区天利名城某房地产中介公司有工作人员涉嫌非法获取深圳各大楼盘业主个人信息(业主电话、住址及银行卡信息等),以供其公司的工作人员拨打业务电话和发送房产信息使用。
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发现,该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人赵某某涉嫌非法获取并储存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民警在该房地产门市店铺内当场抓获涉案嫌疑人赵某某,查获其服务器非法储存的个人信息数据容量约30G。
赵某某交代,其电脑储存的公民信息从2006年开始收集得来,大多是从网上下载,信息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公民电话、住址、车辆登记信息、征信信息、银行卡信息,其中约有20G公民信息是从美联物业柯某某手中非法购买的业主个人信息。专案组循线将柯某某抓获。
办案民警介绍,柯某某是美联物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可以接触到大量业主信息。多年来,她将美联物业管理的多个楼盘业主信息打包卖出,从中获利几十万元。“20G的信息涉及深圳约60个楼盘。”
“一些高端楼盘的业主信息‘市价’更高,一个楼盘的信息可能要卖到十几万元。”办案民警说,“一些小区里常有摆摊填问卷送礼品的小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从中获取业主个人信息。”
惠州 快递单信息按寄递物品分类卖
2015年12月25日,惠州警方接到举报,有一快递公司的员工私自下载客户资料后进行贩卖。警方迅速查明,作案嫌疑人为该快递公司的员工林某,并将林某带回。
林某供认,2015年12月4日至2015年12月24日,他用快递公司电脑下载数万条客户资料,包括客户地址、电话、姓名、寄递物品等信息,通过微信拍照贩卖。短短20天内就通过微信卖出,从中获利上万元。
案件侦办过程中,警方又发现惠城区某快递公司有一员工陈某私自下载客户资料贩卖。
警方发现,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流向惠城区本地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竟专门收集、转卖公民个人信息。“他们把从各种非法渠道得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分类整理,根据客户需要精准提供,甚至细化到哪些是给做装修的,哪些给卖牛奶的,哪些给做胎毛笔的,行业涉及房地产、快递、保险、新生儿等”。
“安网1号”集中收网统一行动中,惠州警方成功抓获了涉案人员45名。
警方提醒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降低密码失窃后造成的经济损失;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减少公民个人信息泄漏;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查看评论(19)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