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好美美的妆、整理精致的发型、穿身漂亮的衣服,无论在哪个年纪,女生的自信心,有时就是这么容易获得。

  可再精致的妆容,最终也要卸掉。当你擦掉口红,没了眼线,褪去所有包装,自信和安全感是否也会跟着离去?

  身为女人,没人不害怕在慢慢变老的同时慢慢变丑,总希望能年龄成迷,颜值无敌。

  如果说20岁前的样子是父母给的,那么20岁以后、你的样子应该由你自己负责。何时开始护肤,你的状态就有望停留在何时,20岁冻龄、30岁减龄、40岁逆龄。

  但,你要懂得如何正确护肤,避免走弯路。

  中国台湾知名造型师、护肤专家李慧伦——一位从小就热衷于变美,并把研究如何更美当成工作的女性——却说,岁月不会对谁手软,但不代表你不能打败时间。

  李慧伦简介

  中国台湾知名造型师、高校讲师、时尚自媒体人。美容科班出身,铭传大学研究生,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从事专业影视造型,并为精英人群提供可信赖的整体造型、彩妆护肤专业指导。

  曾担任台湾华视、中天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热门栏目的总造型师和金马奖影后影帝的指定造型师。擅长政界、企业界的整体造型和教学管理。是中国台湾政界名人马英九先生任职期间唯一指定造型师。

  2018年受邀成为中国著名时尚学府北京服装学院特聘讲师,开设国际合作课程、国际设计工作营。2019年,出版为普通大众提升美妆技术的实用书籍《精准化妆术》,受到读者好评。迄今为止,美妆、造型、护肤线上课程总销量已超过10万份。

  在北京见到李慧伦时,她正在厨房为大家烤银杏果,她说这是昨天在路边的银杏树下捡来的。招呼我们坐下后,李慧伦端出了摆好盘的银杏,泡了茶,点上了熏香,说道:银杏很养颜的哦,快吃吃看。

  烤过的新鲜银杏口感意外的软糯,配上一口胖大海,美味极了。

  眼前这位妆容精致打扮素雅的女士,也用温柔异常的语调,聊起了她的故事。

  拥有匠人的技术+科班的理论

  Q:为什么会走上造型师这条路?

  李: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主张“变美”的大家庭之中。

  我家是开美容店的,妈妈是一位美容师,两位阿姨是服装师和发型师。店里也会卖一些化妆品、护肤品。从小那些精美的瓶瓶罐罐就是我的玩具。所以我也常常开玩笑说,我8岁就入行了!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经济不太好,长辈觉得有“一技傍身”是最可靠的出路,让我开始有机会接触跟美相关的技能。后来,为了走进更专业的领域,我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了去学护肤。读大学时,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剧组锻炼,让我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就是“用造型为人带来改变”,认定了这就是我未来要从事一生的职业。

  Q:听说你取得了硕士学位?

  李:说实话,不了解的这个职业的人,常常会觉得这份工作靠经验就行,好像不用读那么多书。

  但是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曾经说过:“就像一个美容师,连皮肤有几层结构都不知道,怎么能帮顾客护理好皮肤一个道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石,你一定要多读书!”

  确实,当我读到硕士、博士,学习到更多知识和系统理论,我才更有底气告诉顾客,为什么你适合这样的妆,我为什么要这样帮你调整,而不是苍白地说,现在流行这个,这就是时尚。

  只有用好的技术加上专业角度,对方才会真正信服。

  在不断进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的客户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对造型师的要求也更高。曾有一位中国台湾的领导人,介绍我的时候都会刻意提及:我的造型师是位硕士哦。身为男性,他毫不避讳公开自己有造型师,这是对我非常大的支持。我更加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不能怠惰,必须更加精进自己。虽然攻读博士时,因为工作原因不得已中断了,但我相信这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一定是一种良性循环。

  站在一个山顶,就会看见另一座更高的山

  Q:造型师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李:造型师指的是一个“妆发服”的统筹工作,比如电影造型,演员的形象是由造型师来定的,又或是一场秀,模特的整体风格也是造型师的工作,生活中的造型也是一样。告诉发型师要怎样的发型,化妆师要怎样的妆,服装怎么来安排等等,处在这个统领位置的才叫做造型师。我个人认为,是需要化妆、服装、发型都会,才能当真正的造型师。

  Q:已经做到很高级别,为什么选择创业?

