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很多同事因为拥堵迟到;本周一开始没那么堵,比封路之前多用了大概5分钟。”昨日在岭南大道碧桂园城市花园附近上班的邢女士说。魁奇路快速化岭南大道节点第二期工程围蔽施工将近一周,禅城交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交通疏导措施,市民慢慢熟悉了施工围蔽后的交通路况,魁奇路围蔽区周边的交通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
围蔽施工一周来,禅城公安按照佛山市公安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多管齐下,对拥堵路段进行每日“诊断”,多措并举“对症下药”,全警上路严查交通违法、完善交通组织设施、引导市民文明出行,护畅效果立竿见影,施工节点的通行效率相比围蔽首日提升50%以上。
担当
全警上路护航出行
4月8日早上5点,禅城交警二中队民警李汉锋起床,赶往单位换装、领装备,6点准时在岭南大道魁奇路路口站岗指挥交通。当天是魁奇路围蔽施工的第一天,途经的司机对围蔽后的路况不熟,李汉锋指挥交通的同时,还要解答过往司机的疑问。一个上午下来,李汉锋就喝了五六瓶水。当天晚上李汉锋回到家已经8点多,比平时多站岗2个小时。
其实在魁奇路围蔽施工区的周边道路,每天都有150多名交警、巡警、辅警和协管员与李汉锋一样,坚守在一线岗位,为市民出行护航。清除路边障碍物、指挥车辆行驶、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要是路面上的事情,没有他们不管的。
4月10日是周一,为迎接围蔽施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禅城交警全警上路,6点45分全员到岗。原本已因脚踝软骨瘤而被安排其他工作的交警张建洪,也申请到一线岗位支援。“站了2小时的早高峰,由于软骨瘤压迫神经,脚全麻了。”而周三入医院的他,周一周二仍坚守一线执勤。
据禅城交警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后台“大数据”显示,4月10日魁奇路施工节点早高峰开始于7时许,结束于8时50分许,相较于周末通行效率有了较大提升,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情况。
“为了确保警力到位,中心施工区的四条道路:深宁路、港口路、魁奇路、东平路实施‘路长制’,一名禅城交警大队的中队领导负责一条路。”禅城交警大队宣教交管室主任丁泽政说,在围蔽施工区的关键节点,全天有人驻守,没有高峰、平峰之分。
优化
动态调整疏导措施
车辆违法停放、不文明出行、交通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拥堵的三大原因。”禅城交警表示,围蔽后,公安机关对拥堵路段进行“诊断”后,迅速“对症下药”,严查交通违法、完善交通设施、引导居民文明出行,效果立竿见影。
围蔽一周以来,禅城公安高度重视,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思朝专门召开护畅工作部署会,分局领导深入一线指挥疏导,交警部门领导包干路段,全警上路护航出行。
张建洪在魁奇路港口路路口站岗。“这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行人、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乱穿插,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张建洪说,对此他能劝的劝,对硬闯的只有拉住,但总有几个拉不住的。其实该路口有一座人行天桥,但不少市民却贪图方便而以身犯险。
交警部门利用周末时间调研发现,魁奇路港口路路口、深宁路港口路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造成与机动车通行的冲突比较突出。“因此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增设护栏,形成物理隔离,一直到马路口的斑马线处,从而规范行人、非机动车。”丁泽政说。
此外,禅城交警还通过实地检验,合理实施施工路口、围蔽区域的道路交叉口渠化、分流改道措施。根据实际路况,及时调整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配时,改善核心施工区域的交通拥堵节点。通过优化设置路政设施,安装电子警察等综合性路设措施,减少交通冲突点和机动车违法停放情况,规范通行秩序。
同时,交警还与交通部门沟通,调整部分公交的线路和站点,在最小限度影响市民乘坐公交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将公交车引流至其他道路通行,提升公交速度的同时,降低施工围蔽区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倡导
全民护畅文明出行
“这里不能左转,请到前面掉头。”4月11日上午7时许,岭南大道与魁奇路交界处,除了执勤交警和协管员外,还有一群身穿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穿梭在人群和车流中,协助交警疏导车辆和行人,维护现场秩序。
志愿者们还来到丽日华庭、世纪康城等小区周边,派发绕行宣传单、疏导车流,指挥车辆绕行,引导行人走人行天桥。短短2小时内,志愿者便阻止违法掉头车辆12辆,劝离临时违停车辆7辆。志愿者阿简说,“只要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就会顺畅很多。”
当天的15名志愿者,均来自永安警长志愿团、警家校护畅队。受警家校护畅的成功案例启发,禅城公安积极尝试在此次受影响区域内,发动物业保安、居民,推广全民护畅模式,维护周边交通秩序。
“交通疏导光靠交警,力度肯定是不够的。”禅城公安公关科副科长廖海飚表示,与禅城公安的设想一样,首次志愿者上路护畅效果十分明显。未来,禅城公安将积极发动周边居民组建志愿护畅队,呼吁全体居民积极参与道路护畅。
“市民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出行,也是参与全民护畅。”廖海飚同时呼吁居民绿色出行,形成全民护畅良好氛围,“交通疏导,最关键还是居民要养成良好的出行方式和观念”。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郭美欢通讯员张亿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