  李:其实创业本来不在我的人生计划中,但人生嘛,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当时的我在台湾已经算很资深,说实话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超越自己了。不过,这也是个契机,当我站在一座山的顶点,我就会看到原来还有另一座更高的山。

  另外一个的契机,是2015年我生了一场病。当时我就在思考,如果我的人生就这样结束,我会不会有遗憾,是不是可以更精彩。

  恰好那时我看了一部王德顺老先生的影片,影片里他说自己45岁开始学英文,50岁开始健身,65岁学骑马,70岁练成腹肌,80岁上T台。他还说,胆怯是阻止你成功的一步,唯一能阻止你成功的只有你自己。我当时真的是醍醐灌顶:对啊,为什么不试试新方向呢!

  然后我就接受了当时十点课堂邀请我拍摄知识付费课程。没想到课程上线后,好多人的留言让我很惊讶,有些人连粉底怎么挑、眉毛怎么画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脸型。我从没想过,原来这么小的问题,在每个女孩心中还是有这么大的疑惑,我应该要好好地告诉大家“化妆这件事情一点都不难”。所以我就整理了行李说,我要去北京。

  Q:来北京之后最大的困难和收获是什么?

  李:最大的收获是觉得我的所学所用能帮助到很多人。所以只要粉丝还有不懂的,课程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出书也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我以前写完毕业论文就发誓说,我再也不要写东西了。但现在我的第二本书已经在筹备了。第一本书是比较基础的方法,下一本我会放更多进阶的内容,只要大家愿意看,我就会继续写。如果想看关于我的情感、创业、成长,我也会愿意分享。

  还有,做公众号“李慧伦教室”也是完全从零开始的。这些从没试过的事情既是困难也是收获——困难的是,我离开了舒适圈;收获的是让自己归零,重新开始的勇气。

  每一双我能握住的手,都不想放开

  Q:粉丝为什么喜欢称呼你老师?

  李:应该就是从线上课程开始的。其实一开始录课程我是有点抗拒的,我更喜欢默默地在镜头后面做事情。但王老先生的影片让我改变了想法:我一身武功如果不分享给大家,那不是失去太多精彩了吗?

  可是一旦开始制作课程,我就必须尽职尽责。我觉得只要挂上了老师的这个头衔,我教的每一个技巧、画出的每一笔,都不能随便应付。而且我要讲得通俗易懂,因为我的授课对象不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都是不太懂化妆的普通女孩,我必须仔细去规划这个课程,才能让购买课程的每个人都听懂学会。课程上线后,我完全不怕销量如何,我最怕有留言说你讲得我们都看不懂。还好,完全没有这样的声音。

  Q:对老师身份有偏爱吗?

  李:我想每个人对老师这个称谓都有一种崇敬之情。当身上背负着老师这个称号,“解惑”二字就会不时地提醒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凭有据,不能模棱两可。被人称作老师,我必须要做到能答疑解惑,才不负老师之名。拿到教师证、在大学里任教,也都会不断鞭策我朝着更高标准去努力。

  Q:你认为自媒体和粉丝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李: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个朋友都没有,很孤独,虽然都说“只有孤单才适合创业”,但当时的每天晚上,我都是靠着和粉丝的留言、互动撑过来的,他们支持着我,陪伴着我。

  我以前没有脸书,没有任何社交软件。我的公众号“李慧伦教室”是我第一个社交空间,留言给我的人都被我看做是朋友,所以我每天都会很认真去回复。

  在创立公众号之初,我就告诉了工作伙伴,对待粉丝一定要有“三心”——真心、耐心、同理心,有“二意”——誠意和善意,我们不能仅仅是为了利益去工作。因为我可以感受到,当他们留下了这一段文字的时候,一定是想了很多,会猜测能不能有回复,真的有人吗?我告诉大家,真的有人!到目前为止快三年了,每一条留言都是我自己亲自回的,从来没有用剪贴复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慢慢打出来的。

  跟粉丝,我希望我们能变成亲密的朋友,甚至恋人般的感觉,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是跟我的工作谈恋爱。说真的,如果我的用户取关我,我会像失恋一样难过,因为每一双我能握住的手,我都不想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